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9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56884.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地下循环水排水箱涵变形缝漏水处理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顶部变形缝堵漏结构和侧壁变形缝堵漏结构,施工工艺步骤为:前期准备工作;原地面开挖;箱涵顶板凿毛与钻孔;上下游降压排气管井吊装;上下游降压排气管井基础浇筑;箱涵侧壁土体硬化处理;打设M型钢板桩;M型钢板桩内部抽渣;微膨胀混凝土灌浆;顶部变形缝堵漏结构的安装与加固;顶部柔性混凝土浇筑;土体回填与草植恢复。本发明具有经济可行、安全高效、节能降本、绿色环保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发电机组全面停产停水、大面积开挖、长时间作业、资源投入多、环境污染以及标准化等问题,漏水现场处理效率高,不存在既有建筑拆除现象,工期和成本可控、安全和质量受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20459.1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水陆两用的软土地基的加固及控制方法,其处理步骤为,S1.前期验证与检验;S2.加固设备;S3.加固试验;S4.加固装备定位和移位;S5.加固施工及控制方法;S6.隆起土处理;S7.加固体质量控制,本发明方法提高了水上和陆上软基加固方法及控制参数的通用性,在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了加固深度、固结度及稳定性,确保了软基施工期及运营期稳定;降低了传统处理方法的施工投入费用、投入设备、投入人员和施工时间,减少了外海作业时间,整体降低了安全风险;提升了传统加固方法的控制指标精度,对平面位置、深度、倾斜率、搭接量、速度控制和时间控制得到了切实创新,实现了全过程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1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1256884.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地下循环水排水箱涵变形缝漏水处理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顶部变形缝堵漏结构和侧壁变形缝堵漏结构,施工工艺步骤为:前期准备工作;原地面开挖;箱涵顶板凿毛与钻孔;上下游降压排气管井吊装;上下游降压排气管井基础浇筑;箱涵侧壁土体硬化处理;打设M型钢板桩;M型钢板桩内部抽渣;微膨胀混凝土灌浆;顶部变形缝堵漏结构的安装与加固;顶部柔性混凝土浇筑;土体回填与草植恢复。本发明具有经济可行、安全高效、节能降本、绿色环保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发电机组全面停产停水、大面积开挖、长时间作业、资源投入多、环境污染以及标准化等问题,漏水现场处理效率高,不存在既有建筑拆除现象,工期和成本可控、安全和质量受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8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11581.1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7/14 , E02D7/16 , E02D7/06 , E02D13/04 , E02D13/06 , E02D13/00 , B63B35/00 , F15B15/20 , F15B15/14
Abstract: 一种大型打桩船桩架多缸联合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液压电控系统和设置于打桩船主甲板上的主油缸、副油缸和后托架,桩架通过底部外侧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在打桩船上,桩架下部倾斜设置有液压缸滑轨,主油缸的一端通过耳板转动连接在打桩船主甲板靠近桩架的一端,主油缸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液压缸滑轨上,副油缸均设置在主甲板上主油缸的内侧,油缸的伸缩端顶在桩架底部内侧的两端,后托架设置在打桩船主甲板的另一端,本发明采用主油缸主导、副油缸随动的不等压工作方式,以非等压系统设计理念与液压电控系统相配合,降低了单液压缸驱动下的安全风险,能够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充分保证各液压缸负载分配合理并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9218937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257933.8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强夯夯沉量观测测尺,包括:强夯机主体,所述强夯机主体上端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固设有起吊孔,所述强夯机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强夯提锤器,所述强夯机主体两侧对称固设有吊耳板,两个所述吊耳板设有通丝螺杆,所述通丝螺杆两端对称设有测尺限位器,两个所述测尺限位器两侧设有固定螺母,两个所述测尺限位器设有观测测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测量时,观测测尺稳定固定在强夯机主体两侧,观测测尺内部填充了细砂做配重,可保持与底面成垂直状态,避免反复变换测点,提高测量精确度,避免误差,不用人工立尺,只需要一位测量人员就可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减少工作量同时节约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21887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300890.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预制靠船构件安装结构,包括:PHC桩,PHC桩顶设有钢抱箍,钢抱箍设倒U形支撑,倒U形支撑搭设型钢梁,型钢梁通过Ф20mm精轧螺纹钢对拉固定,倒U形支撑与型钢梁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型钢梁一端对称焊接L形托架,L形托架内用钢板焊成箱形结构,箱形结构内放置预制船靠构件,预制船靠构件上设有顶块,顶块通过顶丝旋紧固定。型钢梁与钢抱箍通过M20螺栓连接,防止型钢梁上翘移位,在预制船靠构件底部用木楔楔紧,型钢梁顶部限位固定,确保在海浪冲击下,预制船靠构件不移动,预制船靠构件外伸筋与横梁钢筋有效连接,与下横梁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成型,确保预制船靠构件与下横梁有效连接,提高整体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8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549719.5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工施工技术领域,为一种装配重力式混凝土围堰及其施工方法,该装配重力式混凝土围堰包括下层围堰墙体和上层围堰墙体;下层围堰墙体由若干混凝土沉箱依次拼接构成;上层围堰墙体设置于下层围堰墙体顶部,上层围堰墙体包括第一胸墙和第二胸墙,第一胸墙放置于混凝土沉箱顶部背水侧的边缘部分,第二胸墙放置于混凝土沉箱顶部临水侧的边缘部分,第一胸墙和第二胸墙均分别由若干混凝土模块依次拼接构成,第一胸墙和第二胸墙之间回填石渣;其中,每一混凝土沉箱的顶部与第一胸墙和第二胸墙的底部相接触的部分均设有找平层,位于混凝土沉箱与第二胸墙之间的找平层的顶部设有止水带。该装配重力式混凝土围堰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便于止水。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0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118023.7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沉箱压水电磁阀的快速安装与无潜水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沉箱压水电磁阀的快速安装:将电磁阀固定于沉箱仓格底板上,以消防水带与沉箱进水孔连接;2)安装防松漏水结构:当快速接头连接完成后,在接头外部设置防松漏水结构;3)沉箱压水电磁阀的无潜水快速拆卸:在电磁阀安装过程中设置固拆把手,将固拆把手逆时针旋转90度即可拆卸快速接头,完成电磁阀的水下拆卸。本发明可减少沉箱压水人力投入、减少安全风险源,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提升沉箱压水效率等,可实现海上压水少人或无人作业,具有安全环保、绿色节能、经济高效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58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7534.2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施工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无人机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临时监测指令;采集道路监控视频,基于道路监控视频识别路桥施工区域以及路桥通行区域;通过对道路监控视频进行画面提取,计算各个车辆的通行速度,根据安全监测等级和通行速度划定风险警示区域;实时跟踪车辆位置,基于车辆的实时位置判定车辆是否存在驾驶风险,在存在驾驶风险时,进行声光警告,引导车辆减速和变道。本发明基于锥筒以及车道线的位置确定施工区域以及警示区域,并识别车辆的移动速度,基于车辆的移动速度以及距离判定是否存在风险,当存在风险时,则进行声光警报,以(56)对比文件王忠宇;贺文雅;杨航;王艳丽;吴兵.基于轨迹数据的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车辆换道特性研究.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04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80894.6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武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配置提升受损水体光环境的方法,属于水体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从富营养化水体中筛选出不同生长型的沉水植物;S2,利用种子库技术繁殖扩增不同生长型的沉水植物;S3,将繁殖扩增后的沉水植物按不同的数量配置种植到富营养化水体中;S4,沉水植物种植后的管理维护;S5,测定不同数量配置的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水下弱光环境的提升能力,本发明通过配置种植不同数量的不同生长型的沉水植物,显著有效的提升了富营养化水体的光环境,从根本上改善了水下光环境,提高了沉水植物的存活率,全面提升水体的水质和景观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