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24621.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尺寸试件的岩石力学实验双轴压力加载装置,包括平台底座以及设置在平台底座上的主轴加载机构和侧轴加载机构;主轴加载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平台底座上的两个第一反力构件,两个第一反力构件之间通过四根第一横梁连接,侧轴加载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平台底座上的两个第二反力构件,两个第二反力构件之间通过两根第二横梁连接。本发明中主轴加载机构和侧轴加载机构中用于主动加载和被动受载的四个平板压头都可以进行拆卸和替换,因此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尺寸试件的水平双轴压力加载;保证了压力加载过程中加载装置与试验试件的整体契合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7091.9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野生动物遥感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野生动物偏振红外热像特征库;步骤S2、获取观测区的多观测角度偏振红外热像数据;步骤S3、对观测区偏振红外热像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取潜在野生动物个体的多观测角度偏振红外热像;步骤S4、将提取的潜在野生动物个体的多观测角度偏振红外热像与野生动物偏振红外热像特征库进行匹配,识别野生动物个体。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野生动物遥感识别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偏振红外特征的野生动物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效率与可靠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7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125058.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非对称双轴压力加载装置,包括平台底座、主轴加载机构和侧压加载机构,主轴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反力构件、第一横梁、主轴加载装置和主轴压力传感器,侧压加载机构包括第二反力构件、第三反力构件、第二横梁、侧压加载装置和侧压压力传感器;主轴加载机构中的第一反力构件为非对称五边形,可为3柱结构框架提供更为平衡的力学系统,使得第一反力构件受压中心点与受拉中心点更为接近,提高主轴加载系统的稳定性;侧压加载机构中第二反力构件为非对称五边形、第三反力构件为多边形的设计,可为二柱结构的侧压加载机构提供更为平衡的力学系统,使得反力构件受压中心点与受拉中心点更为接近,提高侧压加载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70103.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V1/01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30/23 , G01V1/30 , G01S19/52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域精细地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包括:构建精细三维地学模型;基于GNSS速度场数据优化边界条件;有限元数值模拟;地震危险性分析。通过构建精细的三维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历史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特征,计算一定时间板块运动下导致的不均匀应变能分布,通过对模拟所得的震级风险值进行深度与震级的加权处理,来反映地震破坏效应的实际情况。最后,对研究区域内不同深度、不同震级地震的加权应变能数据进行求和运算,得出地表区域整体的地震危险性分布情况。本发明能够突破现有地震观测数据的限制,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时间尺度上审视地震活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震的周期性、频率以及潜在的灾害风险。
-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2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497091.9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野生动物遥感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野生动物偏振红外热像特征库;步骤S2、获取观测区的多观测角度偏振红外热像数据;步骤S3、对观测区偏振红外热像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取潜在野生动物个体的多观测角度偏振红外热像;步骤S4、将提取的潜在野生动物个体的多观测角度偏振红外热像与野生动物偏振红外热像特征库进行匹配,识别野生动物个体。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野生动物遥感识别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偏振红外特征的野生动物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效率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42048.X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闪光识别地下岩层岩性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震源的信息和地震闪光的信息;基于S波在在特定时间内的传播距离L和所述粗略位置范围,确定地震闪光出现的所述具体位置;基于地震闪光与正电荷载流子的激活、传递和释放相关联,且正电荷载流子的激活与P波加载特定的岩石相关联,获取正电荷地下源区的空间位置;基于特定的岩石在受P波加载后激活正电荷载流子,确定正电荷地下源区的空间位置对应的地下岩层为特定的岩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识别岩层岩性的方法,该方法在进行岩层岩性识别时,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可以大大降低勘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625430.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地球表面微波介电常数场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星载被动微波传感器获取其观测范围内的指定波段的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微波辐射亮温数据,并对所获取的双极化微波辐射亮温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S2、获取星载被动微波传感器观测范围内的地表物理温度;S3、获取星载被动微波传感器观测范围内的指定波段的垂直极化微波发射率和水平极化微波发射率;S4、获取星载被动微波传感器观测范围内的指定波段的微波介电常数场。本发明利用被动微波卫星辐射数据进行地球表面微波介电常数场实时、动态、大面积观测,能够提升观测效率,服务于全球地应力场实时变化及地质灾害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9463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4623.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辐射计的大尺寸材料有效微波介电常数反演方法,通过实验测试对大尺寸固体材料样本进行反演得到大尺寸固体材料样本的有效微波介电常数,有利于建立大尺度固体材料的微波辐射遥感物理模型,从而提高微波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精度;实验测试部分所采用的微波辐射计,是目前卫星被动微波遥感的主要载荷形式,因此基于该方法探测并反演得到的固体材料样本有效微波介电常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所构建的“环境‑测试样本‑黑体”观测系统A和“环境‑测试样本‑铝板”观测系统B,在微波辐射传输方面黑体材料和铝板材料均有严格且清晰的边界条件,由此反演所得大尺寸固体材料样本有效微波介电常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