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66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470025.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线监测功能的液压泵配流副摩擦磨损测试装置,涉及液压元件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模拟部分、推动部分、转动部分和检测部分,在本申请中,原理可靠,结构简洁紧凑,功能齐全,便于拆装;采用高压油源静压支承的支承方式,使得支承效果稳定,摩擦盘旋转稳定,能产生较大的支承力,达到更高的测试压力;省去了轴承支承主轴,避免了轴承的损坏,使得装置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测试,提高了测试稳定性和寿命;位移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对测试过程在线监测,通过润滑油膜厚度和温度场实时了解目前的摩擦状态,同时可以根据实时监测调节油压和加载力实现不同摩擦状态下的测试,增(56)对比文件CN 213870241 U,2021.08.03CN 214470603 U,2021.10.22杨华勇,艾青林,周华.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润滑特性的研究进展《.中国机械工程》.2005,(第17期),1587-1589.王彬;周华;杨华勇.轴向柱塞泵平面配流副润滑特征参数实时测量《.农业机械学报》.2009,第40卷(第09期),210-212.艾青林,周华,张增猛,杨华勇.轴向柱塞泵配流副与滑靴副润滑特性试验系统的研制《.液压与气动》.2004,(第11期),24-27.金耀;蒋明华;贺欣;夏毅敏;罗春雷.液压缸综合性能测控平台开发及实验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第39卷(第09期),1164-1169.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7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70043.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泵配流副润滑特性在线测试装置,涉及液压元件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模拟部分、转动部分、推动部分、检测部分,基于将配流副剥离出来的思想设计,使得在检测的过程中没有多余的结构干扰检测过程,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便于拆装。在配流盘上安装检测部分,可以同时进行油膜特性、压力场和温度场的在线测试,结合工控机可实现实时采集、汇总、处理数据,使得测试结果清晰明了;并且检测部分安装在不旋转的配流盘上,排除了旋转对检测部分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的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9050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12678.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冲击异种金属板复合冲压一体化成形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底模,上端设有成型面,成型面上设有内凹的凹槽;压边电极,升降活动于底模上方,用于压紧上层金属板边缘并给上层金属板通电加热;上模,升降活动于底模上方,底部设有与成型面适配的压紧面;电磁脉冲线圈,安装于上模,用于对上层金属板和下层金属板施加高速电磁冲击载荷,使得上层金属板和下层金属板在高温与高速电磁冲击耦合作用下进行界面复合,同时一起朝凹槽凸起,且使得复合金属板与凹槽的槽壁贴合。本发明实现金属件的加热、异种材料复合和多次冲压,缩短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复合界面强度好、成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6231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336624.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科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IPC: F15B19/00 , F15B21/08 , F15B21/041 , F15B21/0423 , F15B1/027 , F1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油膜特性测试的液压系统,包括配流盘和缸体,配流盘固定连接有垫板,配流盘靠近缸体的一端设有球面凸起,缸体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第一电机,配流盘连接有姿态控制子系统和配流副压力流量模拟子系统,姿态控制子系统包括:第一姿态控制回路、第二姿态控制回路、第三姿态控制回路和回油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最大限度地模拟柱塞泵配流副真实运行环境,通过姿态控制子系统可调节配流盘的空间位置,模拟配流副工作过程中的倾覆行为,同时也可调节油膜厚度。其次,采用液压系统能模拟重载工况,输出稳定、位置精度高。通过配流副压力流量模拟子系统形成油膜,模拟配流盘工作过程中的压力、流量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82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83969.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吸能盒制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车辆吸能盒设计结构对象生成结构参数;将结构参数输入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相似结构参数,将结构参数与相似结构参数拼接,获得新的结构参数;对新的结构参数进行建模,并进行体素化处理,获得空间坐标信息;确定所需的比吸能性能,将比吸能性能输入第二神经网络模型,获得预测结构参数;将空间坐标信息输入第三神经网络模型,并将预测结构参数作为条件标签,获得新的坐标信息;将新的坐标信息进行快速建模;在建模结果满足预设输出质量的情况下,对预测结构参数进行几何建模,发送进行打印制造。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完成车辆吸能盒的快速高效设计与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8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509377.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塞泵球面配流副油膜厚度分布测量方法,本专利所研究的配流副是球面配流副,通过在配流盘球面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三个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每个测点缸体的位置,即测点到缸体之间的油膜厚度,将测得的三个油膜厚度值以及球面半径作为已知条件即可求出配流副油膜厚度分布,计算效率高,准确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076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796153.6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广东科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盖改造的液压泵配流副油膜特性在线测试装置,包括:配流盘、连接套、衬套、轴承和定位套筒,所述衬套设于端盖和配流盘之间,且设于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设于泵体与端盖之间,所述配流盘上开有多个温度检测盲孔、多个压力引油孔和多个位移检测孔,所述衬套上分别开有与温度检测盲孔相连通的温度传感器走线孔、与压力引油孔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孔、与位移检测孔相连通的位移传感器走线孔,所述衬套和连接套分别开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第一出线孔分别与温度传感器走线孔、压力检测孔和位移传感器走线孔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功能丰富,成本较低,具有便携、可靠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73838.3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涉及摩擦磨损技术领域,包括:带动上试样在x方向移动的上摩擦机构,带动下试样进行回转运动的下摩擦机构;加载机构,设置在下摩擦机构的下方,加载机构向下试样施加负载力;速度传感器,检测上试样安装架的直线运动速度;摩擦力矩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试样和下试样之间的摩擦力;轮辐式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负载力的大小,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往复式和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上试样进行往复移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下试样进行回转运动,使得上试样与下试样之间进行往复对磨以及上试样与下试样之间旋转对磨,在三个传感器的检测下,能够准确获得摩擦系数和均匀的磨损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94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07576.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齿轮的设计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多组齿轮参数序列和三周期极小曲面特征参数序列建立三周期极小曲面‑齿轮复合结构;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最大应力、最大应力位置、最大形变和最大形变位置;训练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利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在输入齿轮参数序列和三周期极小曲面特征参数序列时获得输出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力位置、最大形变和最大形变位置的预测值;利用预测值与目标值,确定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齿轮最终的齿轮参数序列和三周期极小曲面特征参数序列。本发明方案能够准确预估三周期极小曲面晶格复合结构齿轮的性能,实现任意复杂特征的三周期极小曲面晶格结构齿轮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8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3969.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吸能盒制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车辆吸能盒设计结构对象生成结构参数;将结构参数输入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相似结构参数,将结构参数与相似结构参数拼接,获得新的结构参数;对新的结构参数进行建模,并进行体素化处理,获得空间坐标信息;确定所需的比吸能性能,将比吸能性能输入第二神经网络模型,获得预测结构参数;将空间坐标信息输入第三神经网络模型,并将预测结构参数作为条件标签,获得新的坐标信息;将新的坐标信息进行快速建模;在建模结果满足预设输出质量的情况下,对预测结构参数进行几何建模,发送进行打印制造。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完成车辆吸能盒的快速高效设计与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