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6716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052187.4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IPC: B32B27/02 , B32B27/36 , B32B9/00 , B32B7/04 , B32B9/04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33/00 , D01D5/00 , D01F1/10 , D01F6/54 , D04H1/548 , D04H1/728 , E06B9/52 , B01D46/00 , B01D4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效过滤性能的一种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驻极体防雾霾窗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三层纤维膜,所述的三层纤维膜包括芯层、基底和上层,所述的芯层为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基底镀银的高分子网状结构,上层为黑色涤纶无纺布,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通过静电纺丝粘附到镀银的高分子网状结构上得到粘附有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的镀银网状结构,粘附有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的镀银网状结构通过超声波粘合在黑色涤纶无纺布上。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AN/LiNbO3复合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在100nm左右,强度高、过滤效果好,容易与高分子无纺布贴服。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48331.7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子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柔性可穿戴式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两条交叉的螺旋复合纱线,每条螺旋复合纱线的一端粘有铜胶带,两个铜胶带分别与铜导线相连,两条交叉的螺旋复合纱线上下两侧均黏贴PDMS弹性膜;所述传感器的长度不小于35mm。本发明制备应变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力学自适应性,且灵敏度较高,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传感器,结构创新,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253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51552.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IPC: G01D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电容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仿真性能,电子皮肤的材料柔软性、高的灵敏性、具有较大传感范围以及器件结构的创新性越来越重要,本发明包括复合纱编织成的织物,在织物的每一个交织点形成一个传感单元,所述的复合纱包括弹性长丝和包芯纱,包芯纱螺旋缠绕在弹性长丝表面,所述的包芯纱包括纳米纤维皮层和芯纱,纳米纤维皮层通过共轭静电纺纱包裹在芯纱上。本发明由于制备的纳米纤维织物具有微纳米分级结构,并且结合微结构镀镍棉纱电极,使传感器显示了超高的灵敏度以及较宽的传感范围。并成功应用于监测人类呼吸以及记录身体姿态和移动的特征信息,以及具有无接触模式的传感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5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48333.6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超级电容器由平行取向的具有皮芯结构的纳米纤维包芯纱组成,其中碳纤维作为芯纱沿轴向加捻,高取向的纳米纤维作为皮层包覆芯纱,并有大片的氧化石墨烯搭接于纳米纤维上,还将聚苯胺通过电化学沉积在包芯纱线上再用水合肼还原,组装制备成柔性超级电容器。发明得到的纳米纤维包芯纱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取向结构,较细的纤维直径和纱线直径,良好的导电性,电阻率较小,有利于电子的快速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936716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052187.4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IPC: B32B27/02 , B32B27/36 , B32B9/00 , B32B7/04 , B32B9/04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33/00 , D01D5/00 , D01F1/10 , D01F6/54 , D04H1/548 , D04H1/728 , E06B9/52 , B01D46/00 , B01D4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效过滤性能的一种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驻极体防雾霾窗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三层纤维膜,所述的三层纤维膜包括芯层、基底和上层,所述的芯层为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基底镀银的高分子网状结构,上层为黑色涤纶无纺布,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通过静电纺丝粘附到镀银的高分子网状结构上得到粘附有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的镀银网状结构,粘附有LiNbO3/PAN复合纳米纤维的镀银网状结构通过超声波粘合在黑色涤纶无纺布上。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AN/LiNbO3复合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在100nm左右,强度高、过滤效果好,容易与高分子无纺布贴服。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7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49888.2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IPC: H01M8/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用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采用Nafion树脂和成膜性、力学性能良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有机溶液共同纺丝制备支撑膜,进而用Nafion树脂有机溶液重铸成膜,一方面可以提高复合质子交换膜的机械稳定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支撑膜与Nafion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与此同时,采用有机溶剂分散的Nafion树脂溶液代替常规质量分数为5%的Nafion溶液浇注成膜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Nafion树脂在支撑膜中的相容性和渗透能力,最后,相对于直接溶液浇铸法制备的Nafion膜,在相同厚度下,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中Nafion树脂的用量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质子交换膜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49161.4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气体扩散层由支撑层和微孔层组成,微孔层通过静电纺丝制得,步骤如下:(1)将导电炭黑、憎水剂、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混合,经超声或机械搅拌,形成均匀的纺丝液;(2)将步骤(1)制得的纺丝液倒入注射管中进行静电纺丝,将多孔支撑层覆盖在负极接受板上收集纺丝纤维;(3)将纺丝纤维连同多孔支撑层置于充N2烘箱中,在150-360℃的条件下烧结0.5-2h得到气体扩散层。本发明微孔层因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可以提高导电炭黑和憎水剂在微孔层中的均匀分散程度,进而提高微孔层的导电性能和水气传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28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1050668.1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包芯纱的压电摩擦电混合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每种类型的纳米发电机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自身的弱点,纳米发电机的输出低,本发明包括上单层织物和下单层织物,上单层织物和下单层织物之间中双层织物,所述上单层织物、中双层织物和下单层织物分别以针织方法连接;所述的上单层织物和下单层织物分别为包芯纱I、包芯纱II利用机织原理编织成的单层平纹织物,所述的中双层织物为包芯纱II编织而成的双层织物。本发明该混合纳米发电机,将摩擦电和压电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纳米发电机的输出;该混合纳米发电机性能优良,稳定性好,可以产生电性以及具有一定传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7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1048331.7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子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柔性可穿戴式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两条交叉的螺旋复合纱线,每条螺旋复合纱线的一端粘有铜胶带,两个铜胶带分别与铜导线相连,两条交叉的螺旋复合纱线上下两侧均黏贴PDMS弹性膜;所述传感器的长度不小于35mm。本发明制备应变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力学自适应性,且灵敏度较高,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传感器,结构创新,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25374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1051552.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IPC: G01D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电容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仿真性能,电子皮肤的材料柔软性、高的灵敏性、具有较大传感范围以及器件结构的创新性越来越重要,本发明包括复合纱编织成的织物,在织物的每一个交织点形成一个传感单元,所述的复合纱包括弹性长丝和包芯纱,包芯纱螺旋缠绕在弹性长丝表面,所述的包芯纱包括纳米纤维皮层和芯纱,纳米纤维皮层通过共轭静电纺纱包裹在芯纱上。本发明由于制备的纳米纤维织物具有微纳米分级结构,并且结合微结构镀镍棉纱电极,使传感器显示了超高的灵敏度以及较宽的传感范围。并成功应用于监测人类呼吸以及记录身体姿态和移动的特征信息,以及具有无接触模式的传感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