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3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1894.8
申请日:2025-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多孔有序PtCu八面体的催化材料及其制备和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其中,制备方法为:将由具有结晶水的氯化铜原料、乙酰丙酮铂、DMF组成的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处理,随后固液分离,制得所述催化材料;所述的具有结晶水的氯化铜原料和乙酰丙酮铂中的Cu/Pt的摩尔比为1~3:1~3;混合溶液中,Cu元素的浓度为3~5 mM;溶剂热处理的温度为150℃~250℃。本发明在行业内首次合成了有序状态的多孔PtCu八面体,且其可以意外地具有优异的质量比活性以及酸性条件下的长效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9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79904.6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7/26 , B01J35/39 , B01J35/30 , C01B15/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产H2O2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单原子/氰基修饰g‑C3N4材料及其制备和在光催化产H2O2中的应用,该材料制备步骤为:将包含原料A、原料B的溶液进行溶剂热处理,随后进行焙烧处理,得到氰基修饰g‑C3N4材料;再将氰基修饰g‑C3N4材料和Pt源液相陈化、冷冻后在100‑500 mW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还原,制得所述的Pt单原子/氰基修饰g‑C3N4材料;所述的原料A包含式1(#imgabs0#)、式2(#imgabs1#)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原料B的化学式为MCl,其中,M为Na、K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制得的材料能够意外地显著强化Pt、g‑C3N4复合效果,优化其光催化产H2O2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46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95643.6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纳米线@PtxCuy催化材料,包括Pt纳米线基底,以及弥散分布在所述的Pt纳米线基底表面的PtxCuy纳米颗粒,且PtxCuy纳米颗粒和所述的Pt纳米线基底存在融合界面;所述的Pt纳米线基底的直径为2~5 nm;所述的PtxCuy纳米颗粒在Pt纳米线@PtxCuy催化材料中的含量为30~50Wt.%,且其中的x/y的比例为1~4:1~4。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1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68396.9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u合金/G‑菌改性rGO复合催化材料,包括G‑菌改性rGO基底以及复合在所述基底上的PtCu合金颗粒;所述的G‑菌改性rGO基底为G‑菌破碎物‑rGO的碳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材料的制备和在ORR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中,所述的材料具有优异的PtCu合金负载能力和负载稳定性,且基于PtCu合金和G‑菌改性rGO的联合协同,能够协同改善材料的ORR性能,改善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3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558300.3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析氧反应(OER)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自支撑硫酸盐修饰的镍铁羟基氧化物(NF‑NiFeOx(OH)y‑S)电极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的研究。通过对电流密度、腐蚀时间、硫脲用量的调控,基于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不同含硫量的镍铁羟基氧化物自支撑电极,再将制备好的自支撑电极用于电催化析氧反应。本发明基于不同含硫量自支撑NF‑NiFeOx(OH)y‑S电极的设计及制备,具有优异的催化析氧活性。在其制备过程中,原材料廉价易得,反应时间短、成本低、简单易行。所制备的自支撑电极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远高于商业化的二氧化钌。在最优含硫量时,电极仅需要234mV的过电位就能获得50mA cm‑2的电流密度,且具有很低的Tafel斜率(27.7mV dec‑1)和108h超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58300.3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析氧反应(OER)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自支撑硫酸盐修饰的镍铁羟基氧化物(NF‑NiFeOx(OH)y‑S)电极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的研究。通过对电流密度、腐蚀时间、硫脲用量的调控,基于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不同含硫量的镍铁羟基氧化物自支撑电极,再将制备好的自支撑电极用于电催化析氧反应。本发明基于不同含硫量自支撑NF‑NiFeOx(OH)y‑S电极的设计及制备,具有优异的催化析氧活性。在其制备过程中,原材料廉价易得,反应时间短、成本低、简单易行。所制备的自支撑电极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远高于商业化的二氧化钌。在最优含硫量时,电极仅需要234mV的过电位就能获得50mA cm‑2的电流密度,且具有很低的Tafel斜率(27.7mV dec‑1)和108h超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4312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10361497.3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镉纳米花,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硫化镉纳米片相互聚集,自组装成花状球团。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硫化镉纳米花的制备方法,镉源与硫脲分散和/或溶解在二乙烯三胺/乙醇的混合溶液中,随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固液分离、洗涤、冷冻干燥得所述的硫化镉纳米花。本发明所述的花状硫化镉有着高(002)面晶面取向,并拥有优良的产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72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873605.6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2S气体传感材料,由管状羟基磷灰石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复合形成,管状羟基磷灰石的质量与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菌种的体积比值为0.21:5~25,比值的单位为g/mL。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获得管状羟基磷灰石;(2)获得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3)将管状羟基磷灰石分散于水中形成分散液A,将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分散于水中形成分散液B,再将分散液A与分散液B混合后进行震荡吸附,最后离心、洗涤、干燥即得到H2S气体传感材料。本发明的H2S气体传感材料的响应灵敏度高,2000ppm可达到75%以上;最低可检测到20ppm甚至更低;响应回复时间短至几分钟甚至几十秒。
-
公开(公告)号:CN10545827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18664.X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7/00 , A61C8/0013 , A61L27/427 , B22F3/105 , B22F9/04 , B22F2009/043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2F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覆有复合涂层的钛合金复合材料,所述钛合金复合材料是以钛合金作为基体材料,所述基体材料上涂覆有一钛基复合涂层;所述钛基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为主要含有钛铌钽锆的β-Ti,且所述钛基复合涂层中还包含有均匀分布的TiC增强相;所述钛基复合涂层是由钛铌钽锆元素粉末和碳纳米管混合球磨后经烧结制备而成。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碳纳米管、钛铌钽锆元素粉末球磨得到复合粉末;再将钛合金基体材料放入石墨模具中,加入所得的复合粉末,经高温烧结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钛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79904.6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7/26 , B01J35/39 , B01J35/30 , C01B15/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产H2O2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单原子/氰基修饰g‑C3N4材料及其制备和在光催化产H2O2中的应用,该材料制备步骤为:将包含原料A、原料B的溶液进行溶剂热处理,随后进行焙烧处理,得到氰基修饰g‑C3N4材料;再将氰基修饰g‑C3N4材料和Pt源液相陈化、冷冻后在100‑500 mW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还原,制得所述的Pt单原子/氰基修饰g‑C3N4材料;所述的原料A包含式1(#imgabs0#)、式2(#imgabs1#)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原料B的化学式为MCl,其中,M为Na、K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制得的材料能够意外地显著强化Pt、g‑C3N4复合效果,优化其光催化产H2O2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