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539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80060667.4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日本车辆制造株式会社 ,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9/003 , B61D19/009 , B61D19/02 , E05D15/1042 , E05D15/1044 , E05D2015/1028 , E05D2015/1039 , E05F15/565 , E05Y2201/412 , E05Y2800/12 , E05Y2900/51 , E05D15/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确保门的气密性的铁路车辆以及铁路车辆用塞拉门。在拉轨(5)的前端侧(门(8)侧)的上方,第二导轨(9)与第一导轨(2)并排设置在车体长度方向上。第二导轨(9)用于支撑拉轨(5)的前端侧。由此,拉轨(5)的两端由第一导轨(2)与第二导轨(9)支撑。因此,即使滑动距离(门(8)沿车体宽度方向移动的距离)变长,也可以防止拉轨(5)的前端侧下垂。因此,通过门(8),能够无间隙地封闭进出口,确保门(8)的气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5397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380060678.2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日本车辆制造株式会社 ,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9/009 , B61D19/00 , B61D19/02 , E05D15/1002 , E05Y2800/12 , E05Y2900/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在将门移动至气密位置但存留有距离的情况下,也无需增大气缸装置即可有效地将门移动至气密位置且能够确保门的气密性的铁路车辆以及铁路车辆用塞拉门。门(8)移动至图1的点划线所示位置后,沿车辆宽度方向拉长活塞(32),使推压部件(33)抵接门(8)的内表面,使门(8)向门框W(车体宽度方向)移动。由于辅助推压装置(30)使活塞(32)垂直抵接于门(8)的内表面,因此即使在将门移动至气密位置但存留有距离的情况下,也无需增大气缸装置即可有效地移动、推压门(8)。并且,此后,利用图5所示的主推压装置(40)进一步地将门(8)向门框W推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85397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80060678.2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日本车辆制造株式会社 ,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9/009 , B61D19/00 , B61D19/02 , E05D15/1002 , E05Y2800/12 , E05Y2900/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在将门移动至气密位置但存留有距离的情况下,也无需增大气缸装置即可有效地将门移动至气密位置且能够确保门的气密性的铁路车辆以及铁路车辆用塞拉门。门(8)移动至图1的点划线所示位置后,沿车辆宽度方向拉长活塞(32),使推压部件(33)抵接门(8)的内表面,使门(8)向门框W(车体宽度方向)移动。由于辅助推压装置(30)使活塞(32)垂直抵接于门(8)的内表面,因此即使在将门移动至气密位置但存留有距离的情况下,也无需增大气缸装置即可有效地移动、推压门(8)。并且,此后,利用图5所示的主推压装置(40)进一步地将门(8)向门框W推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853974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380060667.4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日本车辆制造株式会社 ,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9/003 , B61D19/009 , B61D19/02 , E05D15/1042 , E05D15/1044 , E05D2015/1028 , E05D2015/1039 , E05F15/565 , E05Y2201/412 , E05Y2800/12 , E05Y2900/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确保门的气密性的铁路车辆以及铁路车辆用塞拉门。在拉轨(5)的前端侧(门(8)侧)的上方,第二导轨(9)与第一导轨(2)并排设置在车体长度方向上。第二导轨(9)用于支撑拉轨(5)的前端侧。由此,拉轨(5)的两端由第一导轨(2)与第二导轨(9)支撑。因此,即使滑动距离(门(8)沿车体宽度方向移动的距离)变长,也可以防止拉轨(5)的前端侧下垂。因此,通过门(8),能够无间隙地封闭进出口,确保门(8)的气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8661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310519899.3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天龙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难以向坐垫传递、乘坐的舒适性良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10)具备座框架(21)、被张架在座框架(21)之间的坐垫支承构件(30)、和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30)的上方的坐垫(40);坐垫(40)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21)上的尺寸,并在搭在该座框架(21)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底提高部(45),以与座框架(21)不抵接。坐垫支承构件(30)是片,经由卷簧(35)张架在座框架(21)上;底提高部(45)形成为与卷簧(35)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不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786614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310518392.6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天龙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2 , B60N2/5825 , B60N2/7094 , B61D33/0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来自后部座位的乘客或搭乘者的影响,且能够谋求轻型化的交通工具用的座位。本发明中,座位具有靠背(1),该靠背(1)具备靠背主体(2)和包覆该靠背主体(2)的贴面(3)。这里,靠背主体(2)具备成为骨架的框状的框架(4)、被配置成将该框架(4)的内侧空间(4a)的前侧覆盖,且支撑就座者的背的前侧覆盖部(5)和被配置成将前述内侧空间(4a)的后侧覆盖的背侧覆盖部(6)。因此,背侧覆盖部(6)包括具有挠性的背侧片材体(6a),该背侧片材体(6a)以伸展状态被架设在框架(4)上。而且,前述前侧覆盖部(5)和背侧覆盖部(6)由贴面(3)包覆。
-
公开(公告)号:CN10378661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518392.6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天龙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2 , B60N2/5825 , B60N2/7094 , B61D33/0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来自后部座位的乘客或搭乘者的影响,且能够谋求轻型化的交通工具用的座位。本发明中,座位具有靠背(1),该靠背(1)具备靠背主体(2)和包覆该靠背主体(2)的贴面(3)。这里,靠背主体(2)具备成为骨架的框状的框架(4)、被配置成将该框架(4)的内侧空间(4a)的前侧覆盖,且支撑就座者的背的前侧覆盖部(5)和被配置成将前述内侧空间(4a)的后侧覆盖的背侧覆盖部(6)。因此,背侧覆盖部(6)包括具有挠性的背侧片材体(6a),该背侧片材体(6a)以伸展状态被架设在框架(4)上。而且,前述前侧覆盖部(5)和背侧覆盖部(6)由贴面(3)包覆。
-
公开(公告)号:CN10378661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519899.3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 天龙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行驶时的振动难以向坐垫传递、乘坐的舒适性良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10)具备座框架(21)、被张架在座框架(21)之间的坐垫支承构件(30)、和被载置在坐垫支承构件(30)的上方的坐垫(40);坐垫(40)具有在俯视下搭在座框架(21)上的尺寸,并在搭在该座框架(21)上的部分的下表面上形成提高了高度水平的底提高部(45),以与座框架(21)不抵接。坐垫支承构件(30)是片,经由卷簧(35)张架在座框架(21)上;底提高部(45)形成为与卷簧(35)的靠近座框架的端部不抵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