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7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75561.6
申请日:2025-01-17
IPC: G16C20/10 , C25B1/04 , C25B15/02 , G16C20/7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电解槽多槽混联制氢优化方法,通过LSTM‑CNN循环神经网络对一定时间内的光伏发电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时间点的间隔为15分钟;再利用预测的光伏发电功率数据结合粒子群算法PSO进行碱性电解槽多槽混联中的电解槽状态的优化,优化时间点的间隔为1小时;将每个碱性电解槽设置成每个时间点的最佳状态进行氢气生产,尽可能减少碱性电解槽开关机的次数,最大程度提高碱性电解槽产氢的效率,同时延长碱性电解槽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并有效避免气体交叉渗透的安全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97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37837.7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相变原理观察装置,涉及二氧化碳致裂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红外高速实时热像仪、高速摄影仪、可视组件、点火组件、破裂组件、支撑组件可视组件包括耐高压玻璃管:点火组件包括发热剂管、发热剂管堵头和联通注液头;发热剂管的端口安装上发热剂管堵头,上发热剂管堵头通过连接头联通注液头,发热管位于耐高压玻璃管中,连接头上设置有点火线,注液头安装在耐高压玻璃管的端口内;发热剂管上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至少三圈散热孔。本发明通过测得二氧化碳全相变过程以及整个过程储液管内流场以及温度场变化并计算发热剂燃速,为二氧化碳致裂器更好的应用在爆破领域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9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137837.7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相变原理观察装置,涉及二氧化碳致裂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红外高速实时热像仪、高速摄影仪、可视组件、点火组件、破裂组件、支撑组件可视组件包括耐高压玻璃管:点火组件包括发热剂管、发热剂管堵头和联通注液头;发热剂管的端口安装上发热剂管堵头,上发热剂管堵头通过连接头联通注液头,发热管位于耐高压玻璃管中,连接头上设置有点火线,注液头安装在耐高压玻璃管的端口内;发热剂管上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至少三圈散热孔。本发明通过测得二氧化碳全相变过程以及整个过程储液管内流场以及温度场变化并计算发热剂燃速,为二氧化碳致裂器更好的应用在爆破领域提供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