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086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524524.9
申请日:2018-05-28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叶片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向番石榴叶片中加入液氮,磨成粉末,再加入洗液,超声处理后在冰中静置,离心得到上清液a与底渣a;(2)向底渣a中加入酶,在冰中静置后,离心得到上清液b与底渣b;(3)向底渣b中加入CTAB抽提缓冲液,离心得到上清液c与底渣c;(4)向上清液c中加入Tris饱和酚、氯仿与异戊醇,离心得到上清液d与底渣d;(5)向上清液d中加入异丙醇,离心得到上清液e与底渣e;(6)将步骤(4)中得到的底渣e用乙醇洗涤,离心收集底渣即得到番石榴叶片基因组DNA。本发明DNA纯度高、提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0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78971.X
申请日:2018-06-27
IPC: C12N15/10
Abstract: 一种番石榴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氮中保存的番石榴叶片加入磷酸缓冲液中,再加无菌石英砂和玻璃珠,震荡后超声处理,离心得到含叶际微生物的混合液;(2)向含叶际微生物的混合液再加TENP溶液,反复冻融处理后,加入溶菌酶和蛋白酶K,水浴,再加入SDS缓冲液,水浴,离心处理后得到沉淀a与上清液a;(3)向上清液a中加入氯仿与异戊醇,离心得到沉淀b与上清液b;(4)向上清液b中加入PEG8000沉淀剂,冷冻保存后离心得到沉淀c与上清液c;(5)将沉淀c用乙醇洗涤,离心冷冻干燥后即得到番石榴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本发明方法简单、提取率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0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678971.X
申请日:2018-06-27
IPC: C12N15/10
Abstract: 一种番石榴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氮中保存的番石榴叶片加入磷酸缓冲液中,再加无菌石英砂和玻璃珠,震荡后超声处理,离心得到含叶际微生物的混合液;(2)向含叶际微生物的混合液再加TENP溶液,反复冻融处理后,加入溶菌酶和蛋白酶K,水浴,再加入SDS缓冲液,水浴,离心处理后得到沉淀a与上清液a;(3)向上清液a中加入氯仿与异戊醇,离心得到沉淀b与上清液b;(4)向上清液b中加入PEG8000沉淀剂,冷冻保存后离心得到沉淀c与上清液c;(5)将沉淀c用乙醇洗涤,离心冷冻干燥后即得到番石榴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本发明方法简单、提取率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24524.9
申请日:2018-05-28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叶片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向番石榴叶片中加入液氮,磨成粉末,再加入洗液,超声处理后在冰中静置,离心得到上清液a与底渣a;(2)向底渣a中加入酶,在冰中静置后,离心得到上清液b与底渣b;(3)向底渣b中加入CTAB抽提缓冲液,离心得到上清液c与底渣c;(4)向上清液c中加入Tris饱和酚、氯仿与异戊醇,离心得到上清液d与底渣d;(5)向上清液d中加入异丙醇,离心得到上清液e与底渣e;(6)将步骤(4)中得到的底渣e用乙醇洗涤,离心收集底渣即得到番石榴叶片基因组DNA。本发明DNA纯度高、提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337114.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4 , C12N1/12 , C02F3/34 , C02F3/32 , C12R1/68 , C12R1/89 , C12R1/125 , C12R1/10 , C12R1/07 , C02F103/30
Abstract: 基于菌藻共生的复合菌剂及其在印染废水脱色中的应用,其复合菌剂由丝状真菌、芽孢杆菌、微藻的单菌母液按比例混合后扩大培养而成。本发明的复合菌剂在印染废水脱色中的应用,具体通过将复合菌剂按接种量为5~10%接种于染料废水中进行厌氧处理而实现脱色净化。本发明的复合菌剂在营养交换、信号传导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生长,形成菌‑藻共生体系,丝状真菌、芽孢杆菌和微藻三者对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交叉又有所不同,相对单一菌剂,三者进行共生培养形成的复合菌剂,其在印染废水中脱色率相对提高约27%,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160338.3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藻共生系统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共生系统的培养液离心,得到溶解型胞外多聚物;分离上清后将沉淀重悬于NaCl提取液,离心分离上清后得松散型胞外多聚物;将沉淀无再重悬于NaCl提取液,在100‑180rpm条件下震荡20‑40min后,置于50‑70℃下水浴20‑40min,离心分离上清液,得紧密结合型胞外多聚物。本发明对菌藻共生系统采用“震荡+加热法”的组合方式进行胞外多聚物的提取,不仅能够大量提取共生系统的胞外多聚物,而且能够不破坏共生菌藻细胞,不造成EPS的污染,从而提取出有效的EPS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4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6457.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收微藻的方法,将5‑8%微藻接种至灭菌后的BG‑11培养基,于光照培养箱培养至对数期,得微藻培养液备用;将真菌培养48h形成菌丝球,分离菌丝球,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加入微藻培养液中,于摇床震荡培养,定时观察微藻的固定采收效果。本发明通过工业絮凝剂与真菌菌丝球对微藻固定采收比较研究,利用丝状真菌与微藻形成的菌丝球共生体系(菌藻共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固定化模式,可成球的丝状真菌作为生物质载体,微藻通过吸附、包埋等方式固定在菌丝球的表面和内部,实现微藻高效低成本采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336175.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一种菌藻共生球总RNA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菌藻共生球置于无菌预冷研钵中,加入菌藻共生球质量的1~3倍的石英砂和液氮(使菌藻共生球全部浸没在液氮中)后,迅速充分研磨得到细胞匀浆,离心后收集细胞匀浆上清液,用于后续总RNA提取;所述菌藻共生球为霉菌与微藻共生培养形成。本发明通过加入石英砂结合液氮对菌藻共生球进行速冻研磨,代替了单纯的液氮研磨或石英砂研磨,使得RNA提取时对菌藻共生球的需求量大大降低,显著缩短了研磨耗时。该方法还有利于将菌藻共生球研磨成粉末,提高菌藻共生球研磨后细胞匀浆与RNA isolater提取剂的充分接触,进而减少总RNA提取物中细胞外膜多糖和蛋白质的残留量,提高菌藻共生球总RNA的提取浓度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60338.3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藻共生系统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共生系统的培养液离心,得到溶解型胞外多聚物;分离上清后将沉淀重悬于NaCl提取液,离心分离上清后得松散型胞外多聚物;将沉淀无再重悬于NaCl提取液,在100‑180rpm条件下震荡20‑40min后,置于50‑70℃下水浴20‑40min,离心分离上清液,得紧密结合型胞外多聚物。本发明对菌藻共生系统采用“震荡+加热法”的组合方式进行胞外多聚物的提取,不仅能够大量提取共生系统的胞外多聚物,而且能够不破坏共生菌藻细胞,不造成EPS的污染,从而提取出有效的EPS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21921798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2558319.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M1/12 , C12M1/02 , C12M1/38 , C12M1/04 , C12M1/00 , C12N1/14 , C12N1/12 , C12R1/68 , C12R1/8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包括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内均设有搅拌浆和温度调节器,顶部设有可调节灯管;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的底部均设有向其内部通入气体的气体分布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一级真菌培养器连通或同时与一级真菌培养器、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一级真菌培养器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与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设有控制阀,其进口处分别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该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设备利用率高,设备投资成本低;微藻采收率高达98.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