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海拔隧道施工的反馈式人员身体健康保障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07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928480.3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隧道施工的反馈式人员身体健康保障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保障高海拔缺氧环境下隧道内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其所包含的实时反馈式氧气流量调节系统可以在掌子面弥散式供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上取得平衡,避免经验式氧气流量控制造成的浪费或供氧不足,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保障掌子面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人体健康监控和保障系统可判断出工人实时监测体征的不同异常情形,及时给予其提示或救助,有效地防止施工人员主观判断失误导致的治疗时机的延误,还可以通过体征档案动态地给出每位工人合理劳动强度和连续工作时长的建议,防止后续再次出现健康问题。传感器和控制器网络负责监测数据和指令的收集、传输和执行。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孔距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25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928483.7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孔距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双液注浆的初始参数,建立考虑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黏度时空效应的柱形渗透扩散理论模型;将相关初始参数代入到理论模型中,计算不同注浆压力下浆液的扩散半径,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的变化情况选择最佳的注浆压力和浆液扩散半径;判断所选择的注浆压力是否满足现场的安全施工要求;采用两序次注浆方法,Ⅰ序孔间距采用浆液扩散半径的两倍,Ⅱ序孔内插于Ⅰ序孔,对目标区域进行补充注浆,其间距采用浆液扩散半径值。该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双液浆的黏度时空效应,可以对隧道周边围岩进行有效加固,实现隧道的安全开挖。

    一种地铁车站先站后隧再站钻爆施工站台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17864.X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暗挖地铁车站爆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先站后隧再站钻爆施工站台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车站站厅层;S2:盾构掘进通过车站;S3:以站台层边墙初支格栅的分段为参照将站台层区域划分为上台阶、中台阶和下台阶;S4:先还站线路还站后,开挖先还站线路内侧上台阶;S5:破除先还站线路临时管片并回填隧洞;S6:开挖先还站线路外侧上台阶;S7:后还站线路还站后,开挖后还站线路内侧上台阶;S8:破除后还站线路临时管片并回填隧洞;S9:开挖后还站线路外侧上台阶;S10:依次对中台阶中间区域、先还站线路外侧中台阶、后还站线路外侧中台阶、下台阶中间区域、先还站线路外侧下台阶和后还站线路外侧下台阶进行开挖。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孔距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2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28483.7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孔距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工程经验初步确定双液注浆的初始参数,建立考虑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黏度时空效应的柱形渗透扩散理论模型;将相关初始参数代入到理论模型中,计算不同注浆压力下浆液的扩散半径,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的变化情况选择最佳的注浆压力和浆液扩散半径;判断所选择的注浆压力是否满足现场的安全施工要求,若不满足,则调整注浆设计参数重新计算,若满足,则可以根据此注浆压力对应的浆液扩散半径进行钻孔间距的设计;采用两序次注浆方法,Ⅰ序孔间距采用浆液扩散半径的两倍,Ⅱ序孔内插于Ⅰ序孔,对目标区域进行补充注浆,其间距采用浆液扩散半径值。该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双液浆的黏度时空效应,可以对隧道周边围岩进行有效加固,实现隧道的安全开挖。

    用于高海拔隧道施工的反馈式人员身体健康保障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0725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28480.3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隧道施工的反馈式人员身体健康保障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保障高海拔缺氧环境下隧道内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其所包含的实时反馈式氧气流量调节系统可以在掌子面弥散式供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上取得平衡,避免经验式氧气流量控制造成的浪费或供氧不足,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保障掌子面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人体健康监控和保障系统可判断出工人实时监测体征的不同异常情形,及时给予其提示或救助,有效地防止施工人员主观判断失误导致的治疗时机的延误,还可以通过体征档案动态地给出每位工人合理劳动强度和连续工作时长的建议,防止后续再次出现健康问题。传感器和控制器网络负责监测数据和指令的收集、传输和执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