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酶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9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43235.2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采用酶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方法,涉及农药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电极基底清洗、干燥后放入培养箱中,在电极基底上进行多次银镜反应,形成银参比电极和相应的银导电带;将碳浆设置在银参比电极上,聚氯乙烯绝缘胶带覆盖电极的保护层;清洗载体表面,干燥后滴入固定剂,干燥后切割后得到酶片;将酶片固定在薄层基电极上,得到酶生物传感器;在薄层基电极的碳浆表面滴加农药液,分散至酶片上,反应结束后去除酶片;将缓冲液滴加至电极上,施加电压得到响应信号,分析农药液的成分。本申请的酶生物传感器对农药残留物氧化信号的检测得到了稳定且有规律的结果,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一种三维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80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152073.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步骤2:将2‑氨基苯并噻唑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搅拌、超声混合均匀,然后高温高压下进行自组装反应,再经冷冻干燥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通过2‑氨基苯并噻唑的π‑π作用和氢键与氧化石墨烯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相互作用,有效避免氧化石墨烯基底的团聚,形成稳定的三维柱状结构,对稀土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重复利用性好,可实现在吸附过程中的再生和循环使用性能,可大大降低吸附材料的成本。该复合材料有望成为广泛应用的稀土富集回收的先进吸附材料。

    氧化石墨烯-N-苄氧羰基甘氨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34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03590.0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N‑苄氧羰基甘氨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其次,制备N‑苄氧羰基甘氨酸溶液。最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N‑苄氧羰基甘氨酸通过自组装得到氧化石墨烯‑N‑苄氧羰基甘氨酸复合材料。通过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引入N‑苄氧羰基甘氨酸,以自组装的方式实现物理包覆,该方法使得保留氧化石墨烯本身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的同时降低氧化石墨烯因自身π‑π作用而产生的不可逆堆叠。在此基础上,引入氨基和羧基,增加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增强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为复合材料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使该复合材料对水溶液的稀土元素拥有卓越的吸附性能。且该复合材料可实现重复利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氧化石墨烯-氨基-β-环糊精/黑磷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037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57354.7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氨基‑β‑环糊精/黑磷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电极玻碳电极,及包覆在其表面的单层氧化石墨烯‑氨基‑β‑环糊精/黑磷纳米片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单层氧化石墨烯‑氨基‑β‑环糊精复合材料分散液;S2:经剥离制得黑磷纳米片分散液;S3:通过自组装方式,得到单层氧化石墨烯‑氨基‑β‑环糊精/黑磷纳米片分散液;S4:将S3得到的分散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晾干后得到单层氧化石墨烯‑氨基‑β‑环糊精/黑磷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本发明的电极对氨基酸对映体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和手性识别能力,具有良好的氨基酸对映体定性和定量分析应用前景。

    二氧化锰-氧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89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23797.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锰-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回收利用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锰源以合成爆米花状二氧化锰微球,其次制备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并通过自组装得到二氧化锰-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然后将二氧化锰-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分散液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即得二氧化锰-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可对不同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催化分析。该电极有效利用二氧化锰的催化活性、氧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导电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对牛奶实际样品中过氧化氢的高灵敏、低成本、高稳定性及选择性非酶催化,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黑磷纳米片/麦芽糖基-β-环糊精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06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21946.2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磷纳米片/麦芽糖基-β-环糊精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所述电极包括玻碳电极、包覆在玻碳电极的黑磷纳米片/麦芽糖基-β-环糊精复合涂层;通过将黑磷纳米片分散液和麦芽糖基-β-环糊精溶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晾干后制得。黑磷纳米片/麦芽糖基-β-环糊精修饰玻碳电极有效的利用黑磷纳米片的催化活性和麦芽糖基-β-环糊精含有多活性位点,实现对氨基酸对映体的识别,尤其对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氨基酸对映体的识别。

    可溶性淀粉-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7322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09753.9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淀粉-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所述可溶性淀粉-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利用可溶性淀粉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混合后超声制备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晾干后制得。可溶性淀粉-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有效的利用可溶性淀粉和壳聚糖的成膜能力,实现对氨基酸对映体的识别,尤其对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对映体的识别。

    一种电镀铑层的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490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4442.5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铑层的方法,包括工件预处理、预镀、高温结晶和电镀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表面镀铑层易变色、易出现裂缝、孔隙及镀层易脱落,从而产生的镀层耐磨性差、抗腐蚀性差等问题,有效改善了工件镀铑层光亮度及无裂缝、耐腐蚀等属性。

    一种用于制备红外线阻隔聚酯薄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6495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260043.4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陈楚伟 陈晓青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红外线阻隔聚酯薄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纳米陶瓷粉体,表面处理剂,研磨树脂,催化剂,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表面处理,研磨分散,高速高温混合,聚合等一系列环节,制备成的一种高分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运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聚酯薄膜的厚度在23~75um之间,其通过该发明的复合材料制备的聚酯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在70%左右,在太阳光谱所涵盖的红外波谱780~2500nm范围,形成至少55%的红外阻隔效果,在1400nm至2500nm的红外波段更可实现75%以上的红外阻隔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