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761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523728.8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室外温度,将制冷设备负荷的同期历史样本数据和影响因子作为第一输入参数输入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当日制冷设备预测的负荷;将室外温度的同期历史样本数据和当日制冷设备预测的负荷作为第二输入参数输入第二神经网络,得到当日预测的室内温度;将当日预测的室内温度和制冷效率因子作为第三输入参数输入第三神经网络,得到制冷设备当日的最优控制参数,根据最优控制参数控制制冷设备运行;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对空调和换热设备的控制方案预测及联动控制,预测得到的控制方案具有较高的精度,优化了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双向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模块、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380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605231.0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双向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确定双向DC变换器的工作模式;根据双向DC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分别确定第一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第二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第三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和第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根据确定的第一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向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提供驱动信号、根据确定的第二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向第二开关管的栅极提供驱动信号、根据确定的第三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向第三开关管的栅极提供驱动信号、根据确定的第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度向第四开关管的栅极提供驱动信号。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控制模块、一种DC变换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纹波检测装置、纹波抑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483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602401.X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纹波检测装置和纹波抑制装,纹波检测装置包括:纹波采样单元、至少两个直流采样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其中,纹波采样单元,用于将非隔离型的DC/DC双向能量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口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直流采样单元,用于将所连接的非隔离型的DC/DC双向能量变换单元的端口的第二电压信号中的第一直流信号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阻隔第二电压信号中的交流信号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一直流信号确定非隔离型的DC/DC双向能量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口的纹波噪音信号。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761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523728.8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室外温度,将制冷设备负荷的同期历史样本数据和影响因子作为第一输入参数输入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当日制冷设备预测的负荷;将室外温度的同期历史样本数据和当日制冷设备预测的负荷作为第二输入参数输入第二神经网络,得到当日预测的室内温度;将当日预测的室内温度和制冷效率因子作为第三输入参数输入第三神经网络,得到制冷设备当日的最优控制参数,根据最优控制参数控制制冷设备运行;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对空调和换热设备的控制方案预测及联动控制,预测得到的控制方案具有较高的精度,优化了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雷击浪涌防护电路、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71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52193.7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击浪涌防护电路、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电路包括:第一电路,该第一电路的输入端与雷击浪涌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执行功率因数校正主功率拓扑电路的第一级雷击浪涌防护;第二电路,该所述第二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二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主功率拓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电路用于执行主功率拓扑电路的第二级雷击浪涌防护;其中,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均包括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通过本发明,解决相关技术中雷击浪涌防护电路动作残压过高,引起母线电容与主功率电路MOS管应力过大,导致电路损坏,并且在交、直流输入条件下,存在雷击、浪涌的防护盲区,影响防护性能的问题。

    一种电池过流保护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62823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05394.6

    申请日:201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过流保护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供电电源的电压Uout,以及通过过流保护器与供电电源连接的电池的电压Ubat,并计算U,其中,U=|Uout-Ubat|;当UL≤U≤UH、且|Ibat|≤Imin时,调整供电电源电压为U′out;其中,UL为供电电源电压与电池电压差值的最小值,UH为供电电源电压与电池电压差值的最大值,Ibat为电池的电流值,Imin为检测电池电流设备的电流检测精度值;获取供电电源电压调整后的电池电压U′bat,并计算U′,其中,U′=|U′out-U′bat|;根据U′与UH的关系,判定电池过流保护器的状态。本发明在电池电压与供电电压差值较小的情况下,通过调节供电电压,再次比较过流保护器两端的电压差值,能够精确检测电池过流保护器的状态,而且可以降低检测成本。

    一种风扇型温控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67042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910177309.7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09 G05D23/1912 G06F1/20 G06F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风扇型温控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三个温控开关、一个二极管、两个电扇组和两个电源,第一风扇组一端接第一电源正极,一端接第一温控开关,第一温控开关另一端接二极管正极,第二风扇组一端接二极管负极,一端接第二电源负极;第二温控开关一端接第一风扇组与第一温控开关之间,一端接第一电源负极;第三温控开关一端接二极管负极,一端接第二电源正极。工作流程为:1)环境温度t低于第一温控开关临界温度t1时,风扇停转;2)t高于t1低于第二温控开关临界温度t2时,风扇半转;t高于t2,低于第三温控开关的临界温度t3时,第一风扇组全速转动,第二风扇组停转;3)t高于t3时,所有风扇全速转动。

    通信电源的呼吸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3717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187268.5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电源的呼吸式控制方法,包括系统设定呼吸放电开始时刻、呼吸充电开始时刻以及电池放电截止电压;当到达所述呼吸放电开始时刻,所述系统配置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当所述系统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压到达所述电池放电截止电压时,设定所述电池停止对负载进行供电;当到达所述呼吸充电开始时刻,所述系统设定所述整流模块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信电源的呼吸式控制装置,包括设定模块、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本发明有效且可靠地约束通信电源对于交流电的依赖性,避免出现由于基站停电导致基站设备掉电的情况;保证了紧急状态下的供用电平衡,提高模块效率,以及节约用户运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