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1956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116701.0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强化构树修复锰污染土壤的皮氏罗尔斯顿菌HM8、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土壤治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植物原位修复治理锰污染土壤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构树修复锰污染土壤的皮氏罗尔斯顿菌HM8及复合菌剂,复合菌剂由皮氏罗尔斯顿菌HM8和蜡样芽胞杆菌HM5复配制得。本发明提供的皮氏罗尔斯顿菌HM8具有锰金属抗性和促生能力,能够强化构树的修复作用;与蜡样芽胞杆菌HM5复配后,两种菌相互协同、对锰污染环境的抵抗力和适应性更强。将本发明复合菌剂施加到构树根系土壤中,能够更加高效的在促进构树生长的同时富集根际土壤中的锰,达到快速治理锰污染土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1111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110567.2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磁性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材料以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红麻生物炭为主体,通过壳聚糖将其与具有磁性的铁酸铋材料结合,并通过戊二醛进行交联。制备的具体步骤为:向已经完全溶解的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铁酸铋和红麻生物炭材料,通过机械搅拌使三者结合充分,并使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使材料的机械强度增加,最后将烘干后的材料研磨以进一步的增加其比表面积。该材料对重金属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该材料吸附能力强、易分离回收、制取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用于冶炼、矿山、印染、化工、电镀等废水中六价铬离子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5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71660.5
申请日:2020-08-04
IPC: C09K17/40
Abstract: 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酵素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土壤修复方法,它属于土壤修复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制造的酵素用来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问题。本发明包括酵素渣复合物和酵素液,所述的酵素渣复合物主要是由酵素渣、石灰石、生物炭、糖类物质、有机肥制成,其重量份数分别为10~15份的酵素渣、2~5份的石灰石、2~10份的生物炭、1~10份的糖类物质、2~5份的有机肥,所述的酵素渣和酵素液由农林剩余物制得。本发明实现了修复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修复效果,一年后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能够提高7.5%以上。本发明用于土壤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1187792.7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复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N1/02 , B09C1/10 , A01N63/23 , A01P21/00 , C09K17/14 , C05F11/08 , C05G3/00 , C05G3/80 , C12R1/07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锰吸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附锰且对植物具有促生性能的菌株及其应用,所述吸附锰且对植物具有促生性能的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HM7,已于2019年10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786。所述应用包括以锰污染为主的锰矿修复;其他重金属为主,伴生锰污染的土壤污染修复。当前利用微生物治理修复重金属污染过程中,多数仅考虑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吸附重金属的微生物以移除为主。本发明充分考虑锰元素对植物具有二重属性,即在适宜浓度条件下,对植物具有重要作用,仅在高浓度条件下对植物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吸附后的菌株可作为后续植物恢复的营养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11440.4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包括钒酸铋粉末,钒酸铋粉末上形成有纳米孔状结构,纳米孔状结构的为蠕虫状,直径约为60-100nm。本发明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本发明材料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本发明中孔隙结构有利于延长光在材料内部的传播通道,加强材料对光的吸收与捕集,因此本发明具有高效的太阳光利用率,催化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68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55448.0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31/38 , B01J20/24 , C02F1/32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38 , B01J20/0211 , B01J20/24 , B01J35/004 , C02F1/32 , C02F2101/30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二氧化钛纳米粉末均匀分散在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利用戊二醛为交联剂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最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壳聚糖凝胶析出得到产品。该产品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成本低。制得的复合材料对水体中的四环素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且容易从水体中分离。该产品能用于畜禽养殖废水、医药废水、医疗废水等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24625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0015960.3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5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树生物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生物炭以构树树叶为原材料,打磨成粉后高温裂解制成生物炭,其表面含有大量的孔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制备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构树叶清洗并晾干,再将其置于烘箱中烘至完全脱水,将脱水的构树叶打磨成粉并过筛。最后将构树叶粉末置于持续通入氮气的高温条件下使之发生裂解得到最终产品。该产品对于水体中的磷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该产品具有成本低廉、比表面积大、吸附量大且易于分离回收等特点。本发明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和黑臭水体等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5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771660.5
申请日:2020-08-04
IPC: C09K17/40
Abstract: 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酵素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土壤修复方法,它属于土壤修复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制造的酵素用来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问题。本发明包括酵素渣复合物和酵素液,所述的酵素渣复合物主要是由酵素渣、石灰石、生物炭、糖类物质、有机肥制成,其重量份数分别为10~15份的酵素渣、2~5份的石灰石、2~10份的生物炭、1~10份的糖类物质、2~5份的有机肥,所述的酵素渣和酵素液由农林剩余物制得。本发明实现了修复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修复效果,一年后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能够提高7.5%以上。本发明用于土壤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702966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710229041.1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奕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介孔碳材料制备及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氨苄青霉素的高效吸附混合材料及其应用,它以三嵌段式聚醚F‑127作为模板剂,以间苯三酚/甲醛为碳前体,间苯三酚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酚醛树脂为碳源,而酚类和甲醛的聚合作用主要涉及到甲醛的质子化和酚类的亲电取代反应;在强酸性条件下,苯酚或交联的苯酚及三嵌段共聚物中的聚氧化乙烯段都易被质子化,这既可以提高酚醛树脂的聚合速度,也可以通过库伦作用帮助完成酚醛树脂和三嵌段共聚物之间的有机‑有机自组装;采用有机‑有机自组装法合成有序介孔碳材料并与壳聚糖的充分混合,并将所得到的高效吸附混合材料用于废水中抗生素的高效吸附除去;该吸附材料易于大批量制备且吸附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42327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855388.2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小球包括海藻酸盐,小球上均匀负载有吸附能力的氧化石墨烯和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石墨氧化和超声分离后制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将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和海藻酸钠与水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制备出均匀的小球,最后将小球收集并洗涤得到最终产品。该产品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该产品对六价铬离子具有良好的光催化还原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