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65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1597234.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开设于深基坑内壁的底部,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开设有蓄水池,所述深基坑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本发明通过设置深基坑、排水槽、蓄水池、水泵、排水管、吸水管、过滤防护箱、固定块、定位组件、控制组件和硅胶垫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向下推动控制块,控制块与控制组件之间配合使定位杆离开定位槽内部,之后通过对准对接块与对接槽的位置,将过滤防护箱卡在蓄水池的顶部,之后通过定位组件进行定位,解决了现有深基坑排水结构中蓄水池容易掉落灰尘和土块,导致排水结构中水泵吸水管容易堵塞,影响深基坑整体的排水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597234.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开设于深基坑内壁的底部,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开设有蓄水池,所述深基坑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本发明通过设置深基坑、排水槽、蓄水池、水泵、排水管、吸水管、过滤防护箱、固定块、定位组件、控制组件和硅胶垫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向下推动控制块,控制块与控制组件之间配合使定位杆离开定位槽内部,之后通过对准对接块与对接槽的位置,将过滤防护箱卡在蓄水池的顶部,之后通过定位组件进行定位,解决了现有深基坑排水结构中蓄水池容易掉落灰尘和土块,导致排水结构中水泵吸水管容易堵塞,影响深基坑整体的排水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596558.7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降水井保护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中的降水井保护平台及使用方法。包括地基坑和水井管,所述地基坑的内腔与水井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地基坑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平台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具备便捷定位涵管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515687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79448.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降水井保护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深基坑环形支护体系中的降水井保护平台。包括地基坑和水井管,所述地基坑的内腔与水井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地基坑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平台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具备便捷定位涵管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515683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79349.8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开设于深基坑内壁的底部,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开设有蓄水池,所述深基坑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深基坑、排水槽、蓄水池、水泵、排水管、吸水管、过滤防护箱、固定块、定位组件、控制组件和硅胶垫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向下推动控制块,控制块与控制组件之间配合使定位杆离开定位槽内部,之后通过对准对接块与对接槽的位置,将过滤防护箱卡在蓄水池的顶部,之后通过定位组件进行定位,解决了现有深基坑排水结构中蓄水池容易掉落灰尘和土块,导致排水结构中水泵吸水管容易堵塞,影响深基坑整体的排水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51563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95775.0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基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二次开挖及支护施工结构,包括两个支护桩、转动块和两个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位于转动块的两侧,所述转动块和移动柱位于两个支护桩相对一侧的之间,所述转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移动柱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配合使用的螺纹槽,两个移动柱相反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块、螺杆、螺纹槽、移动柱和限位块的配合使用,使用者转动转动块使螺杆随着螺纹槽移动,螺杆带动着移动柱,而移动柱的移动带动着限位块,限位块卡入卡槽的内部达到连接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支护桩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过于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724064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2122769.1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轨道梁电缆槽模板内支架装置。轨道梁电缆槽模板内支架装置,包括侧板和支撑组件,所述侧板有两块,所述两块侧板分别与电缆槽两内壁抵接;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两块侧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两块侧板抵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横向支撑部和斜向支撑部,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所述横向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侧板抵接。本实用新型在电缆槽混凝土浇筑时,砼侧压力通过电缆槽传递至侧板,应力沿侧板厚度方向扩散、趋于平均分布,并作用在支撑组件上,克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后由于混凝土膨胀产生的压力,保证结构不变形,又可满足岸桥电缆高压线顺利通过,降低后期运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6976298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3278861.0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深基坑开挖土层的动态水平抗力位移监测设备,包括监测仪、支撑柱和固定块。通过设置支撑柱、固定块、定位机构和传动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定位机构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固定块与支撑柱对接,松开传动机构,定位机构在复位的同时会通过支撑柱对监测仪进行固定,完成了对监测仪的支撑,解决了现有在监测时需要通过支撑柱对监测仪进行支撑固定,但是支撑柱与监测仪并没有很好的固定方式,所以通常会使用到卡扣的方式将监测仪与支撑柱对接,但是长期对监测仪进行拆除以及安装很容易会使卡扣出现断裂导致监测仪固定不稳出现晃动影响到监测结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690345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303926.9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浇筑灌注桩混凝土的导管装置。其包括泵车软管,所述泵车软管的一端与泵车连接;连接弯头,所述连接弯头的一端与所述泵车软管的另一端搭接固定,所述连接弯头弯折部的外侧面设有一吊点,所述吊点用于吊车安装连接弯头及起吊整个导管装置;以及竖向导管,所述竖向导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弯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竖向导管的另一端设计为侧向坡口。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混凝土从泵车软管到竖向导管底部流出的泵送压力,随着浇筑混凝土面的升高,导管整体上提,不需要随着混凝土面的升高逐段拆除导管,使混凝土浇筑过程连续而没有中断,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提高了桩体混凝土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6515643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81004.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1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顶杆和两个支护架,所述支护架设置于顶杆的两侧,所述顶杆靠近支护架的一侧开设有与支护架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顶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活动槽内腔的前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控制机构。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控制机构和第一通孔的配合使用,转动拉杆,拉杆带动转动杆转动的同时,转动杆通过控制板带动固定柱进入活动槽的内腔并挤压弹簧,使用者将顶杆放在支护架上,解决了现有支护架不便于对顶杆进行固定,顶杆在使用中十分容易被顶起和位移,导致顶撑位置发生改变,影响对支护板进行使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