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59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95782.3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地源之本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桉树高功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林肥料技术领域,该叶面肥原料由下列质量份组分制成:磷酸二氢钾20‑25份、硝酸钾35‑45份、硝酸铵50‑60份、四水八硼酸钠7‑9份、EDTA铁8‑12份、EDTA锰2‑4份、EDTA锌4‑6份、EDTA铜1‑2份、钼酸铵0.8‑1.5份、纳米SiO2 2‑3份、聚谷氨酸发酵液300‑400份、生防菌剂480‑550份。按照溶解,乳化等步骤制备制得,以用于解决桉树因营养供应不及时影响生长,因叶面肥配方不合理影响环境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合理的配方结合定期科学喷施,可大大减低施肥成本,减轻劳动力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61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46339.8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合PLS-DEA模型的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包括选择四种不同林龄的泡桐人工林地进行土壤采样,测试土壤主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并监测每组人工林地中泡桐的生长状况;对不同样地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本发明首先用泡桐人工林土壤性质与泡桐生长和生理状况指标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根据回归系数的正负值决定土壤质量评价的数据包络模型(DEA)的投入指标或产出指标,同时也用PLS法筛选出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构成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最后,用DEA方法对林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这种整合PLS-DEA模型的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方法针对性更强,能够有效地识别影响泡桐人工林生长的土壤制约因素,合理正确管理,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8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8023.3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茶枯提取液的水溶性肥及其应用,该水溶性肥按重量份计,包括30-40份的茶枯提取液、5-10份的红糖、2-5份的生化黄腐酸钾、5-10份的微量元素液、0.25-0.5份的氨基酸锌和0.1-0.25份的硒代半胱氨酸等,通过茶枯提取液与各组分的搭配使用,可有效提高该水溶性肥的肥料利用率,不仅提高了有机碳的补给量,有效缓解植物生长中出现的碳饥饿问题,还可促进根际土壤有效养分的活化,加强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优化植物根际环境等;该水溶性肥可作为叶面肥和根际改良剂应用于油茶叶面和根际土壤中,促进油茶生长发育,提高油茶生产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05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14006.8
申请日:2022-04-1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0%~30%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10%~30%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20%~50%黄心土、20‑60%的泥炭,1‑5%长效控释肥,1‑5%生物炭;本发明利用薄壳山核桃的种壳和果壳,配以黄心土、泥炭、长效控释肥、生物炭等成分,开辟了一条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利用途径;薄壳山核桃青皮中含有胡桃醌及其衍生物等物质,能够起到杀虫杀菌的作用,具有病虫害防治功能,有效降低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病害率,从而促进良种壮苗的生产,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47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87075.4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01G17/00 , A01G13/00 , A01C21/00 , A01B79/02 , C05G3/00 , C05G3/40 , C05G3/50 , C05G3/6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公开了一种经过土壤改良的茶油树种植方法。茶油树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种植区土壤施入混合基肥后进行深翻;(2)将茶油树幼苗移栽至经步骤(1)处理后的土壤中,在所述茶油树幼苗的根基部周围的土壤上覆盖生物炭;(3)对步骤(2)种植的所述茶油树幼苗进行追肥、防虫病管理;其中,所述混合基肥含有酒糟酶解液、稻糠、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油菜素甾醇、生物表面活性剂、冰乙酸、腐植酸和微生物杀虫剂。该种植方法能够为茶油树生长提供均衡的营养,且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湿度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与平衡,有利于提高茶油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00910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83355.3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润丰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B17/00 , A01C21/005 , C05G3/00 , C05G3/04 , C05D1/02 , C05D9/00 , C05D9/02 , C05F5/002 , C05F5/006 , C05F11/00 , C05F11/02 ,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油茶专用生态有机肥,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堆肥30%~55%,泥炭5%~15%,硫酸镁钾15%~30%,磷矿粉9%~17%,硼砂0.5%~2%,海藻提取液0.5%~1.5%和粘土5%~15%。本发明不仅能直接供给作物养分,可明显提高油茶的抗寒能力,降低落花落果率,降低病虫害以及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从而使得作物多开花、多挂果,保证开花坐果后期对养分的大量吸收,达到多坐果促产的目的,显著提高油茶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而且可作为土壤的改良剂,提高土壤有机质,调解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达到改良土壤提高肥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9772.X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桉树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桉树纤维素降解菌QS2及其应用。其分类命名为Aspergillus fumigatus,于2024年7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393,其对于桉树剩余物降解、提高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61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146339.8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合偏最小二乘法与数据包络模型PLS‑DEA的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包括选择四种不同林龄的泡桐人工林地进行土壤采样,测试土壤主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并监测每组人工林地中泡桐的生长状况;对不同样地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本发明首先用泡桐人工林土壤性质与泡桐生长和生理状况指标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根据回归系数的正负值决定土壤质量评价的数据包络模型(DEA)的投入指标或产出指标,同时也用PLS法筛选出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构成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最后,用DEA方法对林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这种整合PLS‑DEA模型的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方法针对性更强,能够有效地识别影响泡桐人工林生长的土壤制约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44648.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解磷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所述菌株为伯克霍尔德氏菌菌属(Burkholderiaarboris.sp)菌株DP01,已与2022年8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25536。该菌株解磷效率能达到22%,该菌株可以在酸性的培养基里生长,且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其解磷效率显著高于已有研究所筛选出油茶根际解无机磷菌株,可以很好的缓解油茶种植土壤中磷元素供应不足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47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1087075.4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01G17/00 , A01G13/00 , A01C21/00 , A01B79/02 , C05G3/00 , C05G3/40 , C05G3/50 , C05G3/6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公开了一种经过土壤改良的茶油树种植方法。茶油树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种植区土壤施入混合基肥后进行深翻;(2)将茶油树幼苗移栽至经步骤(1)处理后的土壤中,在所述茶油树幼苗的根基部周围的土壤上覆盖生物炭;(3)对步骤(2)种植的所述茶油树幼苗进行追肥、防虫病管理;其中,所述混合基肥含有酒糟酶解液、稻糠、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油菜素甾醇、生物表面活性剂、冰乙酸、腐植酸和微生物杀虫剂。该种植方法能够为茶油树生长提供均衡的营养,且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湿度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与平衡,有利于提高茶油的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