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42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429645.3

    申请日:201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它的步骤如下:(1)将纳米ATO和碳纳米管复配,纳米ATO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1~100,制成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双组分纳米导电剂与聚丙烯腈及分散剂一起置于纺丝溶剂中充分搅拌,使聚丙烯腈溶解,得到共混溶液,然后在超声波分散设备中处理,制得共混纺丝原液;(2)将共混纺丝原液经过过滤、计量泵后,通过喷丝孔挤入由纺丝溶剂和水组成的凝固浴,制成聚丙烯腈纤维。本发明工艺简单、采用常规的湿法纺丝工艺即可较为顺利的实现纤维的生产,生产效率高。不同形貌和性质的纳米ATO和碳纳米管之间合理的配比,在聚丙烯腈基体中形成导电通路,可以大幅度改善聚丙烯腈纤维的导电性能。

    聚丙烯腈/离子液体/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1064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146416.9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离子液体/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苯胺加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体;(2)将聚丙烯腈粉末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将步骤(1)的混合液体缓慢加入,搅拌1‑3小时,得到混合物;(3)将步骤(2)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在平板硫化床中热压10‑30分钟,得到含有聚苯胺单体的聚丙烯腈片材;(4)将步骤(3)中的片材浸入到掺杂酸水溶液中,反应2‑10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水清洗材料,干燥后得到聚丙烯腈/离子液体/聚苯胺复合导电材料。本发明将首先将苯胺与离子液体增塑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共混,协同对聚丙烯腈进行增塑后熔融制备产品。

    聚丙烯腈/离子液体/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1064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46416.9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离子液体/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苯胺加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体;(2)将聚丙烯腈粉末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将步骤(1)的混合液体缓慢加入,搅拌1-3小时,得到混合物;(3)将步骤(2)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在平板硫化床中热压10-30分钟,得到含有聚苯胺单体的聚丙烯腈片材;(4)将步骤(3)中的片材浸入到掺杂酸水溶液中,反应2-10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水清洗材料,干燥后得到聚丙烯腈/离子液体/聚苯胺复合导电材料。本发明将首先将苯胺与离子液体增塑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共混,协同对聚丙烯腈进行增塑后熔融制备产品。

    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422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29645.3

    申请日:201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它的步骤如下:(1)将纳米ATO和碳纳米管复配,纳米ATO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1~100,制成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双组分纳米导电剂与聚丙烯腈及分散剂一起置于纺丝溶剂中充分搅拌,使聚丙烯腈溶解,得到共混溶液,然后在超声波分散设备中处理,制得共混纺丝原液;(2)将共混纺丝原液经过过滤、计量泵后,通过喷丝孔挤入由纺丝溶剂和水组成的凝固浴,制成聚丙烯腈纤维。本发明工艺简单、采用常规的湿法纺丝工艺即可较为顺利的实现纤维的生产,生产效率高。不同形貌和性质的纳米ATO和碳纳米管之间合理的配比,在聚丙烯腈基体中形成导电通路,可以大幅度改善聚丙烯腈纤维的导电性能。

    一种含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5756826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2316106.0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含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设备,包括密封箱体和固定在密封箱体上端的箱体密封盖,通过固定框架与两个凹字形滑槽柱滑动连接,方便了便装式过滤网组件的组装和更换,从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通过中空搅拌柱的旋转,就会带动中空搅拌杆进行搅拌工作,从而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污水处理工作,在污水处理工作完成之后,通过连接管与外部水管进行固定连接工作,就会使得干净的水进入到中空搅拌柱和中空搅拌杆,并且通过高压喷头喷射出来,从而通过中空搅拌柱和中空搅拌杆,就会使得高压喷头可以更好地对吸附过滤网进行清洗工作,这样就可以自动完成清洗工作,节约人力资源。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用微电场加载厌氧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5249854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971898.9

    申请日:2021-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用微电场加载厌氧平台,包括厌氧反应罐,所述厌氧反应罐左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左侧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安装槽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安装槽为凹形槽,且凹陷处卡接有推块,所述厌氧反应罐右侧壁插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厌氧反应罐底部转动连接有卡盖,所述卡盖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卡盖内腔顶部设置有斜挡块,所述斜挡块顶部设置有推板,本新型方案能够完成污泥的清除,不需人工进行清除,且清除效率高,便于清洗,使得该装置的使用以及清洁更加方便。

    一种药物杂质的分离提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612899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0845961.0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药物杂质的分离提纯装置,包括:分离箱体,分离箱体外侧底面中部设有带封盖的排料管,其外侧底面边部设有多个底脚,分离箱体内侧底面固定有多个电加热管,分离箱体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顶盖;指示组件,指示组件固定在顶盖上,指示组件包括套筒、单刀开关、电源、蜂鸣器;本实用通过水蒸汽对密封板的作用力来带动密封板上升使排气管敞开排气,当水蒸汽排尽时密封板在压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并带动上触点与下触点接触后接通蜂鸣器通电警报,以此来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水分蒸发完全,便于操作人员及时的关闭装置来防止电能的浪费。

    一种陶瓷粉体液相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86148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20032607.9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粉体液相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上端一侧贯通连接有进料口,且混合桶的上端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变频电机,所述混合桶的底端一侧贯通连接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变频电机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端面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弧形槽,且搅拌轴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铰接孔,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变频电机的转速,在搅拌轴转动的作用下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在第一弧形滑槽和第二弧形滑槽内移动,使得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扩大了搅拌范围,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充分。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924576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641740.1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废水净化处理系统,包括过滤箱、处理箱、沉淀箱,过滤箱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处理箱。该工业废水净化处理系统通过设有的过滤箱、滤渣箱、处理箱、沉淀箱的设置,使得污水可预先滤渣后通过处理箱内部净化处理完毕后进入沉淀箱进行排放,通过过滤箱内部通过液压缸带动滤渣箱上升或下降,使得表面淤泥便于进行集中清理,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设置较为分散,需要逐一对污水进行分步处理后才可进行排放,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缺少预先对污水内部大颗粒残渣进行预先过滤的功能,使得装置长期处理状态下会堆积大量淤泥,清理起来极为不便的问题。

    一种保存药物杂质的真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619032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0953962.7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保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存药物杂质的真空装置,包括顶部开设有开口一的瓶身、以及瓶身的开口一处匹配安装的瓶盖,所述的瓶身的一侧安装有与瓶身的内部相连通的气阀,所述的瓶盖的底部安装有放置筒,所述的放置筒位于瓶身的内部,所述放置筒的底部开设有开口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制板可将药物杂质压制于瓶身底部,防止抽真空过程中将药物杂质抽出,并且可防止在取用药物时,外部气流造成的药物杂质飞散,减少浪费,且提高清洁度;通过放置筒和放置盖的配合,将吸氧剂放入放置筒内部,并通过吸气孔吸收瓶身内部残余的氧气,防止药物杂质氧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