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3125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50054.4
申请日:2012-07-18
Applicant: 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图纸自动生成方法;属于混凝土配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以下步骤:(1)导入模型;(2)定义图纸信息;(3)对钢筋重新进行组别划分和重新编号;(4)根据图纸定义,进行图纸模型的生成;(5)对图纸模型进行材料统计,自动生成钢筋表和材料表;(6)根据三维模型和图纸定义的信息,对图纸模型进行自动标注;(7)对标注进行自动调整优化;(8)根据图纸定义中的信息对图纸进行自动排版;(9)生成图纸并进行保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全自动化地生成各种视图,提高图纸制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的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图纸自动生成方法;用于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图纸自动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75045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0056.3
申请日:2012-07-18
Applicant: 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级高精度测量转换方法;属于测量方法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下述步骤:(1)推导子午圈曲率半径M的计算公式;(2)推导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计算公式;(3)推导子午线弧长X的计算公式;(4)采用高斯投影正算方法推导高精度所需的大地坐标转平面坐标计算公式;(5)采用高斯投影反算方法推导高精度所需的平面坐标转大地坐标公式;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数据精度高、误差小的毫米级高精度测量转换方法;用于测量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66318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00685.8
申请日:2012-04-07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属于三维混凝土配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下述步骤(1)构造主配筋截面;(2)创建钢筋组;(3)设置钢筋组基本信息;(4)创建子钢筋组;(5)对子钢筋组的主体部分进行草图造型;(6)对子钢筋组的端部进行设置;(7)布置子钢筋组;(8)完成一个子钢筋组的布置后,可回到步骤(4),基于当前构造好的配筋截面在当前的钢筋组下,开始配置一个新的子钢筋组,也可回到步骤(2),基于当前配筋截面开始配置一个新的钢筋组,或者直接退出整个交互;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逻辑清晰简洁、友好性强、灵活性及完备性较好的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用于三维混凝土的配筋。
-
公开(公告)号:CN102831259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250054.4
申请日:2012-07-18
Applicant: 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图纸自动生成方法;属于混凝土配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以下步骤:(1)导入模型;(2)定义图纸信息;(3)对钢筋重新进行组别划分和重新编号;(4)根据图纸定义,进行图纸模型的生成;(5)对图纸模型进行材料统计,自动生成钢筋表和材料表;(6)根据三维模型和图纸定义的信息,对图纸模型进行自动标注;(7)对标注进行自动调整优化;(8)根据图纸定义中的信息对图纸进行自动排版;(9)生成图纸并进行保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全自动化地生成各种视图,提高图纸制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的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图纸自动生成方法;用于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图纸自动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663187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100685.8
申请日:2012-04-07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属于三维混凝土配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下述步骤(1)构造主配筋截面;(2)创建钢筋组;(3)设置钢筋组基本信息;(4)创建子钢筋组;(5)对子钢筋组的主体部分进行草图造型;(6)对子钢筋组的端部进行设置;(7)布置子钢筋组;(8)完成一个子钢筋组的布置后,可回到步骤(4),基于当前构造好的配筋截面在当前的钢筋组下,开始配置一个新的子钢筋组,也可回到步骤(2),基于当前配筋截面开始配置一个新的钢筋组,或者直接退出整个交互;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逻辑清晰简洁、友好性强、灵活性及完备性较好的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交互方法;用于三维混凝土的配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