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子型热交换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45503A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3121678.1

    申请日:2003-03-14

    Abstract: 一种翅片管子型热交换器,包括:配置于气流方向的多列传热管(2)、具有所定间隔地与该多列传热管重合的一体型翅片组(3)以及将传热管的各列(2a)分割重合的分割型翅片组(4),将这些构件组合设置在传热管(2)的延设方向上,其特征在于,一体型翅片组(3)的重合比例与分割型翅片组(4)的重合比例是4对6至6对4。由此可提供提高热交换效率、外观优良、翅片冲压加工性良好、无温度传感器误检测并可解消残霜状态的翅片管子型热交换器。

    翅片管子型热交换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32169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03121678.1

    申请日:2003-03-14

    Abstract: 一种翅片管子型热交换器,包括:配置于气流方向的多列传热管(2)、具有所定间隔地与该多列传热管重合的一体型翅片组(3)以及将传热管的各列(2a)分割重合的分割型翅片组(4),将这些构件组合设置在传热管(2)的延设方向上,其特征在于,当传热管的延设方向上的一体型翅片组(3)的长度与分割型翅片组(4)的长度的合计长度为10时,对于所述合计长度10,所述一体型翅片组的长度与所述分割型翅片组的长度的比例是4对6至6对4。由此可提供提高热交换效率、外观优良、翅片冲压加工性良好、无温度传感器误检测并可解消残霜状态的翅片管子型热交换器。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1311218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410004161.4

    申请日:2004-02-13

    Inventor: 长冈良明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型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明确了翅片宽度和热交换性能之间的关系,以能够发挥高的热交换性能,并由使热交换性能、特别是低温下使用的热交换性能提高的一体型热交换部和分割型热交换部构成。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具有分割型热交换部,该分割型热交换部是包括: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以规定间距并列设置,使空气在相互间隙中流通;传热管,贯通所述多个翅片,并在气流方向上并列排列,上述多个翅片中、至少一部分翅片在气流方向上被分割,从而分割型热交换部包括上风侧热交换组件和下风侧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分割型热交换部的翅片的翅片宽度W设定为22.2mm≤W≤26.2mm。

    热交换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3380C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03107496.0

    申请日:200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 F25B2500/01 F28F1/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制造性能、热交换性能及低温性能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有:以所定间隔并排设置、使在相互间的间隙内流动热交换空气的多个散热片(2);贯穿于这些散热片之间、在与热交换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以所定的间隔设置一列、沿热交换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多列、构成内部流动热交换介质的的流路的换热管(3),上述散热片设有设于沿热交换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换热管列之间的圆弧状或弯曲状的切槽部(5A),该切槽部至少通过2个截断部(6)连续或单独设置。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1521477A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200410004161.4

    申请日:2004-02-13

    Inventor: 长冈良明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型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明确了翅片宽度和热交换性能之间的关系,以能够发挥高的热交换性能,并由使热交换性能、特别是低温下使用的热交换性能提高的一体型热交换部和分割型热交换部构成。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具有分割型热交换部,该分割型热交换部是包括:多个翅片(3、4),所述多个翅片(3、4)以规定间距并列设置,使空气在相互间隙中流通;传热管(2),贯通所述多个翅片,并在气流方向上并列排列,上述多个翅片(3、4)中、至少一部分翅片在气流方向上被分割,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分割型热交换部的翅片的翅片宽度W设定为22.2mm≤W≤26.2mm。

    热交换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47085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07496.0

    申请日:200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 F25B2500/01 F28F1/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制造性能、热交换性能及低温性能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有:以所定间隔并排设置、使在相互间的间隙内流动热交换空气的多个散热片(2);贯穿于这些散热片之间、在与热交换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以所定的间隔设置一列、沿热交换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多列、构成内部流动热交换介质的的流路的换热管(3),上述散热片设有设于沿热交换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换热管列之间的圆弧状或弯曲状的切槽部(5A),该切槽部至少通过2个截断部(6)连续或单独设置。

    空调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14848Y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20004755.4

    申请日:2007-03-22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使制冷剂流路及节流简略化、提高制造性、且大幅降低成本的空调机。本空调机中,室内热交换器的传热管沿全长呈直列地形成为1条流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入口侧的传热管的内径为B,作为下游侧的传热管的内径为C,为此,至少由2种或2种以上内径不同的传热管构成,室外热交换器的传热管的内径为A时,各传热管的内径的关系为A≥C>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