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泡沫与土颗粒相互作用的泡沫改良土渗透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501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789077.4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泡沫与土颗粒相互作用的泡沫改良土渗透性预测方法,基于泡沫改良土中泡沫与土颗粒的相互作用(即土颗粒对于泡沫有效渗流通道数量的影响),利用纯泡沫渗流理论,并将流体在泡沫改良土孔道中渗流的考虑为泊肃叶流动,建立了一种泡沫改良土充分改良条件下的渗透系数预测方法。由于土和泡沫均为粒径高度不均一的颗粒集合体,选取其各自的有效粒径d10作为其在渗透系数计算过程中的有效粒径。本专利可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泡沫改良砂性渣土渗透性的预测提供科学方法,同时对不同级配砂性地层的泡沫改良参数选取提供指导,从而有效规避盾构在富水地层中掘进喷涌的风险。

    一种带蜂窝吸能装置的隧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06029.2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蜂窝吸能装置的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初支钢拱架、初支喷射混凝土层和二次衬砌层,所述初支钢拱架主要由多段H型钢组合而成,所述H型钢组合的接头处设有蜂窝吸能装置,所述初支钢拱架和蜂窝吸能装置设于所述初支喷射混凝土层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蜂窝吸能装置的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隧道支护结构中预设有蜂窝吸能装置,蜂窝吸能装置通过压缩变形,使围岩能量得以释放,能有效解决大变形隧道初期支护易发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且蜂窝吸能装置的结构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安装时能维持稳定性。上述蜂窝吸能装置的采用,可以避免多次换拱,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性更高。

    一种基于泡沫与土颗粒相互作用的泡沫改良土渗透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50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789077.4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泡沫与土颗粒相互作用的泡沫改良土渗透性预测方法,基于泡沫改良土中泡沫与土颗粒的相互作用(即土颗粒对于泡沫有效渗流通道数量的影响),利用纯泡沫渗流理论,并将流体在泡沫改良土孔道中渗流的考虑为泊肃叶流动,建立了一种泡沫改良土充分改良条件下的渗透系数预测方法。由于土和泡沫均为粒径高度不均一的颗粒集合体,选取其各自的有效粒径d10作为其在渗透系数计算过程中的有效粒径。本专利可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泡沫改良砂性渣土渗透性的预测提供科学方法,同时对不同级配砂性地层的泡沫改良参数选取提供指导,从而有效规避盾构在富水地层中掘进喷涌的风险。

    一种带蜂窝吸能装置的隧道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406749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018459.1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蜂窝吸能装置的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初支钢拱架、初支喷射混凝土层和二次衬砌层,所述初支钢拱架主要由多段H型钢组合而成,所述H型钢组合的接头处设有蜂窝吸能装置,所述初支钢拱架和蜂窝吸能装置设于所述初支喷射混凝土层中。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支护结构中预设有蜂窝吸能装置,蜂窝吸能装置通过压缩变形,使围岩能量得以释放,能有效解决大变形隧道初期支护易发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且蜂窝吸能装置的结构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安装时能维持稳定性。上述蜂窝吸能装置的采用,可以避免多次换拱,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性更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