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23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473493.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9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34 , C04B38/06 , C04B38/00 , B28B11/24 ,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释电材料的应用,将热释电材料用于热能收集,利用温度变化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热释电材料为多孔锆钙钛酸钡陶瓷材料;所述温度变化≥1℃;所述多孔锆钙钛酸钡陶瓷材料的孔隙率为10%~60%。本发明首创的将多孔锆钙钛酸钡陶瓷材料应用于热能收集,发明人发现,多孔锆钙钛酸钡可作为热释电材料,其工作原理为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热释电材料由于热释电效应,使材料的上下表面产生电压,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中将多孔锆钙钛酸钡作为热释电材料用于热能收集,其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条件为温度波动≥1℃,即只需有1℃的温度波动,即能实现热能收集,热能收集的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热电材料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73493.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9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34 , C04B38/06 , C04B38/00 , B28B11/24 ,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释电材料的应用,将热释电材料用于热能收集,利用温度变化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热释电材料为多孔锆钙钛酸钡陶瓷材料;所述温度变化≥1℃;所述多孔锆钙钛酸钡陶瓷材料的孔隙率为10%~60%。本发明首创的将多孔锆钙钛酸钡陶瓷材料应用于热能收集,发明人发现,多孔锆钙钛酸钡可作为热释电材料,其工作原理为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热释电材料由于热释电效应,使材料的上下表面产生电压,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中将多孔锆钙钛酸钡作为热释电材料用于热能收集,其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条件为温度波动≥1℃,即只需有1℃的温度波动,即能实现热能收集,热能收集的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热电材料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772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63657.1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人工皮肤的生物墨水,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构建表皮层的A组分、用于构建真皮层的B组分和用于构建脱细胞基质支架的C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第一种子细胞、第一载体水凝胶、含有中药成分的第一生长因子缓释凝胶,所述第一载体水凝胶和第一生长因子缓释凝胶的质量比为(60:1)-(60:8);B组分包括第二种子细胞、第二载体水凝胶和第二生长因子缓释凝胶。其中添加有血竭、白蔹等中药成分和生长因子缓释凝胶,并从患者自身皮肤中提取种子细胞。本发明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以有效的促进细胞增殖再生和创面的愈合,并具有良好的力学和流体学性能,可用于3D打印皮肤等相关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