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微型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0411281.2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微型桩,所述钢管微型桩包括钢管、位于钢管内部的内浆层和位于钢管外的外浆层,所述钢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普通钢管段、锚固段和嵌固端;所述锚固段上设有注浆孔以及用于装配橡胶膜的卡喉,所述橡胶膜套设在所述注浆孔的外壁上,用于密封所述注浆孔,且所述橡胶膜的内部填充水泥浆形成外凸结构;嵌固端设置在钢管的最下端,用于嵌入基岩层内部。本发明还提供的上述钢管微型桩的具体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钢管微型桩的施工方法不仅可以保证钢管内的注浆浆液不外流,避免桩底部跑浆的问题,注浆量可控,降低注浆成本;同时可增大桩体的侧壁摩阻力,提高钢管微型桩整体的抗压、抗拔、抵抗轴向荷载能力。

    富水软弱地层重载铁路隧道的基底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7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0479769.4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软弱地层重载铁路隧道的基底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底加固体系,桩梁板结构提高了道床整体刚度,承受道床和列车荷载,将其传递到底部基岩,道床、列车荷载等作用于板结构,通过纵梁、横梁、桩基础依次向下传递至基岩,从而使加固部分与原基底结构形成整体共同工作而得到强化,仰拱结构与隧道拱墙一起承受围岩压力,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本发明基底加固体系,在仰拱结构安装排水管道,以便于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处将初期支护和土壤之间的积水及时排除,可以避免发生翻浆冒泥的问题;本发明施工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实现免维修、少维修建造目标,经济和社(56)对比文件US 2003146021 A1,2003.08.07许新桩.陕北黄土地区铁路隧道基底病害机理分析及治理措施.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第09期),全文.许新桩;董鹏.小棕溪隧道整体道床病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路基工程.2013,(第06期),全文.肖凯刚.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重载铁路隧道隧底加固方案研究.铁道建筑.2014,(第12期),全文.赵晋友;周鲁;周书明.重载铁路隧道设计技术探讨.隧道建设.2012,(第03期),全文.侯军红.山西中南部重载铁路隧道基底加固技术探讨.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第S2期),全文.

    基于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宽度的地铁车站开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6380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162539.1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宽度的地铁车站开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开挖导洞,并施作初期支护;(2)在下导洞内按照修正计算的底纵梁条形基础宽度施工底纵梁条形基础,然后在底纵梁条形基础上施作框架支撑体系;(3)在所述框架支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主体土体开挖,自上而下开挖土方至中楼板标高。本发明通过分析研究洞柱法车站底纵梁地基承载力,整体分析地铁车站结构,以洞柱法车站底纵梁地基承载力为对象,利用摩尔‑库伦理论获得塑性区边界方程推导出条形基础总宽度的取值范围,基于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确定底纵梁基础总宽度后,为后续地铁车站设计施工工作起指导作用。

    一种钢管微型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11281.2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微型桩,所述钢管微型桩包括钢管、位于钢管内部的内浆层和位于钢管外的外浆层,所述钢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普通钢管段、锚固段和嵌固端;所述锚固段上设有注浆孔以及用于装配橡胶膜的卡喉,所述橡胶膜套设在所述注浆孔的外壁上,用于密封所述注浆孔,且所述橡胶膜的内部填充水泥浆形成外凸结构;嵌固端设置在钢管的最下端,用于嵌入基岩层内部。本发明还提供的上述钢管微型桩的具体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钢管微型桩的施工方法不仅可以保证钢管内的注浆浆液不外流,避免桩底部跑浆的问题,注浆量可控,降低注浆成本;同时可增大桩体的侧壁摩阻力,提高钢管微型桩整体的抗压、抗拔、抵抗轴向荷载能力。

    一种扰动土三轴压缩试验的杠杆式制样机及其制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68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18625.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动土三轴压缩试验的杠杆式制样机及其制样方法,制样模具固定于模具支撑板上,模具支撑板固定于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可多次将滑块、模具支撑板和制样模具整体从导轨上装卸,以分次往制样模具中装入各层土样。升降板与杠杆组件的推杆连接,杠杆组件的加力臂旋转实现冲头的升降,使冲头将制样模具中的各层土样压实至设定厚度,操作时只需人工将加力臂向下压即可。一次可压制多个试样,冲头的冲压深度通过定位架对加力臂不同高度的限位控制,定位架不同高度的限位可结合加力臂的尺寸和制样时的运动轨迹来计算确定。升降板运动时有立杆导向。具有能精确控制分层压样厚度和平整度、制样效率高且制模和脱模操作简单的优势。

    一种分级推进的大直径长预制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45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268936.7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285 E02D5/52 E02D5/72 E02D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长预制管桩的施工方法,将预制管桩的桩尖沉入土中且将预制管桩的桩身拆分成多节中空的桩体,通过套筒实现桩尖与桩身以及桩身内相邻两桩体间的非固定式连接,利用推杆由下至上地对所述桩尖及各节桩体实行分级推进使得预制管桩逐渐下沉,随着预制管桩的不断下沉增加连接的桩体节数,当预制管桩达到施工的深度要求后,回收推杆并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桩体间的空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预制管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桩尖承受的桩端阻力与桩身承受的桩侧阻力分离开来,还将整个桩身承受的较大的桩侧阻力分隔成多段较小的桩侧阻力,有效解决了现有设备在预制管桩施工深度方面的限制,从而实现设备的最大化利用。

    富水软弱地层重载铁路隧道的基底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7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79769.4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软弱地层重载铁路隧道的基底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底加固体系,桩梁板结构提高了道床整体刚度,承受道床和列车荷载,将其传递到底部基岩,道床、列车荷载等作用于板结构,通过纵梁、横梁、桩基础依次向下传递至基岩,从而使加固部分与原基底结构形成整体共同工作而得到强化,仰拱结构与隧道拱墙一起承受围岩压力,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本发明基底加固体系,在仰拱结构安装排水管道,以便于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处将初期支护和土壤之间的积水及时排除,可以避免发生翻浆冒泥的问题;本发明施工方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实现免维修、少维修建造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风沙地区的铁路路基基床包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3238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36771.3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沙地区的铁路路基基床包芯结构,该种基床包芯结构主要运用于风沙地区,适用于铁路沿线风积粉细砂广泛分布的路段。所属铁路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时速小于200km/h有砟轨道,基床表层设计厚度为0.6m,主要由级配良好的卵石土填筑,同时路基两侧的横向排水坡不应小于4%。路基基床底层采用卵石土与粉细砂组成的包芯结构,基床底层设计厚度为1.9m,坡度为1:1.75或者1:2.0。路基基床底层两侧用粉细砂填筑,中心用一定坡率的卵石土填筑,形成一种包芯结构;基床底层与基床表层之间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本发明路基基床包芯结构,可以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对于路基的要求,适应风沙地区环境的铁路建设,节约了成本。

    一种路基预应力加固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007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77768.9

    申请日:201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预应力加固强化方法,步骤是:①垂直于线路方向,在路基的一侧向路基内水平钻小直径孔,并穿透路基;②将预应力钢筋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钻杆的一端连接;③通过钻杆的引领,将预应力钢筋穿过路基;④将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穿入侧压力板预留的锚固孔;⑤预应力钢筋的一端与侧压力板固结,另一端通过侧压力板的锚固孔与锚具连接;⑥通过锚具张拉预应力钢筋,增大路基土的水平压应力并使路基边坡受到侧压力板的强制约束,形成与路基共同工作的预应力整体结构。具有施工时不需要中断行车、各构件均可预制、预应力能有效地改善路基土的应力状态、路基边坡的稳固性显著提高,形成的预应力路基结构抗动力和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