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深度三维检测算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3765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7746.1

    申请日:2014-12-17

    Inventor: 张娟 李伟 吴正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4 E01C23/01 G06T2200/04 G06T2207/20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深度三维检测算法及系统,采用基于线激光和面阵相机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得到三维图像数据记为y;计算机读取三维图像数据矩阵y;对数据矩阵y进行双向标准差滤波,得到滤波后的图像数据矩阵Q;对滤波后的数据矩阵Q进行形态学滤波,得到滤波后的矩阵M'm×n;创建三维数据矩阵M'm×n的高度直方图Hist;求该矩阵的阈值th;将M'm×n中所有大于等于阈值th的数据存入一维矩阵O1中,同时将所有小于th的数据存入一维矩阵O2中,从而将去噪后的路面三维数据矩阵M'm×n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计算矩阵O1中数据的算术平均值avg1和矩阵O2中数据的算术平均值avg2,然后计算得到刻槽区域的平均深度值。该算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与铺砂法比较相对误差小。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深度三维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3765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410787746.1

    申请日:2014-12-17

    Inventor: 张娟 李伟 吴正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深度三维检测算法及系统,采用基于线激光和面阵相机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得到三维图像数据记为y;计算机读取三维图像数据矩阵y;对数据矩阵y进行双向标准差滤波,得到滤波后的图像数据矩阵Q;对滤波后的数据矩阵Q进行形态学滤波,得到滤波后的矩阵M'm×n;创建三维数据矩阵M'm×n的高度直方图Hist;求该矩阵的阈值th;将M'm×n中所有大于等于阈值th的数据存入一维矩阵O1中,同时将所有小于th的数据存入一维矩阵O2中,从而将去噪后的路面三维数据矩阵M'm×n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计算矩阵O1中数据的算术平均值avg1和矩阵O2中数据的算术平均值avg2,然后计算得到刻槽区域的平均深度值。该算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与铺砂法比较相对误差小。

    一种路面图像中裂缝比例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3765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787723.0

    申请日:2014-12-17

    Inventor: 张娟 李伟 吴正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图像中裂缝比例检测算法及系统,读取路面三维数据矩阵;对路面三维数据矩阵进行去噪处理;由去噪后的路面三维数据矩阵识别路面裂缝,得到最终裂缝图像;从最终裂缝图像中提取裂缝种子点并进行区域生长,得到裂缝二值化图像;将裂缝二值化图像等分为多个正方形;计算路面图像中裂缝所占比例。本发明只需输入采集到的三维数据矩阵,即可快速而准请地计算出裂缝在整幅图像中的比例。

    一种路面图像中裂缝比例检测算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376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7723.0

    申请日:2014-12-17

    Inventor: 张娟 李伟 吴正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8 G06T2200/04 G06T2207/20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图像中裂缝比例检测算法及系统,读取路面三维数据矩阵;对路面三维数据矩阵进行去噪处理;由去噪后的路面三维数据矩阵识别路面裂缝,得到最终裂缝图像;从最终裂缝图像中提取裂缝种子点并进行区域生长,得到裂缝二值化图像;将裂缝二值化图像等分为多个正方形;计算路面图像中裂缝所占比例。本发明只需输入采集到的三维数据矩阵,即可快速而准请地计算出裂缝在整幅图像中的比例。

    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589746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20831155.5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吹填软土地区的道路路面经常在使用不久就相继出现了路面裂缝、坑槽、龟裂、松散等病害,有的虽已处治,但新的病害又在原破损处出现并蔓延。本实用新型自下而上依次铺筑有20cm级配碎石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20~30cm碾压混凝土层、2cm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6cm AC-16沥青混凝土层和4cm AC-13沥青混凝土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表面、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均设置粘层。本实用新型采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相结合的复合结构,在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下,大幅提高了使用寿命,缓解了裂缝向上反射到路面表面,保证了路面的使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