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5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05309.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587 , G06F16/538 , G06F16/29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数据结合和可视化展示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搭建城市GIS地图模型与城市BIM地图模型,并基于地理位置关系,将城市GIS地图模型与城市BIM地图模型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地图模型;实时获取洪涝灾害信息,将所述洪涝灾害信息导入融合地图模型进行灾害评估分析与预警,得到灾害评估数据;获取目标建筑物信息,将目标建筑物信息导入融合地图模型,基于GIS与BIM进行宏观与微观路线分析,得到整体安全路线信息;基于融合地图模型,将整体安全路线信息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显示。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够基于GIS与BIM进行城市灾害分析,并生成宏观与微观的灾害逃生路线,从而使用户更加直观地掌握城市灾害情况与更加高效地对应灾害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775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0705309.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587 , G06F16/538 , G06F16/29 , G06T17/05
-
公开(公告)号:CN115294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1235271.6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伟仪 , 陈良志 , 覃杰 , 赵宏坚 , 胡启钊 , 王婷婷 , 李静怡 , 钱原铭 , 吴乔 , 何家俊 , 李家华 , 杨艺平 , 朱峰 , 杨彪 , 王浩 , 陈家悦 , 黄黎明 , 梁庆 , 万浩然 , 林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分离的大体量模型的多线程异步加载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模型转换为轻量化模型文件;步骤二、将模型文件先离散为模型结构树和各几何数据,分成多个几何数据块,分别压缩和存储;步骤三、过滤获取模型结构树位于当前视椎体范围的各节点,基于各节点的确定几何数据和获取几何数据块的存储位置,发出加载请求,接收传输回的几何数据块并解压,然后异步绘制几何数据并显示。本发明具有防止由于模型过大,整体加载时超出浏览器的内存限制导致崩溃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程异步加载装置,包括:转换模块;离散压缩模块;数据加载模块。本发明具有边下载边解压,显著提升模型的加载速度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942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235271.6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伟仪 , 陈良志 , 覃杰 , 赵宏坚 , 胡启钊 , 王婷婷 , 李静怡 , 钱原铭 , 吴乔 , 何家俊 , 李家华 , 杨艺平 , 朱峰 , 杨彪 , 王浩 , 陈家悦 , 黄黎明 , 梁庆 , 万浩然 , 林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分离的大体量模型的多线程异步加载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模型转换为轻量化模型文件;步骤二、将模型文件先离散为模型结构树和各几何数据,分成多个几何数据块,分别压缩和存储;步骤三、过滤获取模型结构树位于当前视椎体范围的各节点,基于各节点的确定几何数据和获取几何数据块的存储位置,发出加载请求,接收传输回的几何数据块并解压,然后异步绘制几何数据并显示。本发明具有防止由于模型过大,整体加载时超出浏览器的内存限制导致崩溃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程异步加载装置,包括:转换模块;离散压缩模块;数据加载模块。本发明具有边下载边解压,显著提升模型的加载速度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54424.9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检测模型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设定碰撞重要性、子系统类型及等级信息,生成碰撞检测矩阵,自动化设定碰撞类型与参考值,并导出报表。系统总装BIM模型,自动读取矩阵,筛选碰撞检测组,运行检测流程,并将结果发送至用户。用户根据结果修正模型,循环检测直至达标。系统记录检测与修正数据,生成报告,并实时统计修正次数。当修正次数达到预期,系统分析修正周期前后的碰撞特征,形成特征矩阵,评估修正效果并生成预警信息。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碰撞检测效率与准确性,提高了专业人员的修正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428400.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生态护岸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潮汐池结构及布置方法,属于生态护岸技术领域,所述小型潮汐池结构由多个正方形混凝土块组成,所述正方形混凝土块的长度为1.5米,宽度为1.5米,且所述正方形混凝土块的长度与宽度与护脚的块石头尺寸相当;所述正方形混凝土块的高度为0.8米,且所述正方形混凝土块的高度与护岸坡脚一层块石的高度相当。本发明能够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增强生态功能,提升抗浪效果,保持生态护岸结构的稳定性,解决传统护岸结构存在的生态效益低下、景观单一和可持续发展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8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80188.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婷婷 , 钱原铭 , 陈良志 , 李家华 , 万浩然 , 朱峰 , 杨彪 , 王浩 , 黄黎明 , 梁庆 , 陈家悦 , 李志刚 , 司家林 , 程曦 , 余神光 , 别亦白 , 王思超 , 黄丹萍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T17/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资源评估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岸打入式桩基的施工可行性资源均衡优化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关于离岸打入式桩基的桩基施工仿真系统,并在桩基施工仿真系统内确定桩基的目标打桩顺序,最后在桩基施工仿真系统内对所有的施工资源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生成桩基的目标打桩计划。本方法能够对离岸打入式桩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统筹规划以及施工可行性评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提高打桩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1139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302716.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铺面结构中流动机械当量单轮荷载的通用算法,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求解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多作业机械种类进行相应的单轮荷载算法设计,通过本发明,可解决港口铺面结构设计中,根据现行标准难以计算新型港口流动作业机械的当量单轮荷载的难题,为特殊码头机械作用下铺面结构的设计铺平了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1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3561.2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华江 , 谷告柏 , 黄智 , 李威 , 卢邓 , 樊亮亮 , 江炎波 , 吴杰夫 , 张斌 , 李大伟 , 田红军 , 郝志鹏 , 权东阳 , 陈良志 , 余神光 , 张博杰 , 钱原铭 , 杨彪 , 梁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技术的港口工程施工安全教育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BI M技术建立港口工程施工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再通过UE游戏引擎转换成虚拟现实模型。模型根据施工分区和设施功能划分为功能模块,并结合安全规范信息进行安全映射,形成模块‑安全信息映射表。同时建立安全控制级别、防护措施、操作规范和应急情况措施的标准库和评价指标库。这些库与虚拟学习系统结合,为学习者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支持施工学习和考核。通过模拟真实工程场景和风险,学习者能够在安全控制下进行虚拟施工操作,并根据学习与考核结果进行效果评估,从而提升港口工程施工安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28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9518.3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华江 , 谷告柏 , 黄智 , 李威 , 卢邓 , 樊亮亮 , 江炎波 , 吴杰夫 , 张斌 , 李大伟 , 田红军 , 郝志鹏 , 权东阳 , 陈良志 , 余神光 , 钱原铭 , 杨彪 , 梁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港口装卸工艺仿真展示数据组织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目标港口信息进行区域环境分析和港口设施分析,并构建港口环境子模型和港口设施子模型;根据港口环境子模型和港口设施子模型构建总装模型,并进行港口虚拟场景渲染和动态关联,得到目标港口三维模型;基于目标港口三维模型进行场景运动建模,制定场景运动规则,得到目标港口运行模型;构建目标港口虚拟环境模型,并设定用户交互规则和场景触发规则;获取港口装卸信息,提取目标港口的装卸工艺特征和装卸流程特征,结合所述目标港口虚拟环境模型建立装卸模拟规则,进行装卸场景适配。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增强普通观众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的认识及体验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