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9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098915.6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平板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膜、支撑框架、整流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所述换热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对角位置各设有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之间设有2块整流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口所在的支撑框架平行的两条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为弧形,一端与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叠置有至少2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向设置,相间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同设置。本发明平板全热换热芯体传热传质性能好,效率高,阻力损失少,体积小,成本低,便于在建筑内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9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8915.6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平板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膜、支撑框架、整流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所述换热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对角位置各设有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之间设有2块整流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口所在的支撑框架平行的两条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为弧形,一端与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叠置有至少2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向设置,相间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同设置。本发明平板全热换热芯体传热传质性能好,效率高,阻力损失少,体积小,成本低,便于在建筑内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01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577470.9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荒煤气火焰炉窑系统,送风鼓风机(1)通过流量监控系统连接水平助燃剂提质器(3),燃气(18)通过流量监控系统连接初级水平燃烧提质器(16)和二级竖直燃烧提质器(15),二级竖直燃烧提质器(15)与水平助燃剂提质器(3)汇合并通过手动阀(4)和电动调节阀(5)与燃烧器(6)连接,燃烧器(6)的工作端与燃烧炉(8)连接,燃烧器(6)连接有点火装置(7),燃烧炉(8)上设有热电偶(9)和观测口(12),燃烧炉(8)的废气口连接有排烟管道(10),排烟管道(10)上设有排烟风机(11),监测控制系统(13)与第一流量监控系统(2)、第二流量监控系统(17)、热电偶(9)、电动调节阀(5)和排烟风机(11)通信连接。本发明是一种燃烧效率高、有效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焦炉荒煤气火焰炉窑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0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77470.9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荒煤气火焰炉窑系统,送风鼓风机(1)通过流量监控系统连接水平助燃剂提质器(3),燃气(18)通过流量监控系统连接初级水平燃烧提质器(16)和二级竖直燃烧提质器(15),二级竖直燃烧提质器(15)与水平助燃剂提质器(3)汇合并通过手动阀(4)和电动调节阀(5)与燃烧器(6)连接,燃烧器(6)的工作端与燃烧炉(8)连接,燃烧器(6)连接有点火装置(7),燃烧炉(8)上设有热电偶(9)和观测口(12),燃烧炉(8)的废气口连接有排烟管道(10),排烟管道(10)上设有排烟风机(11),监测控制系统(13)与第一流量监控系统(2)、第二流量监控系统(17)、热电偶(9)、电动调节阀(5)和排烟风机(11)通信连接。本发明是一种燃烧效率高、有效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焦炉荒煤气火焰炉窑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9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8875.5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复合膜、支撑框架、气流挡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换热复合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在进风口或出风口设有垂直于所述换热复合膜的气流挡板,所述导流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换热复合膜表面,形成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两端通过渐缩渐扩管与进风通道或出风通道连接,实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连通;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叠置有至少2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向设置,相间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同设置。本发明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传热传质性能优异,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少,体积小,成本低,应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732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10402865.X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布雷顿循环的碟式太阳能与沼气互补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电系统包含碟式太阳能吸收系统、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沼气生产系统和监控系统;控制方法为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检测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跟踪转动装置、电磁三通阀、电磁控制阀和电磁调节阀。本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自动化控制,实现电能的持续稳定输出,既可应用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也可应用在独立发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73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02865.X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 Y02E50/11 , F02C6/00 , F02C6/18 , F02C7/08 , F02C9/48 , F03G6/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布雷顿循环的碟式太阳能与沼气互补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电系统包含碟式太阳能吸收系统、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沼气生产系统和监控系统;控制方法为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检测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跟踪转动装置、电磁三通阀、电磁控制阀和电磁调节阀。本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自动化控制,实现电能的持续稳定输出,既可应用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也可应用在独立发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29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098875.5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复合膜、支撑框架、气流挡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换热复合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在进风口或出风口设有垂直于所述换热复合膜的气流挡板,所述导流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换热复合膜表面,形成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两端通过渐缩渐扩管与进风通道或出风通道连接,实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连通;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叠置有至少2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向设置,相间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同设置。本发明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传热传质性能优异,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少,体积小,成本低,应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3203214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139162.4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复合膜、支撑框架、气流挡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换热复合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个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在进风口或出风口设有垂直于所述换热复合膜的气流挡板,所述导流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换热复合膜表面,形成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两端通过渐缩渐扩管与进风通道或出风通道连接,实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连通;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叠置有至少2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向设置,相间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同设置。本实用新型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传热传质性能优异,传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少,体积小,成本低,应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3231512U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20139194.4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平板全热换热芯体,包括顶板、底板、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膜、支撑框架、整流板、导流板组成,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所述换热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构成支撑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对角位置各设有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之间设有2块整流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口所在的支撑框架平行的两条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为弧形,一端与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叠置有至少2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向设置,相间两个换热单元的进风口、出风口位置相同设置。本实用新型平板全热换热芯体传热传质性能好,效率高,阻力损失少,体积小,成本低,便于在建筑内集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