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710300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214296.8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E02D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水位大直径割桩平台,包括钢平台基础、钢筋网、钢护筒区域、侧向限位架、顶端限位架和双层栏杆;所述钢平台基础由第一钢材固定设置成矩形钢平台基础;所述钢筋网固定设置在钢平台基础表面形成人行走道;所述钢护筒区域为设置在钢平台基础中心的八边形护筒限位区域;所述侧向限位架设置在钢护筒区域的上部;所述顶端限位架固定设置在侧向限位架顶部;所述双层栏杆设置在钢平台基础边缘。本实用新型采用桁架结构提升割桩平台整体刚度、满足作业时整体稳定性,有效保证了割桩作业时的安全,且该结构施工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对临近结构影响小、投资造价低,有效保证割桩施工的质量,提升了库区高水位环境下施工作业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1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41675.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IPC: G08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助航安全告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船舶的船舶信息,其中,船舶信息包括:当前船舶的当前水深、当前船舶的当前速度、当前船舶与其他船舶的距离、当前船舶与其他船舶的相对速度、当前船舶与其他船舶的相对方向、当前船舶与其他船舶的相对横向距离、当前船舶与其他船舶的相对航向角、当前船舶与其他船舶的相对水流速度和当前船舶与其他船舶的相对漂流方向;设置船舶助航安全告警第一模型,并根据船舶信息,计算第一碰撞风险指数,设置船舶助航安全告警第二模型,计算第二碰撞风险指数,对第一碰撞风险指数和第二碰撞风险指数进行求和平均,获取最终碰撞风险指数;根据最终碰撞风险指数对当前船舶进行安全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775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47026.0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航行助航安全告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船舶航行时的船舶信息,对所述船舶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船舶信息,计算导航设备可靠性指数和船体稳定性指数,其中,所述船舶信息包括:导航设备可靠性向量、船体稳定性向量、导航设备可靠性拐点向量和船体稳定性拐点向量;设置船舶航行安全性评估模型,获取海况因素向量和船员技能向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所述导航设备可靠性指数和所述船体稳定性指数,计算船舶航行时的安全指数;根据所述船舶航行时的安全指数,完成船舶航行助航安全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40978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209269.6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一种离船移动检测平台检测横杆滑动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立柱,立柱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升导槽内,滑升导槽顶部设有结构架,结构架和立柱顶部均设有滑轮组,立柱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提升装置连接,卷扬机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立柱上下移动。本发明为离船移动检测平台检测横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的滑动升降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409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09269.6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一种离船移动检测平台检测横杆滑动升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立柱,立柱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升导槽内,滑升导槽顶部设有结构架,结构架和立柱顶部均设有滑轮组,立柱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提升装置连接,卷扬机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立柱上下移动。本发明为离船移动检测平台检测横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的滑动升降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4456148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40995.8
申请日:2014-12-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IPC: E02D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套顶压式水下施工装置,它包括框套式结构和顶压钢结构两部分构成,框套式结构采用剖分式结构、底板预留有立柱孔、四周封闭、顶部敞开,施工时将此框套式结构套装在立柱外壁上,并采用密封止水措施保证其挡水作用;顶压钢结构采用四根钢结构件焊接成“井”字型,顶压钢结构中间两根纵向梁与立柱顶部固定连接,顶压钢结构前后两根横向梁与框套式结构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水对框套式结构的浮力,转化到立柱上,提高了框套顶压式水下施工装置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