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1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2354.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Abstract: 一种砂泥岩互层岸坡的自修复生态消能护岸结构及方法,主要包括护岸本体,护岸本体通过砼预埋杆件与消能模块连接成一体;所述消能模块包括消能模板,消能模板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布置有网管系统,网管系统左右的空腔内填充植被生长物料,消能模板靠近水体侧通过消能区块封闭;所述消能区块上带有多个消能孔,多个消能孔底部连通形成消能腔,消能腔与消能孔形成进水通道和退水通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砂泥岩互层岸坡的自修复生态消能护岸结构及方法,能实现护岸防冲刷破坏、生态护岸、生态消能、生态自修复以及生态护岸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62353.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砂泥岩互层岸坡的自动漂浮式消能护岸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锚固于码头岸坡上的滑道,浮球活动设置于滑道内,浮球一侧依次连接有第一连接杆、阻尼连接件、植生板、阻尼连接件及消能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砂泥岩互层岸坡的自动漂浮式消能护岸装置及方法,能够结合库区水位消落特点,在消能护岸的同时还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7586.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运工程在役基桩检测激振器,包括钢支座、球形激振头、钢制配重块、激振头底座和薄壁钢制外壳;钢支座位于球形激振头下端,激振头底座位于球形激振头上端,钢制配重块通过插销设置在球形激振头外侧,激振头底座顶部设置有薄壁钢制外壳和拉环,拉环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激振头底座两端,两个拉环之间设置有钢丝绳,薄壁钢制外壳和钢支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薄壁钢制外壳顶部开设有方形开槽,钢丝绳穿过方形开槽,薄壁钢制外壳左右侧面均设置有限位槽。本发明能够弥补水运工程在役码头桩基完整性检测中激振点不垂直、激振效果差异性大、信号接收不准的劣势,结构简单,检测方便,便携性强,激振效果及稳定性均优于人工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66825.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E02D33/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覆盖岩溶场地桩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搜集并分析项目区域地质资料,了解场地岩溶宏观发育特征;S2、进行场地勘探,采用优化瞬变电磁法进行勘探;S3、进行场地地震反射法勘探;S4、根据所述优化瞬变电磁法和所述地震反射法对比确定的岩溶异常部位,圈定岩溶发育范围;S5、依据桩基设计方案,对于桩端下顶板岩体有坍塌可能的溶洞或土洞,对于顶板岩层厚较大的石灰岩层中的溶洞,按极限平衡条件顶板受剪切承载力顶板稳定性进行验算;S6、针对顶板为裂隙发育的破碎岩体和较高强度、较完整的厚层岩体,验算顶板安全厚度;S7、确定溶洞顶板安全厚度。本发明有效控制桩长,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485279.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BIM/GIS集成的勘探船舶限定位置区域预警方法、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在勘探船舶预警中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形成含有定位信息的实时预警网络;S2、基于GIS平台设置勘探船舶多边形电子围栏,所述电子围栏内为安全区域;S3、基于YAML实现北斗高精度定位数据和BIM模型集成、联动;S4、实时直观判断勘探船舶是否处于电子围栏中;S5、将勘探船舶偏离信息进行发送,使得人员及时获取,提升预警能力。本发明能够,实时直观判断勘探船舶是否处于电子围栏中;通过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将勘探船舶偏离信息进行发送,使得相关人员及时获取,提升预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2723.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稳定性试验系统和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模型箱、坡面板和水位调节装置;坡面板位于模型箱内部,坡面板包括上坡面板和下坡面板,下坡面板的第一端与模型箱的底部连接,第二端与上坡面板活动连接;坡面板的上侧用于放置坡体材料;水位调节装置与模型箱内的容水空间连接,用于调节模型箱内部容水空间的的水位。本发明通过转动上坡面板,可以快速改变坡面板上坡体材料的倾角,通过水位调节装置调节模型箱内部容水空间的水位,即可研究水位涨落对不同倾角坡体材料稳定性的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