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矿山掘进工作面富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07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86487.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矿山掘进工作面富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顶部且与掘进工作面配合的区域供氧机构、用于人体穿戴的供氧喷头机构、以及供气管道机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区域供氧机构的安装;二、供氧喷头机构的连接;三、启动区域供氧机构;四、启动供氧喷头机构;五、全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区域富氧。本发明通过设置供氧喷头机构为作业人员口鼻附近的局部区域进行增压增氧,同时通过聚氧盘形成环形空气幕和环形空气幕所包围的区域内的局部富氧,将氧气集中于作业人员周围呼吸带区域内进行供氧并在作业人员四周形成空气屏障,减缓氧气扩散流失,从而达到提高作业人员呼吸带氧气含量、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弥散供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738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144347.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弥散供氧装置,包括布氧叶轮、氧气源、输氧管道和输氧支管,布氧叶轮包括吊杆、驱动电机和多片扇叶,驱动电机设置在吊杆的下部,扇叶围绕驱动电机周向均匀分布,扇叶的下表面设有输氧支管;输氧管道的一端与氧气源连接,另一端贯穿吊杆后伸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中,输出轴上设有多个通气孔;输氧支管的进氧端与通气孔密封连接,输氧支管上设有氧气排放孔。本发明通过布氧叶轮加速空气流动,并结合氧气源调节输送压力,控制氧气输送速度,将氧气集中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区域进行弥散供氧,并通过布氧叶轮产生的风流带动氧气迅速扩散,从而达到提高氧气含量、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弥散供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738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44347.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弥散供氧装置,包括布氧叶轮、氧气源、输氧管道和输氧支管,布氧叶轮包括吊杆、驱动电机和多片扇叶,驱动电机设置在吊杆的下部,扇叶围绕驱动电机周向均匀分布,扇叶的下表面设有输氧支管;输氧管道的一端与氧气源连接,另一端贯穿吊杆后伸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中,输出轴上设有多个通气孔;输氧支管的进氧端与通气孔密封连接,输氧支管上设有氧气排放孔。本发明通过布氧叶轮加速空气流动,并结合氧气源调节输送压力,控制氧气输送速度,将氧气集中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区域进行弥散供氧,并通过布氧叶轮产生的风流带动氧气迅速扩散,从而达到提高氧气含量、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一种高海拔矿山掘进工作面富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075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586487.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矿山掘进工作面富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巷道顶部且与掘进工作面配合的区域供氧机构、用于人体穿戴的供氧喷头机构、以及供气管道机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区域供氧机构的安装;二、供氧喷头机构的连接;三、启动区域供氧机构;四、启动供氧喷头机构;五、全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区域富氧。本发明通过设置供氧喷头机构为作业人员口鼻附近的局部区域进行增压增氧,同时通过聚氧盘形成环形空气幕和环形空气幕所包围的区域内的局部富氧,将氧气集中于作业人员周围呼吸带区域内进行供氧并在作业人员四周形成空气屏障,减缓氧气扩散流失,从而达到提高作业人员呼吸带氧气含量、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一种适用于高寒矿井内回风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62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90499.0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寒矿井内回风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对回风井中回风流进行乏风余热回收且对进风井中新鲜风流进行预热的温控机构以及与所述温控机构配合的热水供应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内填充有高压二氧化碳;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回风余热利用装置;二、通入新鲜风流;三、常温水预热;四、进风井中新鲜风流预热。本发明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压条件下性能以及自然循环模式,无需额外动力,对回风井中的乏风余热进行回收,将得到的热量用于矿井热水供应,以及矿井进风井新鲜风流预热,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节约能源且环保。

    一种适用于高寒矿井内回风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627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890499.0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寒矿井内回风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对回风井中回风流进行乏风余热回收且对进风井中新鲜风流进行预热的温控机构以及与所述温控机构配合的热水供应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内填充有高压二氧化碳;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回风余热利用装置;二、通入新鲜风流;三、常温水预热;四、进风井中新鲜风流预热。本发明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压条件下性能以及自然循环模式,无需额外动力,对回风井中的乏风余热进行回收,将得到的热量用于矿井热水供应,以及矿井进风井新鲜风流预热,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节约能源且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