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低品位炭质锰矿中回收锰和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617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049470.1

    申请日:2015-01-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低品位炭质锰矿中回收锰和炭的方法,先将粒径为-2mm的矿石入球磨机中,加水进行湿式磨矿,控制磨矿浓度为45%~55%,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占91%以上;加入20~40克/吨矿的分散剂,经高梯度磁选机进行磁选,最后向非磁性的尾矿浆中加入分散剂、抑制剂和起泡剂,得到炭质精矿泡沫产品。本发明获得锰品位达25%的锰磁精矿和固定炭品位为33%的炭质精矿,且相应的锰和固定炭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含Mn 10%以下炭质锰矿回收利用难的问题,实现了锰和炭质共同回收的目标,流程简单、成本低、品位和回收率高。

    一种含钪渣料的浸出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00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14167.1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钪渣料的浸出方法,将有含钪渣料在含助剂A的水溶液中进行湿法机械活化,制得料浆;所述的助剂A为含醇羟基化合物、丙酮、THF中的至少一种;再将料浆和酸性物质、氧化剂混合,进行浸出处理,随后固液分离,得到含钪浸出液以及浸出渣。本发明方法能有效改善钪及其嵌布伴生的有价金属的浸出率。

    磷灰石纳米线/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3830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1295395.1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性磷灰石纳米线/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包括制备磷灰石纳米线和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然后将磷灰石纳米线与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混合,再进行预冻、真空冷冻干燥和热亚胺化处理,得到磷灰石纳米线/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最后用有机硅烷对所得复合气凝胶进行气相辅助沉积,得到疏水性磷灰石纳米线/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气凝胶为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孔隙率大于90%,体积收缩率小于15%,静态疏水角大于140度,热稳定性温度大于400℃,导热系数低达0.031W/m·K,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疏水性和优异的隔热阻燃性,有望应用于多种隔热阻燃领域。

    明胶/羟乙基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35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80231.X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胶/羟乙基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气凝胶颗粒,以SiO2气凝胶颗粒为高热稳定性,高空隙率和刚性的无机增强相,与明胶/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均匀混合,采用醛类化学交联形成水凝胶后,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明胶/羟乙基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本发明利用一种新的制备方案解决了纯SiO2气凝胶机械强度低、不易成型等问题,并结合天然高分子材料易于功能化的特点,所制备的复合气凝胶具有轻质,高机械强度,低导热率和高孔隙率的优异性能,是一种新型绿色隔热材料。

    明胶/羟乙基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3555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580231.X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明胶/羟乙基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气凝胶颗粒,以SiO2气凝胶颗粒为高热稳定性,高空隙率和刚性的无机增强相,与明胶/羟乙基纤维素溶液均匀混合,采用醛类化学交联形成水凝胶后,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明胶/羟乙基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本发明利用一种新的制备方案解决了纯SiO2气凝胶机械强度低、不易成型等问题,并结合天然高分子材料易于功能化的特点,所制备的复合气凝胶具有轻质,高机械强度,低导热率和高孔隙率的优异性能,是一种新型绿色隔热材料。

    一种电镀废水中铬和氨氮的处理及资源化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05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5438.4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废水中铬和氨氮的处理及资源化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电镀废水中滴加无机碱液,进行搅拌、静置和过滤,得到混合液一和氢氧化铬沉淀;向所得混合液一中加入磷酸氢二钠,搅拌至溶解;然后边搅拌边滴加无机碱液;再加入氯化镁溶液,进行搅拌、静置和过滤,得到混合液二和磷酸铵镁沉淀;向所得混合液二中加入经硝酸改性的活性炭,在水浴下震荡吸附,过滤回收活性炭。本发明通过两次沉淀基本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铬与氨氮,得到的沉淀物氢氧化铬可制化学试剂或油漆颜料,沉淀物磷酸铵镁可用做氮磷镁缓释肥;剩余氨氮通过改性活性炭进行深度吸附处理,该方法为电镀废水开发了一种有效的污染物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处理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