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多步加载条件下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080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74370.X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多步加载条件下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方法,其方法的步骤包括:(1)通过单步和多步加载的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疲劳实验,获得金属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2)根据疲劳实验的工况条件与材料的疲劳性能,确定单步加载时材料疲劳参数FP的计算式,建立单步加载条件下材料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3)根据多步加载过程中材料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特征,提出多步加载时材料疲劳参数FP′的计算式;(4)建立多步加载的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条件下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地预测金属材料在多步加载的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条件下的低周疲劳寿命,为零件的可靠性设计及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加载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751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30997.5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加载的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方法的步骤包括:(1)通过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的疲劳实验,获得金属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2)根据疲劳实验的工况条件与材料的疲劳性能,确定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与峰值应力、材料抗拉极限的函数关系;(3)建立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条件下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地预测金属材料在非对称循环应力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为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及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加载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7512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430997.5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加载的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方法的步骤包括:(1)通过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的疲劳实验,获得金属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2)根据疲劳实验的工况条件与材料的疲劳性能,确定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与峰值应力、材料抗拉极限的函数关系;(3)建立非对称循环应力控制条件下金属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地预测金属材料在非对称循环应力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为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及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一种新型阳极预热铝电解槽

    公开(公告)号:CN10325543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03797.0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阳极预热铝电解槽,包括生产电解槽组和至少一台阳极预热电解槽,其中阳极预热电解槽设于生产电解槽组的中部,阳极预热电解槽中电极的极距比生产电解槽组中电极的极距长0.5~1.0cm。本发明的新型阳极预热铝电解槽在生产电解槽组的中部设置阳极预热电解槽,对角部新极进行预热,可减小电流的分布不均,进而减小磁场和流场的波动,提高铝液流动稳定性,减少铝液的二次反应,并使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提高。同时预热好的新极运送比较方便,减少了换极过程散热损失。

    一种新型动脉灌注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70991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76628.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正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动脉灌注装置,包括灌注囊和灌注管,所述灌注囊与灌注管相连通,所述灌注管中部为环形设置,所述灌注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灌注管头部为曲状设置,所述灌注管开口处设有硅胶帽,所述硅胶帽为碗状设置,所述硅胶帽其贴合部设有粘合块,粘合块设置两个且均分于硅胶帽上.该新型动脉灌注装置操作简单,结构合理,排气完全,固定性好,且不容易对主动脉后壁造成损伤。

    一种改进型病理取材刀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4574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34665.5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病理取材刀,属于基础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刀体和刀柄;其中,所述刀体枢接于刀柄上;于所述刀体的底缘设有一直线切削刃,顶缘设有一锯齿状切削刃;且于所述刀体的侧面设有一刻度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病理取材刀结构简单,其通过设置直线切削刃和锯齿状切削刃,从而使该取材刀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材质的取材;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刻度结构,从而使取材量精确。

    一种解剖台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237262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0917287.9

    申请日:2023-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解剖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解剖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设有脚踩按钮、储水箱、废液箱、水泵与电动升降杆,所述水泵与储水箱、输水管相连通,所述废液箱连接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杆输出端与解剖台相连接,所述解剖台上安设有吸风管、移动块、挡板一与挡板二,所述吸风管上安设有吸风罩、无影灯与活性炭网,而吸风管内部则安设有吸风机,所述移动块与移动架相连接,所述移动架上安设有紫外线消毒灯与喷头。本实用新型具有升降功能,可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对解剖台使用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增强使用便利性。

    一种冠状动脉灌注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70992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76630.4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正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冠状动脉灌注装置,包括连接直通管、分流囊和冠状动脉灌注管,所述连接直通管与分流囊相连接,所述冠状动脉灌注管设有两个、分别与分流囊的左右两侧相连通,所述连接直通管上还连有斜通排气管,所述连接直通管与斜通排气管上皆设有开关阀一,所述冠状动脉灌注管上设有开关阀二,所述冠状动脉灌注管其尾端为曲状设置,冠状动脉灌注管其尾端设有灌注座,所述灌注座上焊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开有灌注口。本实用新型的冠状动脉灌注装置使用方便快捷,灌注效果好,安全性能高,在各个灌注管中设置了开关,增强了灌注性能。

    一种病理切片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53735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34664.0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理切片架,属于基础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一架体,于所述架体上设有若干切片槽,该等切片槽分成三排设置,各切片槽的一侧设有一拾取口,该拾取口和切片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病理切片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在切片槽的一侧设置拾取口,从而方便了切片从切片槽内取出,减少了操作者的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