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1925.6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30/01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碳中和领域,涉及森林景观造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将森林景观造林活动细分为新造林和景观改造两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为国家储备林、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低效人工林和低效生态公益林等具体类型,然后确定生命周期子阶段,明确生命周期的目的、系统边界和功能单元;然后依据生产信息确定输入输出清单;构建碳排放核算模型,涵盖计算方法、排放因子及分配法则;最后进行碳足迹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排放占比和数据质量,本方法综合考虑了森林景观造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准确界定了景观造林的系统边界,为林业碳排放的核算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更全面、更精细、更准确的核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3217.8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决策管理系统,包括:森林现状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森林资源区划信息,还用于获取全生命周期下地块的森林现状信息;资本核算模块;GEP评估模块;数据验证模块,与森林现状信息获取模块、资本核算模块、GEP评估模块电、森林生命周期阶段建模模块连接;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不同经营措施对森林的碳储量及固碳速率,制定碳汇潜力的影响机制;存储模块;森林生命周期阶段建模模块,建立森林在不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子模型;全阶段评价模块,用于建立全阶段评价模型;可持续经营过程决策模块,连接存储模块,用于建立决策模型。本发明能够结合排放信息、固碳增汇信息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进行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6015.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碳中和领域,公开了一种马尾松经营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碳足迹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马尾松经营过程及产品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动态评价原理,将马尾松经营和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两个子阶段:营造林阶段和产品生产阶段;跟踪各阶段过程单元的生产活动投入产出、构建生命周期清单,根据不同活动及碳排放类型,运用排放因子法构建马尾松经营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模型,同时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实现碳足迹科学核算,填补用材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的技术缺口,提升林业产品全产业链核算的透明度和精准度,有助于过程化低碳调控和生产技术改进、进一步降低成本、全面优化供应链、减少整体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1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47400.4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1 , G06F17/18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碳中和领域,公开了一种茶油生产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将茶油生产划分为营造林子系统和初榨油子系统,并将投入类别划分为能源、肥料、化学品、材料、运输和废弃物处理,对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清单进行了准确分析,并准确界定了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为后续的碳足迹核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后续准确地计算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然后,在采集每个子系统的投入类别数据后计算出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进而累计求和计算得到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的总碳足迹,最后,统计生产茶油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单位质量初榨茶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8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4326.5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6/2458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林生态系统GEP评估和固碳增汇系统,包括:存储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或处理器集;数据库;人工林基本信息识别软件;生态系统信息获取软件;长期监测系统,所述长期监测系统被配置为能够采集指定人工林区域的人工林生态站的水土气生指标;专题监测系统,所述专题监测系统被配置为能够采集指定人工林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状态和碳汇指标;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系统,最终获得GEP评估结果;固碳增汇管理系统;生态系统GEP评估和碳汇管理决策平台,筛选增强碳汇功能的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方法作为固碳增汇管理策略。本发明提高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林地生产力,使人工林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7400.4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1 , G06F17/18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碳中和领域,公开了一种茶油生产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其将茶油生产划分为营造林子系统和初榨油子系统,并将投入类别划分为能源、肥料、化学品、材料、运输和废弃物处理,对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清单进行了准确分析,并准确界定了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为后续的碳足迹核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后续准确地计算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然后,在采集每个子系统的投入类别数据后计算出每个子系统的碳足迹,进而累计求和计算得到茶油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的总碳足迹,最后,统计生产茶油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单位质量初榨茶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18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285174.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漠化地区植被调查抽样单元的设置方法,根据样地的地形和植被情况对样地分为三个等级,分别采用直接川线法、绳段结网法和存点坐标法进行抽样单元的设置,其中直接川线法是直接用皮尺设置川线,沿川线截取样点、扩展样带或等距间隔设置小样方;绳段结网法借助绳索标示的网格来设置分段川线,再沿分段川线取样;存点坐标法借助GPS存点的距离和方位信息来确定川线位置和取样,采用绕行来避开障碍。本发明的抽样单元设置方法为困难立地植被调查中如何保持样方等距、川线平行、避免取样偏好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准确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准确了解石漠化植被变化、指导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1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85174.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漠化地区植被调查抽样单元的设置方法,根据样地的地形和植被情况对样地分为三个等级,分别采用直接川线法、绳段结网法和存点坐标法进行抽样单元的设置,其中直接川线法是直接用皮尺设置川线,沿川线截取样点、扩展样带或等距间隔设置小样方;绳段结网法借助绳索标示的网格来设置分段川线,再沿分段川线取样;存点坐标法借助GPS存点的距离和方位信息来确定川线位置和取样,采用绕行来避开障碍。本发明的抽样单元设置方法为困难立地植被调查中如何保持样方等距、川线平行、避免取样偏好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准确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准确了解石漠化植被变化、指导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763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100445.7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岩桐组培繁殖和保存及其再繁殖的方法,包括母株培养、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在培养温度为26±2℃,光照培养时间为每天11~13h,光照强度为2500~5000lx条件下诱导分化;在500ml的三角瓶中继代扩繁;组培苗移栽,组培苗定植得到大岩桐组培苗木;组培苗保存及其再繁殖是将扩繁瓶子苗在500ml的三角瓶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6~28℃,光照强度为500~1500lx,光照时间为每天11~12h,瓶内结球,用块茎保存继代;瓶内块茎的复苏和进入下一周期的继代扩繁。本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效高价廉、繁殖速度快,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有利于高效繁殖,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52760.7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10 ,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传感器的人工林种植高时间分辨率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无人机、生物变量采集模块、评估模块、交互模块和决策模块,生物变量采集模块采集人工林植株的遥感数据、生长的环境数据、以及生长的状态数据,评估模块对采集得到的遥感数据、环境数据和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遥感数据、环境数据和状态数据对人工林植株进行评估形成评估结果,决策模块根据评估结果对人工林植株进行管理决策,交互模块将评估结果、以及管理决策向管理者交互提示。本发明通过评估模块和生物变量采集模块的配合,保证整个系统具有评估效果好、数据融合能力强、覆盖范围广、智能程度高和评估能力强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