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截流排水系统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80119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1641929.3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浮截流排水系统,包括截流结构、被动抗浮组件和主动抗浮组件;所述截流结构设于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的肥槽内,用于阻挡地面水经肥槽流入地下室底板下方;所述被动抗浮组件和主动抗浮组件均设于地下室底板下方,其中,被动抗浮组件靠近地下室外墙侧,主动抗浮组件靠近地下室下沉广场侧,且地下室空旷空间位于主动抗浮组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两种抗拔组件,在水浮力较大区域(靠近地下室外墙侧)设计被动式抗浮组件,能够有效保证抗浮效果,安全可靠;在水浮力较小区域(靠近下沉广场侧)设计主动式抗浮组件,能够有效降低抗浮水压力,与其全部采用被动式抗浮组件相比,施工成本低。

    一种多向框架梁与混凝土斜柱斜交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9364914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610909.3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框架梁与混凝土斜柱斜交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斜柱、柱帽和若干混凝土梁,所述柱帽设于混凝土斜柱的上端,且混凝土斜柱的上端完全包覆于柱帽内;若干混凝土梁方向不同,且沿柱帽的外周分布;各混凝土梁的端部分别与柱帽外壁相连,各混凝土梁的梁面纵筋穿入柱帽,且与混凝土斜柱的钢筋相互错开;所述柱帽顶部标高高于任一混凝土梁的顶部标高;柱帽底部标高低于任一混凝土梁的底部标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节点区采用柱帽结构,扩大了节点区域,柱帽能够有效约束各个方向相交且标高不一致的框架梁,形成受力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保证与混凝土斜柱的可靠连接,提高了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受力,节点强度高,稳定性好。

    一种斜腹杆偏心式钢桁架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9175641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20533487.4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腹杆偏心式钢桁架节点,包括上弦杆、桁架平面外钢梁、竖向腹杆、转换底座和斜腹杆;所述上弦杆有两根,对称分设于桁架平面外钢梁的两侧;所述竖向腹杆的上端与桁架平面外钢梁的下部相连;所述转换底座固定于竖向腹杆的上端,转换底座的顶部分别与桁架平面外钢梁和上弦杆的底部相连,转换底座的下部一侧与斜腹杆的上端相连;转换底座设于建筑吊顶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换底座将各方向的杆件连接于一体,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和强度,增加结构安全冗余度,避免桁架节点板出现应力集中,传力路径直接,保证了节点受力的合理性;节点空间造型美观。

    一种新型无柱异形楼梯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43823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611208.1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柱异形楼梯,包括采用钢结构制作的若干踏步段、若干休息平台、内侧梁和外侧梁;所述踏步段和休息平台交替间隔布置,踏步段和休息平台的内侧均与内侧梁相连,踏步段和休息平台的外侧均与外侧梁相连,共同构成楼梯本体;所述楼梯本体的上端支撑于上部楼层的悬挑平台上,楼梯本体的下端支撑于下部楼层上;楼梯本体的外侧梁通过若干拉杆与上部楼层洞口封边梁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楼梯本体的上端与上部楼层相连,下端与下部楼层相连,侧部通过吊杆与洞口封边梁相连,拉杆可隐藏于上部楼层侧面的吊顶中;整个楼梯结构简洁且美观,楼梯下部的使用空间大。

    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298429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0611251.8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多向斜交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若干周向布置的钢梁和若干周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轴向延伸,钢管延伸段内沿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环向加劲肋;所述钢梁的端部与钢管延伸段的上部外壁焊接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设于钢梁下方,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内设钢牛腿,钢牛腿与钢管延伸段的外壁固定;所述钢管延伸段内浇筑有混凝土,将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钢管延伸段、环向加劲肋和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未扩大节点区域,占用建筑空间小,增加了结构的美观性;节点区混凝土梁纵筋贯通面积大,传力路径直接,保证了节点受力的合理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