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231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11946.3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污泥改性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利用剩余污泥来制备污泥生物炭,然后对污泥生物炭进行接枝改性和球磨改性制得改性生物炭,将该改性生物炭与聚硅酸、聚合氯化铝铁复合形成新型絮凝剂。该新型絮凝剂兼具天然大分子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优点,使用时不仅稳定性高,而且在污水处理领域具备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1256693.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换热系统包括分布在灌注支护桩之间的能源支护桩,所述能源支护桩包括灌注支护桩段、支护桩换热井和深层换热井,所述支护桩换热井设置在所述灌注支护桩段内部,所述深层换热井设置在所述支护桩换热井的底部并相连通形成深层埋管通道,所述深层埋管通道内设有能源桩换热管,所述能源桩换热管的进水管、出水管接入室内换热机组。本发明的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对灌注支护桩进行二次开发与能源桩技术相结合开发为能源支护桩,在不影响原有功能基础上提取深层地热清洁能源为上层建筑供能,解决了灌注支护桩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废弃造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9799.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海豚的模块化生物降解装置及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装置通过在序批式曝气池内灵活搭配生物膜模块,能达到较好的污水净化和回用效果。其中,利用生物炭制成的模块具备生物负载量和孔隙率较大的特点,为厌氧、缺氧、好氧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态位,使其发挥良好的有机物和氮污染物去除效果。为应对服务区污水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在服务区运营淡季时,自控系统使少量污水依次供给多个反应池,以保持每个反应池内生物质的活性。随后对反应池的出水采用膜过滤或加药除磷措施,并进行消毒,使其分别达到回用或外排的标准。本发明具有基建成本低、耐水量负荷冲击、拆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贯彻以废治废,污水“零排放”等生态治理精神,有效解决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无人值守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256693.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换热系统包括分布在灌注支护桩之间的能源支护桩,所述能源支护桩包括灌注支护桩段、支护桩换热井和深层换热井,所述支护桩换热井设置在所述灌注支护桩段内部,所述深层换热井设置在所述支护桩换热井的底部并相连通形成深层埋管通道,所述深层埋管通道内设有能源桩换热管,所述能源桩换热管的进水管、出水管接入室内换热机组。本发明的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对灌注支护桩进行二次开发与能源桩技术相结合开发为能源支护桩,在不影响原有功能基础上提取深层地热清洁能源为上层建筑供能,解决了灌注支护桩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废弃造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0674.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38 , H02J3/32 , H02J7/35 , H02S20/23 , F28D21/00 , F24D17/00 , F24D15/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和建筑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余热回收、光伏发电和智能储能的低碳高速服务区系统,包括有余热回收模块、光伏发电模块、能源储存模块、智能控制模块与碳减排量统计与反馈模块,各模块之间彼此协同工作,形成一体化的节能减碳系统,在使用本集成余热回收、光伏发电和智能储能的低碳高速服务区系统时,可以通过余热回收模块为生活热水提供稳定热源,光伏发电模块实现服务区的用电自给,储能模块在发电波动时稳定电力供应,智能控制模块保障各模块的高效协同工作,自主学习模块根据历史数据和需求预测,自动分配储热和储电资源,系统在高峰或波动条件下稳定运作,碳减排量统计模块为系统的低碳效益提供了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3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911946.3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污泥改性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利用剩余污泥来制备污泥生物炭,然后对污泥生物炭进行接枝改性和球磨改性制得改性生物炭,将该改性生物炭与聚硅酸、聚合氯化铝铁复合形成新型絮凝剂。该新型絮凝剂兼具天然大分子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优点,使用时不仅稳定性高,而且在污水处理领域具备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872379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409869.4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交七鲤古镇(赣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深钻孔垂直度检测的检测仪承载组合系统,包括检测仪本体和装置本体,检测仪本体连接有线绳,装置本体由顶部框架层、中间框架层、底部框架层依次通过竖杆连接成框架结构,顶部框架层左右移动安装有倒U形支架,倒U形支架底部固定有安装板,顶部框架层上转动安装有卷辊A,中间框架层上转动安装有卷辊B,检测仪本体的线绳依次绕过卷辊B、导线板、卷辊A;倒U形支架顶部设有水平气泡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仪本体的承载设备,可以进行水平度及装置高度调节,并能平稳升降检测仪本体直达孔洞所有位置进行垂直度检测,也能实现多个检测点的连续性快速作业,简化了检测仪作业流程,具有移动便捷、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291921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22409668.4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交七鲤古镇(赣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CN)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 湖北工业大学(C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中心对称四瓣型能源桩,包括混凝土桩本体、进水管、出水管,混凝土桩本体由左半直角桩体和右半直角桩体组成一个整体呈十字形桩体,混凝土桩本体底端具有锥形桩尖;左半U型埋管通道、右半U型埋管通道中均预制设有换热管,左半U型埋管通道中换热管的第二管口、右半U型埋管通道中换热管的第二管口与进水管密闭连通,左半U型埋管通道中换热管的第一管口、右半U型埋管通道中换热管的第一管口与出水管密闭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四瓣竖向桩板组成十字形结构桩体,左半U型埋管通道、右半U型埋管通道中均预制设有换热管,增大了桩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能源桩侧摩阻力,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079983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1714170.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换热能源桩系统,包括中空结构的预制桩,预制桩内部竖向预制有若干个换热钢管,换热钢管内部放置有小U型回路管,换热钢管内部围绕小U型回路管紧密填充有膨润土细砂混合物;预制桩的中空内部竖向设有若干个大U型换热回路管,预制桩中空内部填充有粗砂回填物;小U型回路管为U型回路,大U型换热回路管为U型回路,预制桩均匀分布设有若干个透水孔,透水孔的孔口处安装有透水滤膜。本实用新型加强渗流作用并提升了能源桩传热效果,利用换热钢管充当构造筋与换热井,在换热钢管内部和中空预制桩内部均分别埋设有小U型回路管、大U型换热回路管两种形式的换热管回路,实现一管两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214326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834839.4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8/167 , F24F8/175 , F28D20/02 , E03B3/02 , E03F5/10 , B01D29/00 , H02J7/35 , A01G25/00 , B60L5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近零碳系统,包括布设于楼体南侧的建筑太阳能烟囱模块,所述建筑太阳能烟囱模块包括玻璃、相变材料、光催化反应器,所述玻璃覆盖于楼体的南侧,且与楼体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相变材料位于玻璃内侧并覆盖在楼体外侧面,所述光催化反应器位于玻璃与相变材料形成的通道的中间,所述光催化反应器呈蜂窝状,P25光催化剂均匀分布在蜂窝通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将建筑太阳能烟囱模板设置在楼体的南侧,在夏季降低建筑的冷负荷且除去空气中的甲烷,在冬季降低建筑的热负荷,其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服务区系统的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