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nSAR辅助的GNSS监测网的优化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5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534058.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nSAR辅助的GNSS监测网的优化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试验区布设若干监测点位形成初始监测网;基于GNSS监测点位布设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监测点位,形成GNSS监测网;所述GNSS监测点位布设的影响因素包括GNSS监测点布设基本要求、历史的InSAR的监测结果以及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布设方法在考虑GNSS监测点位布设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引入历史的InSAR的监测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合适的监测点位,形成GNSS监测网,优化了监测网中的监测点位,节约了监测成本,得到的监测结果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应地表形变情况。

    基于ICESat-2修正轨道误差的DEM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442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72932.5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CESat‑2修正轨道误差的DEM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获取目标区域的InSAR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取干涉相位和初始基线参数;借助外部DEM对干涉相位去地形、滤波和解缠处理得到解缠差分干涉相位;从ICESat‑2数据中提取地面控制点,计算控制点相位与干涉相位的差值;再基于基线参数初始值和变化率构建InSAR轨道相位误差模型,解算模型待估参数,进而计算整景影像的轨道误差相位和改正后的基线参数;从解缠差分干涉相位中扣除轨道误差,利用改正后的基线参数进行相高转换,并加到外部DEM上,生成最终的InSAR DEM。本发明不依赖于高精度外部DEM,可实现高精度地形测绘。

    基于单基线的地表高程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239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95430.9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基线的地表高程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为:获取研究区域的两个全孔径影像,采用子孔径分解技术获取每个全孔径影像分解为两个子视影像;对全孔径影像和子视影像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干涉图;对两个子视干涉图均使用DEM数据进行去地形处理,以及去平地和轨道误差相位,得到包括相同对流层延迟误差的两个子视差分干涉图;采用小波分解技术,对两个子视差分干涉图的高频小波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对流层延迟误差相位;将得到的对流层延迟误差相位从全孔径干涉图中去除,再根据卫星轨道参数计算得到地表高程数据。本发明仅需使用两景全孔径影像即可提取对流层延迟误差相位,并且得到高精度的地表高程数据。

    一种顾及地形起伏的InSAR残余运动误差估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7329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139778.6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地形起伏的InSAR残余运动误差估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多景SAR影像并进行预处理,计算包含InSAR残余运动误差的地形相位;利用外部DEM数据计算模拟地形相位;将包含InSAR残余运动误差的地形相位与模拟地形相位求差,并对差值进行相位解缠处理,再将解缠差分干涉相位作为观测值;构建有关于InSAR干涉几何参数、DEM误差以及基线误差分量的差分干涉相位参数化模型;针对每个从影像的每一距离行像素,均将差分干涉相位的观测值与差分干涉相位参数化模型进行匹配构建等式,得到观测方程;解算多基线观测方程组中的DEM误差和基线误差分量。本发明能准确地估计残余运动误差。

    基于区域网平差且顾及穿透深度的林下地形反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1110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88056.4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网平差且顾及穿透深度的林下地形反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为:获取森林区多景双站TanDEM‑X数据并进行干涉和去平处理,获取影像的相干系数;对干涉去平后的相位地理地理编码,解缠滤波以及相高转换得到初始数字高程模型;考虑X波段在森林区的穿透作用和TanDEM‑XDEM产生的系统误差,构建一个考虑穿透的总误差模型;选用连接点联合ICESat‑2地面测高点进行平差计算,求解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使用InSARDEM根据总误差模型计算出整个区域的林下地形数据。本发明考虑穿透深度对林下地形进行区域网平差和反演,是一种稳健可行的区域网平差方法,能够大范围反演,适应性较强。

    基于单基线的地表高程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239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95430.9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基线的地表高程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为:获取研究区域的两个全孔径影像,采用子孔径分解技术获取每个全孔径影像分解为两个子视影像;对全孔径影像和子视影像预处理得到对应的干涉图;对两个子视干涉图均使用DEM数据进行去地形处理,以及去平地和轨道误差相位,得到包括相同对流层延迟误差的两个子视差分干涉图;采用小波分解技术,对两个子视差分干涉图的高频小波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对流层延迟误差相位;将得到的对流层延迟误差相位从全孔径干涉图中去除,再根据卫星轨道参数计算得到地表高程数据。本发明仅需使用两景全孔径影像即可提取对流层延迟误差相位,并且得到高精度的地表高程数据。

    基于干涉雷达影像的林下地形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809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6982.5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涉雷达影像的林下地形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双站InSAR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并校正;对原始InSAR影像进行方位向子孔径分解,获取不同频谱下子视SAR影像;对不同子视SAR影像的复相干系数进行相干幅度校正、复相干系数重构和展点至复平面上;对复数单位圆内的展点进行粗差剔除和最小二乘相干直线拟合,获取相干直线与单位圆的两个交点的相位信息;依据有效垂直波数和两个交点相位判断得到其中一个为地表相位点;将得到的地表相位和校正后的相干幅度重组为新的复相干系数,据此进一步得到林下地形高程信息。可在不依赖其余外部数据产品的辅助下实现森林区域的林下地形的提取。

    一种InSAR辅助的GNSS监测网的优化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5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4058.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nSAR辅助的GNSS监测网的优化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试验区布设若干监测点位形成初始监测网;基于GNSS监测点位布设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监测点位,形成GNSS监测网;所述GNSS监测点位布设的影响因素包括GNSS监测点布设基本要求、历史的InSAR的监测结果以及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布设方法在考虑GNSS监测点位布设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引入历史的InSAR的监测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合适的监测点位,形成GNSS监测网,优化了监测网中的监测点位,节约了监测成本,得到的监测结果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应地表形变情况。

    一种林下地形反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3631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304676.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地形反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为:获取林下地形反演区域的双站TanDEM‑X数据并进行干涉处理,获取干涉相位和体失相干系数;对干涉相位去除平地、模拟地形、噪声、轨道误差等相位,得到残余地形相位;使用残余地形相位和模拟地形相位重建高精度InSAR地形相位;构建林下反演模型,联合ICESat‑2地面测高点进行平差计算,求解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使用体失相干系数和高精度InSAR地形相位信息,根据林下反演模型计算整个反演区域的林下地形数据。本发明是一种稳健可行的林下地形估算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TanDEM‑X数据测量大范围的林下地形高度。

    基于干涉雷达影像的林下地形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8092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76982.5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涉雷达影像的林下地形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双站InSAR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并校正;对原始InSAR影像进行方位向子孔径分解,获取不同频谱下子视SAR影像;对不同子视SAR影像的复相干系数进行相干幅度校正、复相干系数重构和展点至复平面上;对复数单位圆内的展点进行粗差剔除和最小二乘相干直线拟合,获取相干直线与单位圆的两个交点的相位信息;依据有效垂直波数和两个交点相位判断得到其中一个为地表相位点;将得到的地表相位和校正后的相干幅度重组为新的复相干系数,据此进一步得到林下地形高程信息。可在不依赖其余外部数据产品的辅助下实现森林区域的林下地形的提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