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6272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001010.6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定床反应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筒体,筒体内连接有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穿设有若干反应管;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上分布板和下分布板,上分布板和下分布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筒体内还设置有环形折流板,环形折流板位于上管板与上分布板之间,筒体外连接有上环道和下环道,上管板与环形折流板之间的壳程区域与上环道连通,下管板与下分布板之间的壳程区域与下环道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部错流强换热、下部平行流低压降的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一种U形呼排管的充氮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355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861127.2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形呼排管的充氮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密封组件,包括紧固螺钉、紧固螺母和O形圈,紧固螺钉的螺帽外壁上设有一圈钩槽,使螺帽形成T形构件,钩槽的一侧为T形帽檐、另一侧为限位部,螺帽的限位部一侧连接紧固螺钉的螺杆,O形圈固定安装于钩槽中,O形圈外径适配U形呼排管端口内径;限位组件,其外径大于U形呼排管端口外径,限位组件上设有限位盲孔,限位盲孔中设有第一通孔,限位部配合于限位盲孔中,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后螺纹连接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能够调节限位部和限位盲孔的配合深度;压紧组件,可拆卸连接于U形呼排管,用于将限位组件贴合于U形呼排管端口。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密封效果良好。

    一种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2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01010.6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定床反应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筒体,筒体内连接有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穿设有若干反应管;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上分布板和下分布板,上分布板和下分布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筒体内还设置有环形折流板,环形折流板位于上管板与上分布板之间,筒体外连接有上环道和下环道,上管板与环形折流板之间的壳程区域与上环道连通,下管板与下分布板之间的壳程区域与下环道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部错流强换热、下部平行流低压降的混合流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一种立式容器用底部薄壁封头装卸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46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21255.5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容器用底部薄壁封头装卸支撑装置,包括液压支撑装置和移动底座,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安装在移动底座顶部,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包括内圈液压支撑装置和外圈液压支撑装置,所述内圈液压支撑装置以移动底座上一点为圆心沿圆周均匀设置,所述外圈液压支撑装置以同一点为圆心沿圆周均匀设置,外圈液压支撑装置所在圆周直径大于内圈液压支撑装置所在圆周。所述内圈液压支撑装置设置有四个,所述外圈液压支撑装置设置有四个,所述内圈液压支撑装置间隔90°布置,所述外圈液压支撑装置间隔90°设置,且相邻的内圈液压装置和外圈液压支撑装置之间间隔45°。每间隔45°方向上均有布置可以确保液压支撑装置可承受薄壁封头重量,确保均匀受力。

    一种减小低压加热器设备直径的无纵掠换热过热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88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610906104.8

    申请日:2016-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低压加热器设备直径的无纵掠换热过热段结构,所述过热段结构包括筒节、包壳、遮热板、密封板、防冲挡板、支撑板和底板。本发明的无纵掠换热过热段结构通过采用半封闭式的过热段结构,拥有足够大的蒸汽流通面积,包壳仅一侧封闭且另一侧半开放布置,蒸汽仅通过横掠管束进行传热而无纵掠换热,巧妙地解决了纵向流通面积不足的问题。在保证安全可靠的条件下,达到了合理控制蒸汽流速、降低管束振动、减小设备直径并提高设备经济性的目的。

    一种立式纵向流蒸发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81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06419.8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纵向流蒸发器,包括换热管、内管、热介质腔、进水腔和出水腔,换热管竖向设置,且顶端敞口、底端封闭,换热管位于热介质腔内,换热管顶端连通出水腔,内管由换热管顶端插入换热管底端,内管顶端连通进水腔,内管底端连通换热管管腔,热介质腔用于设置流动的热介质,热介质在热介质腔中自下而上流动。本发明中换热管和内管竖向设置,热介质自下而上纵向流动包裹换热管,使得该蒸发器为立式结构,管侧压损小,适用于自然循环系统,同时管板温度比较均匀,热应力较小,不容易造成破坏。

    一种提高高压加热器投入率的过热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4394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10045909.2

    申请日:201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加热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高压加热器投入率的过热段结构,包括壳体和蒸汽进口,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管板,壳体内布置有U形管,U形管的端口固定在所述的管板上,且在管板与所述的过热段之间设置有遮热板,所述的蒸汽进口位于管板附近的壳体上,位于所述蒸汽进口的下方,U形管的上方并排设置有多个防冲杆。现有技术中设置在蒸汽入口处的防冲挡板,虽然有一定的蒸汽阻挡作用,但是被挡的蒸汽折向后仍然会直接冲刷到最外围的U形管,而布置本发明的防冲杆后,当过热蒸汽进入后,会首先冲刷该防冲杆,然后再流向下方的U形管,从而避免了U形管直接受冲刷的情况,对抑制管壁变薄有较大作用。

    一种阔通流的加热器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8858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39529.9

    申请日:2017-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9/001 F28F9/22 F28F2009/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阔通流的加热器导流装置,属于电站辅机领域,包括由外壳、底部的底板和末端的隔热板围成的腔体,腔体内对应蒸汽进口下方和换热管管束上方之间设有内顶板,换热管管束两侧还分别设有左内壳和右内壳,内顶板和左、右内壳将腔体分隔成上部的进汽腔体和下部的换热腔体,且内顶板和左、右内壳的末端与隔热板之间留有距离,进汽腔体的前端由盖板封闭,换热腔体内设有换热管管束,且左、右内壳与外壳之间通道由左、右条板封闭。本发明提高加热器在高负荷、高参数机组中的适用性,降低加热器爆管及换热管封口焊泄漏,提高加热器的投用率,提高发电机组效率。

    一种具有闪蒸强化冷凝传热机构的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4731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86188.6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闪蒸强化冷凝传热机构的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属于电站辅机领域,包括设于加热器内的U形换热管,加热器上还设有过热蒸汽进口、上级疏水进口和疏水出口,加热器内还设有闪蒸室和包壳,上级疏水进口与闪蒸室连通,闪蒸室的疏水出口与加热器内的腔室连通,闪蒸室的蒸汽出口与包壳的蒸汽入口连通,包壳上对应U形换热管的饱和段部位设有若干蒸汽出孔。本发明是一种利用上级疏水闪蒸的蒸汽来提高饱和段管外凝结换热系数的结构,能够增加饱和段管外凝结换热系数,从而减小传热面积,提高设备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