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9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3924.5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三一红象电池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H01M4/58 , H01M10/054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钠正极材料结构通式为:Na4‑yMn1‑xVMx(PO4)3,其中0<x≤0.2,0≤y≤0.5,M为Ce、Al和Cu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掺杂金属后各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1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95737.7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中熵磷酸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中熵化磷酸盐及其表面原位包覆碳层组成;所述中熵化磷酸盐中金属元素种类≥4;所述碳层厚度为2~10nm。该材料基于各组成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大幅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以中熵磷酸盐为基底,采用多种金属元素构建出粒径均一、晶相纯度高和相稳定性好的磷酸盐载体,并通过原位包覆导电碳层,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拓展了复合材料的适用场景。以该复合材料为正极材料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且在宽电化学窗口1.5~4.3V下相变过程依旧稳定,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06556.X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C01B25/45 ,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裹焦磷酸聚阴离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焦磷酸聚阴离子及其表面原位包裹碳层组成;所述焦磷酸聚阴离子的结构通式为Na3.12‑yFe2.44‑xMx(P2O7)2,其中,0≤x≤0.5,0≤y≤1,M为Mn、V、Ti、Mg、Al、Cu、Y和Zr中的一种。该复合材料基于各组成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在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幅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采用一次投料,通过高能球磨和煅烧得到稳定的纯相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以该复合材料为正极材料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且稳定性好,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196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2142.7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三一红象电池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电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钠电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碳源、钒源、锰源、钠源、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得到A液;将磷源、表面活性剂和水得到B液;而后将A液和B液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混合浆料;S2:将所述混合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前驱体;S3:将所述前驱体依次进行预烧结处理和烧结处理,即得所述钠电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原料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作为稳定剂,同时优化原料的混合方式,能够改善复合材料形貌,提升材料的稳定性,最终兼顾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95737.7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中熵磷酸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中熵化磷酸盐及其表面原位包覆碳层组成;所述中熵化磷酸盐中金属元素种类≥4;所述碳层厚度为2~10nm。该材料基于各组成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大幅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以中熵磷酸盐为基底,采用多种金属元素构建出粒径均一、晶相纯度高和相稳定性好的磷酸盐载体,并通过原位包覆导电碳层,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拓展了复合材料的适用场景。以该复合材料为正极材料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且在宽电化学窗口1.5~4.3V下相变过程依旧稳定,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782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610540.0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违章停车智慧管理系统,包括:云端数据单元、连接至云端数据单元的数据采集单元和车主督导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识别和采集占道停车车辆的车辆信息,当车辆超过预设车辆短停时间时,数据采集单元将车辆标注为违章车辆,向云端数据单元发送车主督导请求信息;云端数据单元根据接收的路边占道停车车辆信息和车主督导请求信息,查找违章车辆车主信息,将违章车辆车主信息发送至车主督导单元;车主督导单元根据接收的违章车辆车主信息,联系并警示违章车辆车主,开启预设时长的挪车倒计时;向云端数据单元发送挪车监控请求,云端数据单元接收到挪车监控请求后,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车辆信息监控违章车辆的挪车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6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06556.X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C01B25/45 ,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裹焦磷酸聚阴离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焦磷酸聚阴离子及其表面原位包裹碳层组成;所述焦磷酸聚阴离子的结构通式为Na3.12‑yFe2.44‑xMx(P2O7)2,其中,0≤x≤0.5,0≤y≤1,M为Mn、V、Ti、Mg、Al、Cu、Y和Zr中的一种。该复合材料基于各组成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在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幅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采用一次投料,通过高能球磨和煅烧得到稳定的纯相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以该复合材料为正极材料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且稳定性好,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36349.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10/054 , H01M4/58 , H01M4/62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Na2TiV(PO4)3/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该材料通过将将钠源、钛源、钒源、磷源和碳源加到易挥发溶剂中,加热搅拌,并充分干燥后研磨,将前驱体在400~650℃下烧结2~12h,即得。该复合材料可以发挥非晶活性,打破结晶材料理论容量的限制,且各向同性有利于离子迁移。该复合材料的合成工艺简单、能耗低,打破了传统聚阴离子高温煅烧的限制;利用该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压和放电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平均工作电压约为3.2V,经过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3.4%,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118695.5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磷酸钒锰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是由氮掺杂的碳包覆Na4MnV(PO4)3构成,直径为1μm左右,碳包覆层厚度为5~10nm。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油酸充当表面活性剂及碳源,石蜡充当非极性溶剂,采用廉价的钠源、磷源、锰源、钒源以及氮源,通过简单的球磨法,高产量地制备出具有杨梅状特殊形貌的Na4MnV(PO4)3@NC。该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时,展现出工作电压高、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佳等优势,同时该材料的制备也为低成本高性能的钠离子储能电池的发展及规模应用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0958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711342987.5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A61F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的自动化眼科护理滴液器,包括眼药瓶,眼药瓶的上表面固定设有螺纹连接台,螺纹连接台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调节块,螺纹连接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锥形块的顶端开设有与眼药瓶相连通的出液口,眼药瓶的外侧壁顶端螺纹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外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及与支撑板相对的启动按钮,支撑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和控制器,固定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微型电动推杆,微型电动推杆的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准确的将眼药瓶的出液口对准眼睛,使患者眼睛能够观察到出液口,且药滴的大小可以根据患者自身需求进行调节,减轻患者对于滴眼药水的恐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