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1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01730.7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金属酞菁化合物掺杂MXen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刻蚀后的单层MXene与NiPC在溶液中混合后通过冷冻干燥和退火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MX‑NiPC催化材料,将MX‑NiPC与硫化锂复合后得到Li2S/MX‑NiPC。该催化材料对多硫化物通过Ti‑S键提供对多硫化物的强吸附作用,通过NiPC的催化能力实现对多硫化物的快速转化,避免因多硫化物浓度升高而导致的穿梭效应,减少容量损失,最终Li2S/MX‑NiPC与Li2S/MX相比,在0.1C下首圈释放比容量提升36%达847mAh/g,在1C下循环100圈后的容量提升38%达400mAh/g,大幅提高了提高电化学性能和延长硫化锂基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76164.9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 , C08G83/00 , C08F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利用不同粒径的PS模板对MOF进行造孔,并负载Ce元素进行改性,最后高温碳化合成有序多孔形貌的MOF衍生碳材料,其多孔结构能更多地容纳锂硫电池的活性物质硫/硫化锂,也能使活性位点更多地暴露,从而提升活性中心的利用率。碳化能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电导率,作为活性中心的Ce原子由于其独特的特性,能通过接收和给出电子实现催化电化学反应电化学活性。同时,铈元素极性较高,能提供强力的极性吸附作用,实现吸附+催化转化结合。有效提高了活性物质利用率,抑制了穿梭效应,提高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28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7006.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蜂窝状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氯化钠模板对无定形碳进行造孔,并负载铈原子进行改性,最后高温碳化合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孔碳材料,蜂窝状多孔碳材料具有增强正极导电率,提高正极浸润性,在合成和充放电过程中给予活性物质更多的容纳空间,暴露更多的活性中心等诸多优点;作为活性中心的铈原子由于能结合或给出电子,通过结合和给出电子实现提高锂硫电池电化学反应电化学活性。同时,铈元素的极性高于过渡金属族元素,合适含量的铈能在充放电过程中提供强吸附作用,吸附多硫化物,实现吸附+催化转化结合,有效提高了活性物质利用率,抑制了穿梭效应,提高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0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556818.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掺杂金属单原子负载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金属离子与磺酸基形成稳定配位键,将其限域在沸石咪唑‑8三维网络多孔结构中,通过热解得到硫掺杂金属单原子负载多孔碳材料。所述材料呈现十二面体,粒径为100~1000nm,金属单原子质量百分比为0.1%~10%。此外,本发明通过硫掺杂调整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提高单原子吸附与催化能力,缓解了多硫化物穿梭,提高了电极转化反应动力学,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478522.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40/16 , G06V20/59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6 , B60W4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驾驶员情绪指数的车辆ADAS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驾驶员实时驾驶过程中的人脸图像,提取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基于时间序列的面部表情类别信息;根据所述基于时间序列的面部表情类别信息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情绪指数;并将所述情绪指数与预设的情绪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ADAS的报警阈值/强度。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根据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带有时间序列信息的面部表情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情绪指数来准确量化驾驶员当前驾驶状态,并根据驾驶员的情绪指数动态调整ADAS报警的触发条件以及报警强度,更好地保障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78522.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驾驶员情绪指数的车辆ADAS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驾驶员实时驾驶过程中的人脸图像,提取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基于时间序列的面部表情类别信息;根据所述基于时间序列的面部表情类别信息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情绪指数;并将所述情绪指数与预设的情绪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ADAS的报警阈值/强度。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根据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带有时间序列信息的面部表情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情绪指数来准确量化驾驶员当前驾驶状态,并根据驾驶员的情绪指数动态调整ADAS报警的触发条件以及报警强度,更好地保障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81026.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Q9/00 , B60R1/12 , B60R1/25 , G01S17/931 , G01S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下车防撞预警与干预系统及方法,通过采集车辆后侧方图像、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从所述车辆后侧方图像中识别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并将识别的各个目标对象的类别与采集的各个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接收乘员的开门信号,并根据所述开门信号以及各个类别的目标对象的距离和位置确定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存在碰撞风险,控制预警模块对驾驶员或乘客做出相应的预警提示/控制干预模块对驾驶员的开门行为做出干预。相比现有技术,可以最大化地对下车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在风险存在时通过主动干预,可有效避免发生下车碰撞事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6818.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掺杂金属单原子负载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金属离子与磺酸基形成稳定配位键,将其限域在沸石咪唑‑8三维网络多孔结构中,通过热解得到硫掺杂金属单原子负载多孔碳材料。所述材料呈现十二面体,粒径为100~1000nm,金属单原子质量百分比为0.1%~10%。此外,本发明通过硫掺杂调整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提高单原子吸附与催化能力,缓解了多硫化物穿梭,提高了电极转化反应动力学,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68213.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 H01M10/42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原位固化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引发剂、聚合单体、锂盐、添加剂搅拌混合,得到均匀的前驱体溶液;将步骤一中得到的前驱体溶液滴加到隔膜表面,经过热引发聚合,得到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原位固化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原位固化工艺,抑制多硫化物穿梭,降低了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电阻,提高离子传输能力;通过在电解质中添加硝酸酯类添加剂,在不破坏电解质聚合状态的条件下,使锂负极表面形成高离子电导的富氮稳定界面层,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使组装的固态聚合物锂‑硫电池保持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021901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2723846.0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雾锥雾气导流式湿房镜,包括镜框、眼罩和镜腿,所述镜框的中部设置有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储液腔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进液口与储液腔连通,雾化器的底部设置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的下方设置有导雾锥,所述导雾锥与镜框之间形成向两侧导流气雾的导流通道。本申请的湿房镜,通过导流通道对雾气进行导流,提高了雾气传输距离和对整个镜框内部的湿润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