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8737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47125.6

    申请日:2011-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树脂托架的新型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该树脂托架能够防止发生由应力引起的龟裂等,同时还谋求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在树脂托架(54)上形成有嵌合部(72)和嵌装筒部(74),该嵌合槽(72)嵌入开口形成在筒状的第二安装配件(16)的外周面上的嵌合槽(66)中,该嵌装筒部(74)自该嵌合部(72)向轴向一侧延伸并嵌装固定在第二安装配件(16)的外周面上,该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设有自该嵌装筒部(74)的延伸侧的顶端部向外周侧扩展的安装部(76),并且形成有在该嵌装筒部(74)的延伸侧的顶端面开口的中空间隙(88)。

    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63496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10134940.4

    申请日:2008-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7

    Abstract: 一种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10),其具有形成在分隔构件(60,98,110)中以连接压力接收室(84)和平衡室(86)的节流孔通路(92,106),其中,节流孔通路(92,106)的第一端部沿着分隔构件(60,98,110)的平面延伸,并且连通孔(88)被形成为从节流孔通路(92,106)的第一端以直角弯曲并朝向压力接收室(84)开口,以在节流孔通路(92,106)与连通孔(88)的连接角部中由节流孔通路(92,106)的终端面(93)和底面的正交壁面形成死水区域(95)。截面积小于节流孔通路(92,106)和连通孔(88)的截面积的旁路孔(97)形成在底壁(96)中,使得压力接收室(84)和平衡室(86)在死水区域(95)中通过旁路孔(97)连通。

    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349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34940.4

    申请日:2008-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7

    Abstract: 一种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10),其具有形成在分隔构件(60,98,110)中以连接压力接收室(84)和平衡室(86)的节流孔通路(92,106),其中,节流孔通路(92,106)的第一端部沿着分隔构件(60,98,110)的平面延伸,并且连通孔(88)被形成为从节流孔通路(92,106)的第一端以直角弯曲并朝向压力接收室(84)开口,以在节流孔通路(92,106)与连通孔(88)的连接角部中由节流孔通路(92,106)的终端面(93)和底面的正交壁面形成死水区域(95)。截面积小于节流孔通路(92,106)和连通孔(88)的截面积的旁路孔(97)形成在底壁(96)中,使得压力接收室(84)和平衡室(86)在死水区域(95)中通过旁路孔(97)连通。

    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5617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9110.4

    申请日:2008-03-28

    Inventor: 西直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 Y10T29/49615

    Abstract: 一种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10)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通过缩径处理,使外筒状安装构件(14)在由外筒状安装构件(14)的锥状筒部(54,56)形成的外装配部从外部装配到环状套筒(28)上。径向向内突出的配合突起(60)形成在外筒状安装构件(14)的内周面上,而具有比配合突起(60)的突出高度大的厚度的密封橡胶层(64)形成为覆盖外筒状安装构件(14)的内周面,并且配合突起(60)被密封橡胶层(64)覆盖。配合突起(60)的位置和突出高度被布置成:在预处理过程中,防止另一个外筒状安装构件进入锥状筒部的大直径开口中。

    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561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89110.4

    申请日:2008-03-28

    Inventor: 西直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 Y10T29/49615

    Abstract: 一种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10)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通过缩径处理,使外筒状安装构件(14)在由外筒状安装构件(14)的锥状筒部(54,56)形成的外装配部从外部装配到环状套筒(28)上。径向向内突出的配合突起(60)形成在外筒状安装构件(14)的内周面上,而具有比配合突起(60)的突出高度大的厚度的密封橡胶层(64)形成为覆盖外筒状安装构件(14)的内周面,并且配合突起(60)被密封橡胶层(64)覆盖。配合突起(60)的位置和突出高度被布置成:在预处理过程中,防止另一个外筒状安装构件进入锥状筒部的大直径开口中。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6187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546274.1

    申请日:2012-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8 F16F13/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该装置能够降低因可动板抵接于收容空腔的壁部而产生的抵接撞击声。在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中,在分隔构件(36)形成有通过配置有可动板(54)而使可动板(54)向该收容空腔(46)的内表面抵接而限制可动板(54)的位移量,收容空腔(46)中的可动板(54)的位移方向两侧的壁部内表面的外周部分被做成越向内周侧越向外侧倾斜的被抵接倾斜面(62),并且在可动板(54)的外周部分设有由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外周抵接部(64),并且,外周抵接部(64)的两个面被做成越向内周侧越向外侧倾斜的抵接倾斜面(66),收容空腔(46)的被抵接倾斜面(62)和可动板(54)的抵接倾斜面(66)以不同的倾斜角度设置而相对倾斜。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8737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047125.6

    申请日:2011-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树脂托架的新型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该树脂托架能够防止发生由应力引起的龟裂等,同时还谋求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在树脂托架(54)上形成有嵌合部(72)和嵌装筒部(74),该嵌合槽(72)嵌入开口形成在筒状的第二安装配件(16)的外周面上的嵌合槽(66)中,该嵌装筒部(74)自该嵌合部(72)向轴向一侧延伸并嵌装固定在第二安装配件(16)的外周面上,该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设有自该嵌装筒部(74)的延伸侧的顶端部向外周侧扩展的安装部(76),并且形成有在该嵌装筒部(74)的延伸侧的顶端面开口的中空间隙(88)。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6187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546274.1

    申请日:2012-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8 F16F13/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该装置能够降低因可动板抵接于收容空腔的壁部而产生的抵接撞击声。在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10)中,在分隔构件(36)形成有通过配置有可动板(54)而使可动板(54)向该收容空腔(46)的内表面抵接而限制可动板(54)的位移量,收容空腔(46)中的可动板(54)的位移方向两侧的壁部内表面的外周部分被做成越向内周侧越向外侧倾斜的被抵接倾斜面(62),并且在可动板(54)的外周部分设有由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外周抵接部(64),并且,外周抵接部(64)的两个面被做成越向内周侧越向外侧倾斜的抵接倾斜面(66),收容空腔(46)的被抵接倾斜面(62)和可动板(54)的抵接倾斜面(66)以不同的倾斜角度设置而相对倾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