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31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05806.0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4/62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全固态电池界面阻抗的方法,属于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无机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间引入粘结剂缓冲层来填充陶瓷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间隙,降低界面阻抗,增加锂离子传输通道;本发明通过在陶瓷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引入粘结剂缓冲层,使得负极界面接触面积增大,电流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锂枝晶产生的可能,提高了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本发明通过添加改性材料来增加粘结剂缓冲层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大幅降低了锂盐的使用,降低成本,节约了锂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1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11413.3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8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固态电解质与正极间的过渡层设计方法,属于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该设计方法包括:首先将正极活性材料和无机电解质材料按设定比例进行球磨混合,并配置成不同比例的过渡层浆料;然后将这些不同比例的过渡层浆料按梯度顺序涂覆于正极表面;最后将涂覆有梯度过渡层的正极片与无机固态电解质片紧密贴合在一起,梯度过渡层介于正极片与无机固态电解质之间。本发明通过在正极与无机电解质间引入梯度过渡层,减少了正极与无机电解质间因颗粒微观尺寸和微观结构差异造成的间隙和晶界等问题,并且梯度过渡层的存在为锂离子的传输提供了有效通路,进一步降低了离子的界面传输阻力,提高了全固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