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5074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147363.9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箱梁钢板粘贴加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小箱梁粘钢加固工程工序多,不卸除锚栓施加在粘贴钢板上的力难以判断结构胶使用状态,无法实现胶层厚度有效控制和保证胶层厚度均匀性的问题。本发明设置有长条形的可调宽加压板,可调宽加压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槽口;设置有两根具有螺纹的可粘贴加压拉杆,分别卡置在可调宽加压板两侧的槽口中,可粘贴加压拉杆的顶部设置有粘接盘;可调宽加压板的底面设置有套在可粘贴加压拉杆上的加压螺母,顶面吸附有磁性胶层厚度控制块。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宽度钢板的加压,适用范围广,可以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35074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7363.9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箱梁钢板粘贴加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小箱梁粘钢加固工程工序多,不卸除锚栓施加在粘贴钢板上的力难以判断结构胶使用状态,无法实现胶层厚度有效控制和保证胶层厚度均匀性的问题。本发明设置有长条形的可调宽加压板,可调宽加压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槽口;设置有两根具有螺纹的可粘贴加压拉杆,分别卡置在可调宽加压板两侧的槽口中,可粘贴加压拉杆的顶部设置有粘接盘;可调宽加压板的底面设置有套在可粘贴加压拉杆上的加压螺母,顶面吸附有磁性胶层厚度控制块。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宽度钢板的加压,适用范围广,可以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0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613365.1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纵梁中承式拱桥安全预警梁结构及其预警方法。无纵梁中承式拱桥由于结构未采用纵向主梁,当拱桥吊杆发生断裂时,会引起落梁事故。本发明包含有由中跨连接梁、中跨支撑梁、边跨连接梁和边跨支撑梁组成的连续纵梁,延伸至肋间横梁;中跨支撑梁通过横梁支撑梁和连接吊杆对吊杆横梁形成兜吊;中跨连接梁顶面设置有纵向的半透明连通管,内部灌注有低挥发性润滑油,用于对连通管两端润滑油液面高差进行观测,实现对中跨连接梁变形的监测。本发明的纵梁在运营阶段基本不承担荷载,当吊杆断裂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时,纵梁才开始发挥作用,防止落梁事故发生,设置的连通管,可观测纵梁变形情况,提高了基于纵梁变形监测吊杆安全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34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728843.9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橡胶支座脱空预警装置。板式橡胶支座脱空的检测,需要检测人员通过大型设备到达墩顶进行肉眼观测,不能全面的发现支座脱空现象,更不能对支座脱空做出预警。本发明在板式橡胶支座顶面与上方梁体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警示灯串联,警示灯设置于预警显示器上,预警显示器悬挂于梁体侧部;压力传感器为薄片型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不需要检测人员直接到达墩顶进行高空作业,且不受支座脱空部位的影响,可观测支座受力分布状态并全面发现支座脱空情况,且通过日常对预警显示系统的简单观察,可以达到对支座脱空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的预判断,起到预警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结构安全,防患于未然。
-
公开(公告)号:CN102561216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061089.3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战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吊拉组合体系加固结构的计算方法。目前常规确定斜拉索初始张拉力和初始张拉温度的方法是建立协作体系模型进行结构理论分析计算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本发明得出温度-加劲梁处斜拉索锚固位置竖向位移关系和荷载-加劲梁处斜拉索锚固位置竖向位移关系;建立环境整体升温、环境整体降温等工况,建立方程关系,拟定斜拉索初始张拉力和张拉温度,根据基于监测数据提出的荷载工况组合分析计算初始张拉后斜拉索索力的变化情况,提出满足有效协助主缆受力和保证主塔、加劲梁安全要求的斜拉索初始张拉力和初始张拉温度。本发明降低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复杂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36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34397.2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吊杆、斜拉索和主缆的可视爬升检测设备。桥梁中吊杆、斜拉索和主缆的外观检测大多采用吊装设备将工作人员吊至高空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进行。本发明设置有圆筒形的爬升系统外杯和爬升系统外杯内部的爬升系统内杯,外杯和内杯之间设置有滑轮组,外杯高度大于内杯;外杯的内壁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的外杯上支撑杆和外杯下支撑杆,内杯的内壁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的内杯上支撑杆和内杯下支撑杆;外杯外壁设置有向上探出的高清摄像头。本发明使用遥控器控制设备爬升和高清摄像头沿圆形轨道旋转,通过摄像头数据线与地面电脑的连接,可直接在地面对吊杆外观进行观测,替代大型吊装设备将人员吊至高空的高空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28843.9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橡胶支座脱空预警装置。板式橡胶支座脱空的检测,需要检测人员通过大型设备到达墩顶进行肉眼观测,不能全面的发现支座脱空现象,更不能对支座脱空做出预警。本发明在板式橡胶支座顶面与上方梁体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警示灯串联,警示灯设置于预警显示器上,预警显示器悬挂于梁体侧部;压力传感器为薄片型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不需要检测人员直接到达墩顶进行高空作业,且不受支座脱空部位的影响,可观测支座受力分布状态并全面发现支座脱空情况,且通过日常对预警显示系统的简单观察,可以达到对支座脱空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的预判断,起到预警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结构安全,防患于未然。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27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7055.0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战昂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粘钢施工中钢板与混凝土间隙的密封结构。现有封缝胶浪费严重、施工工期长、钢板有效粘贴面积小、灌注型粘钢胶的灌注密实控制难度大以及钢板的有效粘贴面积检验准确度低。本发明灌注粘钢施工中钢板与混凝土间隙的密封结构,设置有钢板,钢板的上面设置有混凝土板,钢板的边缘侧面粘接有截面为“L”形的透明密封条,密封条顶端与混凝土板相粘接,在钢板与混凝土板之间形成面积大于钢板的空腔,空腔内填充结构胶。本发明消耗胶液数量少,且浪费少;采用固化速度快的胶体,减少了密封施工时间;灌注施工过程中能够观察到胶液在钢板与混凝土间隙灌注情况,提高了结构胶灌注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7870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83125.3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B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法粘钢用膨胀螺栓。灌注法粘钢施工时,需要在钢板上安装膨胀螺栓,钻孔数量较多,钻孔尺寸不统一,结构胶硬化后,膨胀螺栓无法拆除。本发明将套有膨胀管的螺杆拧入注胶螺杆底部具有内螺纹的加压槽中;注胶螺杆顶部设置注胶槽,注胶槽顶部为进胶孔,注胶槽底部向注胶螺杆侧壁开设出胶孔;进胶孔内设置有封孔螺母;注胶螺杆的外周套设有调节螺母。本发明具有钢板固定以及注胶双重功能,减少钢板钻孔的数量,统一了钻孔尺寸;外露部分在结构胶硬化后可以拆除,消除膨胀螺栓对钢板的固定作用,若结构胶发生失效,钢板会立即脱离或脱落,不需要对膨胀螺栓进行防腐处理,可反复使用,节约了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5612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61089.3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战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吊拉组合体系加固结构的计算方法。目前常规确定斜拉索初始张拉力和初始张拉温度的方法是建立协作体系模型进行结构理论分析计算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本发明得出温度-加劲梁处斜拉索锚固位置竖向位移关系和荷载-加劲梁处斜拉索锚固位置竖向位移关系;建立环境整体升温、环境整体降温等工况,建立方程关系,拟定斜拉索初始张拉力和张拉温度,根据基于监测数据提出的荷载工况组合分析计算初始张拉后斜拉索索力的变化情况,提出满足有效协助主缆受力和保证主塔、加劲梁安全要求的斜拉索初始张拉力和初始张拉温度。本发明降低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复杂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