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悬浮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374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284418.X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悬浮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及其应用,包括N×M个周期性排列的单元结构,所述单元结构包括基底、介质支撑层以及设置在介质支撑层上的金属层;所述介质支撑层和金属层都为“V”字图形,所述“V”字图形为两个,口对口对称排列;所述“V”字图形的线宽为4‑8μm,两边线长为30‑45μm,夹角角度为35°‑45°,底部宽度为8‑10μm;“V”字图形之间的间隔为4‑8μm;所述介质支撑层为光刻胶,折射率为1.50‑1.60,介质支撑层的厚度和金属层的厚度比为70‑80:1;本发明的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尺寸小,易于加工,传感器的灵敏度高,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

    一种超材料结构、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7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0650.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超材料结构、传感器及其应用,包括周期性阵列排列的基础单元,所述基础单元包括基层和设置在基层表面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闭环,两个所述闭环上都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闭环上的缺口相对设置,两个闭环的端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数量为2个,两个连接件不相连;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位于闭环内部的延长件;缺口的长度不超过闭环总长度的10%;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尺寸小,灵敏度高,易于加工,能够卷曲或折叠成3D结构从而灵活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中的各类需求,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面向智能互联的可穿戴天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13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6483.7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智能互联的可穿戴天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叠的辐射层、介质层以及地板层;辐射层包括:多个辐射贴片;辐射贴片为正方形结构,且每个辐射贴片上均设有加载槽以及微带线;微带线的一端设在对应辐射贴片的加载槽的槽底,且与所述加载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微带线的另一端与信号接收端相连;相邻辐射贴片之间的距离不等,且所述微带线的长度大于所述加载槽的槽深度;多个辐射贴片关于所述辐射层的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所述加载槽以及所述微带线均关于所述辐射贴片的同一个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采用本申请能够进一步拓展带宽,提高增益。

    一种新型可穿戴腕式天线、腕带及腕带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72252.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董健 刘志福 王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穿戴腕式天线,包括辐射单元、短路单元、接地单元和同轴馈线;辐射单元为长方形,其上开U形槽用来实现双频天线;短路单元竖直放置在辐射单元下部的左侧,用来连接辐射单元与接地单元;接地单元为长方形,接地单元上开孔用来插入同轴馈线,接地单元与辐射单元平行布置;同轴馈线连接辐射单元和接地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的新型可穿戴腕式天线的腕带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选择柔性材料高分子聚合物PDMS作为介质基底,液态金属作为可穿戴腕式天线的导电材料,实现的可穿戴腕式天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共形性,以及低成本,能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腕式天线的加工制作。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式天线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7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14501.X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蒙 董健 余诗睿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式天线优化设计方法,属于天线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结合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形成初始数据集;将初始数据集以预设天线性能指标中位数为分界点,分为性能优劣的两类样本,将优类样本经过归一化处理后作为训练集;构建生成对抗网络并利用训练集训练;结合新的结构参数和新的性能参数形成第二数据集,将上次的优类样本与当前次的优类样本合并,并再次划分,得到新的训练集以训练新的生成对抗网络;利用新的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多个新的天线模型并仿真,直至满足要求;将随机噪声输入训练好的生成对抗网络,得到天线结构参数的归一化值。通过本公开的方案,提高了优化效率和精准度。

    一种高灵敏度悬浮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37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84418.X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悬浮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及其应用,包括N×M个周期性排列的单元结构,所述单元结构包括基底、介质支撑层以及设置在介质支撑层上的金属层;所述介质支撑层和金属层都为“V”字图形,所述“V”字图形为两个,口对口对称排列;所述“V”字图形的线宽为4‑8μm,两边线长为30‑45μm,夹角角度为35°‑45°,底部宽度为8‑10μm;“V”字图形之间的间隔为4‑8μm;所述介质支撑层为光刻胶,折射率为1.50‑1.60,介质支撑层的厚度和金属层的厚度比为70‑80:1;本发明的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尺寸小,易于加工,传感器的灵敏度高,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

    一种腕带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5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372252.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董健 刘志福 王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穿戴腕式天线,包括辐射单元、短路单元、接地单元和同轴馈线;辐射单元为长方形,其上开U形槽用来实现双频天线;短路单元竖直放置在辐射单元下部的左侧,用来连接辐射单元与接地单元;接地单元为长方形,接地单元上开孔用来插入同轴馈线,接地单元与辐射单元平行布置;同轴馈线连接辐射单元和接地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的新型可穿戴腕式天线的腕带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选择柔性材料高分子聚合物PDMS作为介质基底,液态金属作为可穿戴腕式天线的导电材料,实现的可穿戴腕式天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共形性,以及低成本,能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腕式天线的加工制作。

    一种超材料结构、传感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77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00650.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超材料结构、传感器及其应用,包括周期性阵列排列的基础单元,所述基础单元包括基层和设置在基层表面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闭环,两个所述闭环上都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闭环上的缺口相对设置,两个闭环的端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数量为2个,两个连接件不相连;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位于闭环内部的延长件;缺口的长度不超过闭环总长度的10%;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尺寸小,灵敏度高,易于加工,能够卷曲或折叠成3D结构从而灵活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中的各类需求,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用于北斗卫星通信的双频单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85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76480.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北斗卫星通信的双频单极子天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叠的辐射层、介质层以及地板层;辐射层包括:辐射贴片以及微带线;辐射贴片包括:均为矩形结构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微带线的一端与介质层的一边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部分的一边相连,微带线与第一部分均关于介质层的一个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依次相连并形成“U”字形结构;介质层以及地板层为等大的正方形结构;第一部分中远离微带线的一边与第二部分抵接,以使第一部分的一边与第二部分的一边共线,并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共同形成“L”形结构。采用本申请能够拓展带宽、提高增益,并提升导航定位的精度。

    一种MMC子模块检测电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8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59360.X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MC子模块检测电路,它包括MMC子模块回路和辅助检测电路;辅助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电阻、电感和直流电压源VDC;在MMC子模块回路上设置有P1、P2和P3端口,P1端口连接开关管S1,P3端口连接开关管S2,P2端口连接开关管S1和开关管S2,电容两端分别与开关管S1和开关管S2连接;电阻与电感串联,电感另一端与P2端口连接,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P1端口和继电器的公共触点连接,继电器的触点0与直流电压源VDC的负极连接和P3端口,触点1与直流电压源VDC的正极连接。本发明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可以实现MMC子模块中上下两个开关管的快速检测,以及切换检测,整体电路控制简单且安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