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606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96311.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4G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电流变化智能监控混凝土振捣的装置及方法,通过电流变化智能监控混凝土振捣的装置设置的信息交互模块获取混凝土技术参数,振捣电流监测模块对振捣过程中的电机电流进行监测,电流信号识别模块对混凝土技术参数生成原始电流数值并与监测电流数值进行识别对比,在振捣起点、振捣终点、振捣超时阶段向指示灯信号处理模块及指示灯给出识别信号,实现振捣过程的监测和振捣终点的自动判断及指示,提高了振捣终点判断的准确性。通过电流变化智能监控混凝土振捣的方法,对混凝土建立的最佳振捣时间判定模型,实现了对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密实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振捣时间终点的自动化判定,而且获得的振捣质量高,振捣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85202.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塔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冷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冷却装置支架和设置于冷却装置支架内的冷却管,冷却管内部为灌入有冷却介质的封闭腔室结构,冷却装置支架与冷却管之间的间隙为可灌注冷却液的灌注空间,冷却管上设有散热结构。冷却管高出冷却装置支架表面,高塔混凝土将热量传递给冷却装置支架,冷却装置支架再将热量传递给冷却管,冷却管通过外部翅片及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上部表面以对流换热的方式自然散发热量,待高塔混凝土初凝后,取出冷却管,并抽出冷却装置支架内部剩余的冷却液,最后在冷却装置支架内浇筑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09734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75142.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4/28 , C04B28/04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缓凝自凝灰浆增强外加剂及制备方法,以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包括:缓凝剂10~16%;阻泥剂3~6%;减水剂8~15%;抗分散剂0.02~0.04%;水性环氧树脂乳液10~20%;增强剂10~15%;增稠剂1~2%和水31~53%。本发明解决自凝灰浆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与凝结时间相制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06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796311.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4G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电流变化智能监控混凝土振捣的装置及方法,通过电流变化智能监控混凝土振捣的装置设置的信息交互模块获取混凝土技术参数,振捣电流监测模块对振捣过程中的电机电流进行监测,电流信号识别模块对混凝土技术参数生成原始电流数值并与监测电流数值进行识别对比,在振捣起点、振捣终点、振捣超时阶段向指示灯信号处理模块及指示灯给出识别信号,实现振捣过程的监测和振捣终点的自动判断及指示,提高了振捣终点判断的准确性。通过电流变化智能监控混凝土振捣的方法,对混凝土建立的最佳振捣时间判定模型,实现了对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密实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振捣时间终点的自动化判定,而且获得的振捣质量高,振捣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73435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075142.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4/28 , C04B28/04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缓凝自凝灰浆增强外加剂及制备方法,以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包括:缓凝剂10~16%;阻泥剂3~6%;减水剂8~15%;抗分散剂0.02~0.04%;水性环氧树脂乳液10~20%;增强剂10~15%;增稠剂1~2%和水31~53%。本发明解决自凝灰浆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与凝结时间相制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262738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840899.6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塔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支架和设置于冷却装置支架内的冷却管,冷却管内部为灌入有冷却介质的封闭腔室结构,冷却装置支架与冷却管之间的间隙为可灌注冷却液的灌注空间,冷却管上设有散热结构。冷却管高出冷却装置支架表面,高塔混凝土将热量传递给冷却装置支架,冷却装置支架再将热量传递给冷却管,冷却管通过外部翅片及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上部表面以对流换热的方式自然散发热量,待高塔混凝土初凝后,取出冷却管,并抽出冷却装置支架内部剩余的冷却液,最后在冷却装置支架内浇筑混凝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