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役塔吊的基础置换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6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26462.9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一种在役塔吊的基础置换方法,涉及建筑领域。在役塔吊的基础置换方法是对塔吊预设安装位置处的地下室底板进行施工;将塔吊底架的底部连接于地下室底板;在塔吊底架的顶部连接钢骨桁架,在钢骨桁架的顶部安装塔吊;使用塔吊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并设置与钢骨桁架连接的强化支撑结构;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后拆除塔吊底架;对地下室各层楼板上预留供塔吊底架穿过的开口进行施工。在役塔吊的基础置换方法通过在塔吊底部设置临时的塔吊底架使塔吊在地下室施工期间正常使用,并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拆除塔吊底架将塔吊基础置换至地下室顶板上,避免塔吊占用地下室空间,利于地下室施工工序安排和缩短施工工期,并保持地下室环境干燥来降低设备受潮腐蚀程度。

    一种多级变刚度支座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19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35166.1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一种多级变刚度支座,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多级变刚度支座包括底座、底部滑动抵压底座顶面的支柱、底部滑动抵压支柱顶面的支座顶盖及多个连接于支柱外壁的叠层钢板组件,支座顶盖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围合设于支柱外侧的顶盖护缘;叠层钢板组件包括多个平行叠设的弧形钢板、多个隔板及连接销,每两个弧形钢板之间设有一个隔板,叠层钢板组件中最内侧的弧形钢板中部抵压支柱外壁,连接销依次穿过各个弧形钢板和隔板中部后连接于支柱,每个弧形钢板的两端分别与顶盖护缘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多级变刚度支座能够使支座刚度随支座位移幅度增加而增加,从而使支座在发生一定位移量后增大刚度限制位移量进一步增加,保证支座反馈到外部的应力大小均匀。

    一种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138107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20167489.6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一种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涉及建筑领域。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索拱结构,每个索拱结构均包括多根平行布置的拱形梁、多根柱间系杆及多根支柱,每根拱形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柱的顶端连接,两根相邻拱形梁两端连接的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柱间系杆;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一端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一端分别连接同一支柱的相对两侧,每个索拱结构的各根拱形梁顶部均与相邻索拱结构的对应拱形梁顶部之间连接有钢索。本申请提供的上承式连跨索拱屋盖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屋盖结构中拱形梁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并提高拱形梁的跨度和减小拱形梁的截面,提升屋盖下部净空并显著减小屋盖结构的水平推力和支柱截面。

    一种梁纵筋贯通的叠合柱钢骨节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8843329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20162250.X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一种梁纵筋贯通的叠合柱钢骨节点构造,涉及建筑领域。梁纵筋贯通的叠合柱钢骨节点构造包括混凝土柱、埋设于混凝土柱内的钢骨柱及多根端部连接混凝土柱外壁的混凝土梁,钢骨柱连接有多个钢筋连接器,每根混凝土梁内均埋设有多根梁纵筋,每根梁纵筋均延伸至混凝土梁内连接于一钢筋连接器。本申请提供的梁纵筋贯通的叠合柱钢骨节点构造通过设置在混凝土柱内的钢骨柱上钢筋连接器连接混凝土梁内的梁纵筋,能够将钢筋内力直接在混凝土梁和钢骨柱之间传递,省去了加劲板来避免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从而提高节点构造内混凝土的密实度,且钢骨柱与钢筋连接器等强连接,保证节点构造的截面承载力不降低。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896765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0974709.1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连接结构,包括建筑结构本体、螺纹管、加固组件、与螺纹管适配的螺杆;所述建筑结构本体内嵌置螺纹管;所述加固组件设于建筑结构本体的外侧,且二者表面贴合;所述螺杆端部穿过加固组件后,伸入螺纹管的内部,与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建筑结构本体和/或加固组件上设置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螺纹管的内端面安装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建筑结构本体内嵌入螺纹管,通过螺纹管与螺杆的配合实现建筑结构与加固组件的连接,这一连接方式安全可靠,且装拆简单,便于更换,施工效率高。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固定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619547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676467.6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固定机构,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固定机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转动件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插块及连接于第一插块顶面的固定杆,第一插块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卡接钢管的第一卡槽;转动件包括底部连接于固定杆顶部的固定盘、可旋转地连接于固定盘顶部的转动盘及两个相对布置的夹紧板,两个夹紧板的底部分别连接于转动盘的顶面;第二连接件包括可旋转地设于两个夹紧板之间的第二插块,第二插块上开设有用于卡接钢管的第二卡槽。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固定机构能够方便作业人员快速高效的调整连接两根钢管的角度后固定,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角度调节方便快捷的优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19540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606388.8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接结构,支撑柱侧壁上固定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连接固定有突出侧壁的凸块,固定板的端面可滑动的贴合在支撑柱侧壁上且设有与凸块上部轮廓相适应的卡槽,卡槽的下部开口,相邻两个固定板间通过加强件连接固定,所有固定板沿支撑柱同步向下滑动到位时通过卡槽配合卡放在对应的凸块上,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可拆卸的安装有与凸块的下部轮廓相适应的挡块,挡块安装后配合抵住凸块并将卡槽下部封堵。该结构操作简单,连接可靠稳固,安装效率高。

    一种预制构件性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542718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141632.6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升降机构、夹持机构和耐磨性测试机构,所述工作平台搁置于地面,所述升降机构两组,间隔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两个升降机构的上端,待测试的预制构件可水平放置于夹持机构上;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固定耐磨性测试机构,耐磨性测试机构的测试端位于夹持机构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计耐磨性测试机构,利用螺纹螺杆传动组带动打磨组件相对预制构件移动,并利用升降组件控制预制构件的高度,从而实现对预制构件打磨,检测预制构件的耐磨性,且打磨组件便于更换,方便进行操作。

    一种传力后浇带地下室楼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21911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370779.0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一种传力后浇带地下室楼板结构,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传力后浇带地下室楼板结构包括地下室楼板、多个型钢传力键、多个附加型钢及后浇带底模,地下室楼板包括两条先浇混凝土及两侧分别与两条先浇混凝土连接的后浇混凝土,每个型钢传力键的中部和两端分别位于后浇混凝土和两条先浇混凝土内,附加型钢埋设于后浇混凝土内且两端分别与两个型钢传力键连接,后浇带底模的顶面贴合后浇混凝土和两条先浇混凝土,后浇混凝土和先浇混凝土内分别埋设有多根底部贯穿并连接后浇带底模的后浇带底模吊杆。本申请提供的传力后浇带地下室楼板结构能够确保基坑支撑拆除正常进行,可以免去设置模板立柱来节省工料和工期并降低成本。

    一种双鞍交叉索承式大跨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779780U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23179239.9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一种双鞍交叉索承式大跨梁结构,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双鞍交叉索承式大跨梁结构包括两个支撑部及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连接的大跨梁体,大跨梁体的两端底部设有两个索鞍,大跨梁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多束钢索,大跨梁体每一端连接的各束钢索另一端分别贯穿临近的一索鞍后连接于另一索鞍。本申请提供的双鞍交叉索承式大跨梁结构将钢索和大跨梁体连接形成一种自锚的组合结构体系,从而充分发挥钢索的抗拉性能,并在大跨梁体的索鞍处形成支点来减小跨度从而提升组合结构的整体刚度,也能够使其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显著上升,这种组合结构具有矢高小、构造形式简单、易于施工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