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碳极片的预钠化装置及其预钠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8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38879.0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碳极片的预钠化装置及其预钠化方法,涉及钠离子电池领域。该方法通过将硬碳极片放入不同浓度预钠化溶液中多次浸泡,清洗,干燥即得;制备的预钠化硬碳极片具有高首次库仑效率、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该预钠化装置具有三个浸泡池,可在其中注入不同浓度的预钠化溶液以实现分段预钠化;第一浸泡池中的低浓度预钠化溶液有助于提升预钠化硬碳极片形成更均匀、致密的SEI膜,第二浸泡池中的高浓度预钠化溶液能够加速预钠化过程的进行,第三浸泡池中的低浓度预钠化溶液有助于消除高浓度预钠化溶液对硬碳极片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得预钠化硬碳极片表面更均匀。该装置结构简易,操作简单,有利于控制预钠化程度,便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一种氮自掺杂酚醛树脂基硬碳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0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9435.2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氮自掺杂酚醛树脂基硬碳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氮酚单体、醛单体与碱性催化剂按照一定顺序混合,在低温下预聚合之后,进行高温水热反应获得酚醛树脂微球;对其依次进行低温碳化处理和高温碳化处理,获得氮自掺杂酚醛树脂基硬碳微球。上述氮自掺杂酚醛树脂基硬碳微球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相对于现有的氮掺杂树脂硬碳制备方法,本申请的酚醛树脂硬碳从树脂源头端引入氮源,简化生产流程,实现了氮元素均匀分布、原子级掺杂。该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能、良好的倍率性能以及高比容量,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大圆柱锂离子电池的二维轴对称电化学-热全耦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45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57512.6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轴对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构建与大圆柱锂离子电池相应的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并构建电化学模型和传热模型,基于该几何模型,将电化学模型的二维轴对称产热功率输入至传热模型,将传热模型计算所得二维轴对称温度分布结果输入至电化学模型中,实现电化学模型和传热模型的耦合,并以耦合模型仿真得到的结果数据进行二维旋转,得到三维仿真结果数据;基于大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结果数据与三维仿真结果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实现模型构建。该模型基于大圆柱锂离子电池在圆周方向的对称性,通过忽略圆周方向,以二维轴对称几何建模的方式,实现近似三维模型的准确性,相较于三维模型显著缩短计算时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