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沉箱安装工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15016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12749.7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沉箱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进行小沉箱定位;b、在小沉箱内填充砂,增加小沉箱的自重,使小沉箱定位牢固;c、设置定位船,在两个小沉箱之间设置定位船,在定位船上安装卷扬机;d、进行驻位系缆,在大沉箱上设置卷扬机,通过拖轮控制大沉箱的方向和位置,分别向两个小沉箱和定位船上系缆绳;e、进行大沉箱粗定位;f、进行大沉箱的精定位。本发明超大沉箱安装工艺,利用小沉箱辅助定位安装大沉箱,大幅度提高了超大沉箱的安装精度,确保了超大沉箱一次性安装成功;采用拖轮辅助定位安装大沉箱,利用拖轮来控制超大沉箱向小沉箱靠拢的速度,克服了海况的不利影响,减小了对小沉箱的撞击力,加快了安装速度。

    一种预制板姿态转换时的边角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17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1536127.1

    申请日:2021-12-16

    Inventor: 杜闯 由金 陈虓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预制板姿态转换时的边角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旋转轴,第二钢板沿第一钢板的高度方向滑动,第一钢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橡胶板,第二钢板远离旋转轴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橡胶板,旋转轴端部转动连接在预制台座上,且在预制台座上留有置物凹槽。本发明在混凝土预制板件在预制厂内姿态转换吊运时起到防护作用,通过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使得混凝土板与本发明之间形成保护垫,同时发明可在板件吊起过程中为混凝土板提供旋转轴,避免混凝土板边缘与混凝土预制台座刚性接触,避免磕碰现象,在混凝土板翻转、移动过程中有效保护结构边角,保证构件的完整性,提高施工质量。

    一种搅拌法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517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98787.3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法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淤泥固化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50%-67%;F类Ⅱ、Ⅲ级粉煤灰4%-17%;石灰石石粉8%-33%;钙质激发剂0-5%;絮凝剂0-5%。本发明拌合物具有流动性能并具有延时保持性,适用于泵送施工;淤泥拌合物粘聚性良好,具有较高的水下抗分散性,适用于陆地搅拌法和船拌法施工,可用于海洋筑岛、围堰等项目水下施工;改良后的淤泥固化物可在1周至4周内达到普通土基承载力要求,又不会有过高内聚力,便于开挖和拆除;淤泥固化物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淤泥固化土填筑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一种预制板姿态转换时的边角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1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36127.1

    申请日:2021-12-16

    Inventor: 杜闯 由金 陈虓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预制板姿态转换时的边角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旋转轴,第二钢板沿第一钢板的高度方向滑动,第一钢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橡胶板,第二钢板远离旋转轴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橡胶板,旋转轴端部转动连接在预制台座上,且在预制台座上留有置物凹槽。本发明在混凝土预制板件在预制厂内姿态转换吊运时起到防护作用,通过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使得混凝土板与本发明之间形成保护垫,同时发明可在板件吊起过程中为混凝土板提供旋转轴,避免混凝土板边缘与混凝土预制台座刚性接触,避免磕碰现象,在混凝土板翻转、移动过程中有效保护结构边角,保证构件的完整性,提高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6351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28335.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降温系统,包括主水箱、离心泵、抽水管、进水管、回水管、压力仓和控制阀门、铜套温度计、电加热器和泄水阀,离心泵安装在主水箱顶部,离心泵吸水口一端连接抽水管,出水口一端连接压力仓,进水管和回水管并联在压力仓上,控制阀门设置在进水管和回水管上,铜套温度计安装在进水管和回水管上,电加热器安装在主水箱的内部,泄水阀设置在主水箱的底部。本发明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降温系统,能够动态、经济、科学地调控冷却水温和流量,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从而限制、减少有害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6351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28335.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降温系统,包括主水箱、离心泵、抽水管、进水管、回水管、压力仓和控制阀门、铜套温度计、电加热器和泄水阀,离心泵安装在主水箱顶部,离心泵吸水口一端连接抽水管,出水口一端连接压力仓,进水管和回水管并联在压力仓上,控制阀门设置在进水管和回水管上,铜套温度计安装在进水管和回水管上,电加热器安装在主水箱的内部,泄水阀设置在主水箱的底部。本发明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降温系统,能够动态、经济、科学地调控冷却水温和流量,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从而限制、减少有害裂缝的产生。

    一种栅栏板预制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33080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21211108.7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栅栏板预制装置,包括:台座结构,台座结构包括垫层,垫层顶部固设有条状的底胎,底胎的截面为梯形,底胎两侧的垫层的顶部和/或底胎的两侧斜面固设有保护层;侧模板结构,侧模板结构为竖直设置的矩形筒状结构,侧模板结构与垫层固定连接且底部与底胎配合设有梯形槽;芯模结构,芯模结构包括与侧模板结构固定连接的架体,架体底部固设有多个截面为倒梯形的模块,模块底部与底胎顶面相抵。本实用新型的底胎为条状,多种尺寸的侧模板结构均可与之配合进行生产,预制的尺寸、位置灵活方便,通用性强,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保护层对垫层和底胎进行保护,保护层破损后整块更换,保证了产品质量和预制装置的耐用性。

    沉箱底胎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66096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20731558.3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箱底胎结构,所述沉箱底胎结构由混凝土围胎(1)和混凝土隔胎(3)构成,所述混凝土围胎(1)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PVC透水管(2),所述混凝土围胎(1)和混凝土隔胎(3)之间填充有碎石(6),所述碎石(6)上铺设找平砂垫层(7),所述找平砂垫层(7)及混凝土围胎(1)、混凝土隔胎(3)上铺设有刨花板(8)。本实用新型一种沉箱底胎结构,沉箱预制完成后向坞内注水,水可通过围胎内设置的透水管进入碎石填充层,以减小沉箱与底胎间的粘结力和真空吸力,保证沉箱能够顺利起浮。

    一种带有可调节装置的大圆筒吊架

    公开(公告)号:CN212222177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796638.1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中的混凝土构件安装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可调节装置的大圆筒吊架。该吊架包括主撑架、吊耳、吊钩、连杆组件和滑动盘,主撑架包括主梁和吊梁,主梁与吊梁固定连接,吊梁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吊孔,连接吊孔上安装吊耳,吊耳下端铰接吊钩,吊钩与连杆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滑动盘铰接,滑动盘套装在主梁上。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大圆筒直径尺寸选择恰当的连接吊孔安装吊耳,并相应的调整连杆组件的长度,通过滑动盘带动连杆组件,连杆组件作用于吊钩的翼缘,实现吊钩的摘挂钩操作,该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大圆筒的吊运和安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空心方块隔断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18210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20753142.0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方块隔断结构,包括块石基础(1)、土工布(2)、空心方块(3)和块石(4),所述土工布(2)铺设在块石基础(1)的外侧,所述块石(4)填充在块石基础(1)和空心方块(3)内部。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心方块隔断结构,空心方块可垂直安装,截面积较实心方块大,稳定性好,起重吊装容易,方块内部及方块基础可升浆,保证基础整体性,先对方块基础及方块内部进行块石升浆,形成分隔后再对分隔单元分块升浆,减少单次升浆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