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51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38393.1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F16B1/04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设备拆装用自动脱销机构,包括壳体、转动限位臂、锁紧销轴、转动销轴、限位销轴,转动限位臂通过转动销轴连接在壳体的顶部,壳体上水平设有限位筒,所述的锁紧销轴设置在壳体的限位筒内,所述的转动限位臂上插入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拨叉,锁紧销轴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的中间设有定位轴,转动限位臂拨叉的中间开口处插接在凹槽内的定位轴上,所述的壳体上设有限制转动限位臂转动角度的限位销轴,有益效果,可以自动完成拔销,有效减少潜水员的水下作业工作量,可以轻松完成插销工作,确保安全可靠,设备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43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58583.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B66F3/46 , B66F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沉管对位的内部精调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沉管和第二沉管形成结合腔,设有垂直推动千斤顶总成和水平推动千斤顶总成,沉管内侧壁上设有垂直千斤顶限位组件,所述垂直推动千斤顶总成由多个垂直安装的一体式千斤顶组成,所述水平推动千斤顶总成由多个水平安装的一体式千斤顶组成,放置于结合腔内的轨道上,一体式千斤顶采用快速拼接的方式,且采用位置和力的双闭环控制,提高纠偏定位精度,该海底沉管对位的内部精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海底沉管对位偏差调整方法存在的所需推力较大、反力点难找、空间狭小、安装不方便等难题,还解决了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纠偏定位精度低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59045.7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水文观测技术。本发明的海流计潜标的快速取放方法包括步骤:将定位船舶定位至待测流区域;海流计潜标投放;潜水员检测海流计潜标状态并修正;利用GPS RTK装置记录海流针潜标坐标;根据GPS RTK装置记录的坐标定位定位船舶,进行海流计潜标收取。该实施方法能准确定位海流计潜标投放的精确位置、能方便提取时的准确定位,并且海流计潜标投放时无需设定浮标,排除了被船舶刮碰浮标造成的海流计潜标歪倒,造成无法寻找到海流计潜标的风险,并且该方法的操作过程简便精确,提高了海流计潜标的测量精度和投取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9723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80699.1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抛锚预拉系泊方法,包括步骤:根据船舶系泊的预设位置,确定各个锚缆系统的锚预抛的锚位;分离各个锚缆系统与船舶;将每个锚缆系统按照预抛的锚位,进行下锚作业;对每个锚缆系统的工作缆系进行预拉,直到预拉力达到设计值;将船舶的各个系泊缆绳拖带至对应每个锚缆系统的锚位,并将每个系泊缆绳和对应锚缆系统的工作缆系相互连接;船舶预拉各个锚缆系统,直到船舶移动至系泊的预设位置,完成系泊作业。该抛锚系泊方法采用先抛锚预拉,再连接船舶移动至系泊预设位置,其简单易操作、效率较高,大大节约时间,适用于大型船舶在位于复杂多变的水域环境下抛锚系泊,比如适应在具有涨潮落潮平潮期的港湾环境下抛锚系泊。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57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09110.X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吴利科 , 王学军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王立峰 , 梁萌 , 刘金秋 , 张乃受 , 刘徳进 , 宿发强 , 张学俊 , 王文涛 , 曲俐俐 , 张作礼 , 王明祥 , 赵姬峰 , 陆连洲 , 张建军 , 魏红波
IPC: E02D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整平设备,公开了一种抛石整平装置,包括抛石管,所述抛石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GPS定位系统和整平头,所述整平头用于基床刮平,所述GPS定位系统用于确认抛石管的平面位置和底标高。其中,所述抛石管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固定的主管,下部为可伸缩的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与所述整平头连接。其中,所述整平头上设有声纳系统,所述声纳系统用于检测海底槽床和基床标高。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抛石管对基床抛石,基床存在定标高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采用整平头进行刮平处理,保证了基床的夯实整平,基床的平面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06113.8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7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591402.4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刚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国强 , 石书元 , 刘徳进 , 宿发强 , 杨勤 , 张学俊 , 王学军 , 张建军 , 曲俐俐 , 魏红波
IPC: E02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抛石整平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下放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至泥面,并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S2、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并持续给桩腿施加载荷至桩腿稳固;S3、抬升船体平台并保证船底未离开水面,然后稳固桩腿;S4、抬升船体平台至船底离开水面,并稳固桩腿;S5、释放压载水;S6、抬升船体平台至施工高度位置。其中,所述步骤S3中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吃水位置1~2m。本发明工作效率高,可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的稳定和安全性,可保证基床的铺设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02970.0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水下姿态的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GPS接收机、声纳装置以及中央处理器对管节沉放和对接姿态进行指导和调整的测控系统以及测控方法。本发明采用声纳装置的设计;该声纳装置可用于在沉放过程中对待安管节进行实时定位;以及在对接过程中对待安管节与已安管节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实时定位;可以有效解决管节在水深处的沉放和对接测控问题,从而实现管节在深水环境下的实时姿态调整;节省各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5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09177.3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李一勇 , 王学军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岳铭滨 , 付院平 , 石书元 , 李增军 , 刘德进 , 陈刚 , 宿发强 , 张学俊 , 王明祥 , 杨勤 , 曲俐俐 , 王文涛 , 陆连洲 , 蔡东伟 , 魏红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平船,公开了一种平台式抛石整平船及其施工方法,整平船包括:船体、分别设于船体上的第一GPS定位系统和操作室、设于船体中央的月池、横跨月池的整平导向机构、安装在整平导向机构上的抛石整平装置、以及石料输送机构。本发明船体稳定,施工效率和安全性较高,施工后的基床平面度高。且通过四根桩腿将整平船抬升离开海面/河面并进行超荷压载,保证整平船在施工过程中船体的稳定,在抛石整平过程中受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通过抛石管顶部的第二GPS定位系统接收三维坐标数据并结合抛石管长度、抛石管倾斜角度及底部液压缸的行程进行碎石基床的标高控制,其测量精度控制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6113.8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