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0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13761.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钊 , 孙恒 , 梁维 , 杨志勇 , 余俊 , 程珊珊 , 刘哲 , 马超 , 杨擎 , 葛帅 , 李杰华 , 刘东军 , 陈正石 , 钟航 , 杨开全 , 靳党鹏 , 黄新淼 , 李贤贵 , 张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LC自动控制的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注浆系统获取注浆模式选择信号和盾构机的掘进状态信号,若盾构机处于掘进状态,则执行步骤S300;S300、注浆系统获取盾构掘进管理行程,确定当前掘进所处区段,所述区段由掘进步长L划分而成;S500、根据上一区段的掘进情况计算本区段的注浆速度Si。该方法实现了同步注浆时机可控、流量可调、单孔注浆比例按需控制、单管超限停泵的功能,提高了同步注浆过程控制精度,保证同步注浆浆液足量、均匀、针对性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496022.8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盾构机注浆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二次注浆中,手动调节控制水玻璃与水泥浆的比例,施工效率较低,且对水玻璃与水泥浆的流量控制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盾构机当前的注浆模式;根据所述盾构机当前的注浆模式确定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混合比例;根据所述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所述混合比例确定所述水玻璃的流量;根据所述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所述水玻璃的流量,控制所述盾构机注浆。通过根据注浆模式确定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混合比例,并根据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混合比例确定水玻璃的流量,可以提升施工效率,且提高对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流量控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30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96022.8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盾构机注浆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二次注浆中,手动调节控制水玻璃与水泥浆的比例,施工效率较低,且对水玻璃与水泥浆的流量控制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盾构机当前的注浆模式;根据所述盾构机当前的注浆模式确定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混合比例;根据所述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所述混合比例确定所述水玻璃的流量;根据所述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所述水玻璃的流量,控制所述盾构机注浆。通过根据注浆模式确定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混合比例,并根据水泥浆的流量以及混合比例确定水玻璃的流量,可以提升施工效率,且提高对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流量控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36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10274.6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中管片防水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弹性密封垫粘贴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支座、测量结构和定位结构,所述支座上设置有调节支座高度的竖向调节结构;所述测量结构可沿垂直待测密封垫周向方向的第一向调节的连接于支座,测量结构包括用于测量处于沟槽内的待测密封垫的顶面标高的测距仪;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可沿第一向调节的连接于支座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沿第一向布置,一端连接于支座、另一端抵紧在待测密封垫的周向外侧。本申请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准确快速获取待测密封垫顶面的标高情况,进而分析出待测密封垫顶面和底面的粘贴质量,分析方法简单,结果准确,能有效提升隧道接头防水施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42054.4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广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破碎地层超长锚索注浆浆液损耗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锚索孔的长度,计算水玻璃相较于水泥浆的掺入比;根据掺入比,将水玻璃加入到水泥浆内搅拌混合形成双液浆;步骤二、利用注浆设备,通过注浆管向锚索孔内注入双液浆,待锚索孔孔口处出现返清水或稀释的双液浆时,停止注入双液浆;步骤三、根据锚索锚固段参数,计算纯水泥浆用量,利用注浆设备向锚索孔内灌注纯水泥浆,注浆施工完成。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即可以避免浆液异常损耗,很好地解决了破碎地层超长锚索注浆量异常的问题,又可以确保锚索锚固力不受损失,满足锚索受力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95709.X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激光扫描隧道仰拱变形的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包括两个轨道,轨道上设有监测车,监测车两侧设有测量装置,测量装置一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清理装置,监测车上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转动机构。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量,以控制监测车的固定,监测车能够移动,同时控制清理装置是否抵靠在轨道上清理,避免三维激光扫描仪发生晃动或者测量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发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获取标志点的空间坐标,根据前后空间坐标的对比,可获得隧道中该区域的变形量,当变形量超过设定的阈值,报警装置将自动报警,能够实现对隧道变形的实时监测,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9807.5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82 , G06V10/56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985 , B08B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尾间隙智能监测装置的镜头污渍检测与清洁方法及装置,所述盾尾间隙监测装置的镜头污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盾尾间隙监测装置所采集的单帧图像数据;将单帧图像数据输入至训练完成的SqueezenNet卷积神经网络,得到该帧图像数据是否为污染状态的第一结论;提取单帧图像数据的图像特征,并将图像特征输入至训练完成的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得到该帧图像数据是否为污染状态的第二结论;根据第一结论和第二结论共同判断该帧图像数据是否为污染状态。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自动判断,并控制镜头刷进行污渍清洁,提升盾尾间隙监测装置的适应性与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33478.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及施工方法,该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包括光纤光栅解调设备、收放线卷扬设备、传输光纤、导管和光纤光栅压力‑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压力‑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基座呈阵列式分布固定在导管末端,光纤光栅压力‑温度传感器之间熔接串联,光纤光栅压力‑温度传感器通过传输光纤与光纤光栅解调设备连接,传输光纤通过固定卡扣固定在导管侧壁上;导管上端与收放线卷扬设备连接。本发明实现桩基(地连墙)浇筑施工液面变化的自动监测,减少人工操作步骤;实现混凝土浇筑过程可视化,辅助判断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及浮浆厚度,便于施工质量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89426.X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高精度注浆孔孔口封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插设在钻孔内的内芯钢管和钢花管,钢花管位于内芯钢管的下侧,内芯钢管的外侧可拆卸的套设有橡胶囊,橡胶囊用于填充内芯钢管和钻孔之间的间隙,内芯钢管的上侧设有上固定环,钢花管的下侧设有花孔,注浆管穿设在内芯钢管和钢花管中,注浆管通过花孔完成对钻孔的注浆。本发明设计巧妙,能应对钻孔的变化,保证自身安装的准确,固定稳定,操作便捷,从而为注浆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63301.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变形缝防水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构建试验模型,基于试验模型的结构尺寸构建浇筑模具;S2、将待试验的钢边止水带的止水带排放入浇筑模具内浇筑出试验模型;S3、将试验模型放入试验装置内并进行固定;S4、注水,记录注水压力变化情况、混凝土衬砌的渗水情况以及接缝内止水带排下方渗漏情况,对钢边止水带在接缝未错动情况下的防水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本申请的试验方法能够准确模拟破坏渗漏和绕流渗漏,能分析不同工况下渗漏机理,为钢边止水带的实际应用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且本试验方法不会改变试验对象的结构性能,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