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6405.9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化锌/碳纤维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草酸锌和聚丙烯晴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前驱体纤维。然后将前驱体纤维与硒粉以质量比为1-4:1,在真空下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锻烧时间在30-180min,冷却后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直径约为200nm的纤维状复合材料。该产品在2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701.7mAh/g的放电比容量,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006388.9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硒氧化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用共沉淀法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加入氯化锰溶液中,滴加至混合溶液呈碱性;然后在25‑100℃老化6‑48h;将沉淀物洗涤,烘干并碾碎;再在有氧气氛下以3‑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在该温度下锻烧30‑120min,碾磨过筛制得锰氧化物材料;取硒粉与锰氧化物材料质量比为3‑1:1,在500‑800℃条件下负压热处理0.5‑2h,冷却后碾磨过筛。本发明先在不同的倍率下充放电循环70次,然后在3A/g的大电流密度下再经过56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1007mAh/g的放电比容量,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006417.1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化锰/碳纤维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草酸锰和聚丙烯晴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前驱体纤维。然后将前驱体纤维与硒粉以质量比为1‑4:1,在真空下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锻烧时间在30‑180min,冷却后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直径约为200nm的纤维状复合材料。该产品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956.3mAh/g的放电比容量,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6388.9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硒氧化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用共沉淀法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加入氯化锰溶液中,滴加至混合溶液呈碱性;然后在25-100℃老化6-48h;将沉淀物洗涤,烘干并碾碎;再在有氧气氛下以3-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在该温度下锻烧30-120min,碾磨过筛制得锰氧化物材料;取硒粉与锰氧化物材料质量比为3-1:1,在500-800℃条件下负压热处理0.5-2h,冷却后碾磨过筛。本发明先在不同的倍率下充放电循环70次,然后在3A/g的大电流密度下再经过56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1007mAh/g的放电比容量,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006405.9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化锌/碳纤维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草酸锌和聚丙烯晴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前驱体纤维。然后将前驱体纤维与硒粉以质量比为1‑4:1,在真空下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锻烧时间在30‑180min,冷却后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直径约为200nm的纤维状复合材料。该产品在2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701.7mAh/g的放电比容量,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006402.5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铬锌三元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锰和氯化铬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至混合溶液呈碱性,滴加完后搅拌5‑30min;再在25‑100℃老化6‑48h;将沉淀物洗涤,烘干并碾碎;然后在有氧气氛下以3‑1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煅烧时间在30‑120min,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纳米颗粒状结构,在1A/g下,从第3个循环开始,效率大于96%,3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26mAh/g,容量保持率与第二圈相比为127.3%,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6417.1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化锰/碳纤维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草酸锰和聚丙烯晴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前驱体纤维。然后将前驱体纤维与硒粉以质量比为1-4:1,在真空下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锻烧时间在30-180min,冷却后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直径约为200nm的纤维状复合材料。该产品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956.3mAh/g的放电比容量,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6402.5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铬锌三元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锰和氯化铬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至混合溶液呈碱性,滴加完后搅拌5-30min;再在25-100℃老化6-48h;将沉淀物洗涤,烘干并碾碎;然后在有氧气氛下以3-1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煅烧时间在30-120min,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纳米颗粒状结构,在1A/g下,从第3个循环开始,效率大于96%,3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26mAh/g,容量保持率与第二圈相比为127.3%,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