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5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55193.1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轮发电机磁极固定结构及水轮发电机,涉及水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用以提高磁极的安全性。所述水轮发电机磁极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磁极铁芯和磁极线圈,所述磁极线圈套设于所述磁极铁芯并裸露出背离所述磁极铁芯的侧面和底面,所述水轮发电机磁极固定结构包括:围带,所述围带包括围合部和固定部,所述围合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且所述围合部包裹所述磁极线圈侧面和所述磁极线圈底面;所述磁极铁芯开设有插槽以及固定槽,所述围合部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插槽内,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磁极铁芯固定;其中,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固定部呈彼此匹配的楔状。
-
公开(公告)号:CN219802005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0728513.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IPC: H02K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环拉杆结构,所述阻尼环拉杆结构包括拉杆本体、磁轭连接块、第一垫圈槽、第一垫圈和第一锁定螺母,拉杆本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螺纹。通过在磁轭连接块上设置第一垫圈槽,并在第一垫圈槽的底部开设第一螺纹孔,将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螺纹连接,使第一垫圈卡设于第一垫圈槽中,最后由第一锁定螺母旋紧至第一垫片一侧并与其抵接,由第一垫圈槽对第一垫圈形成周边限位,避免第一垫圈发生振动,从而消除因第一垫圈振动对第一锁定螺母带来的影响,保证第一锁定螺母不会被第一垫圈带动振动,从而避免第一锁定螺母发生松动。
-
公开(公告)号:CN219372117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728760.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轮发电机磁极固定结构及水轮发电机,涉及水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用以提高磁极的安全性。所述水轮发电机磁极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磁极铁芯和磁极线圈,所述磁极线圈套设于所述磁极铁芯并裸露出背离所述磁极铁芯的侧面和底面,所述水轮发电机磁极固定结构包括:围带,所述围带包括围合部和固定部,所述围合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且所述围合部包裹所述磁极线圈侧面和所述磁极线圈底面;所述磁极铁芯开设有插槽以及固定槽,所述围合部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插槽内,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磁极铁芯固定;其中,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固定部呈彼此匹配的楔状。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32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8658.1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改善磁极线圈温差的混合通风冷却方法;本方法从磁轭通冷却风,冷却风分为三路;第一路冷却风到达磁极极间通风盒子,进入磁极线圈径向风道,经过磁极线圈周向风道,到达极间径向风道;第二路冷却风分为两部分冷却风,第一部分冷却风直接进入到极间径向风道,第二部分冷却风进入磁极线圈径向风道,经过磁极线圈周向风道,到达极间径向风道;第三路冷却风分为第三部分冷却风和第四部分冷却风,第三部分冷却风进入磁极端部径向风道,第四部分冷却风进入极间轴向风道;本发明实现了对磁极线圈的全方位冷却,改善磁极线圈整体温差水平,提升磁极线圈温升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2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68655.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磁极线圈背风面和迎风面温差的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包括极间分区隔板;在极间分区隔板的中部区域沿轴向方向开设轴向均压腔;轴向均压腔上开设中间导向通风孔,且轴向均压腔与侧边导向通风孔连通;侧边导向通风孔与中间导向通风孔均沿极间分区隔板的轴向方向错位布置;极间分区隔板背风侧开设的侧边导向通风孔数量大于迎风侧开设的侧边导向通风孔数量;极间分区隔板背风侧的每个侧边导向通风孔轴向长度小于迎风侧的每个侧边导向通风孔轴向长度;本发明实现了冷却风的风量大小以及进风位置的调整,更好的降低了磁极线圈背风面和迎风面的温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14790.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化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冷却油路的方法,涉及水轮发电机轴承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油槽底部设置轴承座底部均压腔,并通过机架内油路将其与高位油箱连通;在托瓦之间设置推力瓦间隔块,并在间隔块上方固定喷油装置,在轴承座底部均压腔、推力瓦支撑部件和推力瓦间隔块间形成连通的喷油油路;向油槽内注入润滑油,开启油循环,使机组运行油位低于镜板与推力瓦的润滑间隙面,待油位稳定后启动发电机,高位油箱内的经冷却后的润滑油经机架内油路进入喷油油路再进入喷油装置喷射到镜板的旋转表面,进入镜板和推力瓦的润滑间隙。本发明能够简化推力轴承冷却油路,并保证油路的可靠性并提高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28247.1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0 , G06N3/126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应变在线测点优化布置方法,其步骤包括:基于拓扑优化技术确定结构在给定工况下的传力路径;确定应变测点的候选测量方向;确定传力路径上应变测量最佳方向;确定应变测点优化布置的候选区域;在应变测点优化布置的候选区域进行载荷灵敏度分析,量化测点灵敏度值;以测点灵敏度及局部最优测点组合信息矩阵行列式作为适应度函数,确定局部最优测点以及最优应变测点组合;基于不同工况下的传力路径,灵活配置应变测点以应对不同工况下的监测需求。本申请通过变密度法拓扑优化技术获得给定工况下的传力路径,可以有效缩小应变测点布置的目标区域,消除人为设计经验的不确定性,提高应变测点选择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538276.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声的发电机端部齿根裂纹识别方法,利用不同测点下回波特征的差异性,提取尾波信号,利用尾波指标并建立尾波能量变化曲线,判断变化曲线是否发生突变并稳定下来,若是,则判断小齿存在裂纹,若否,则判断没有裂纹。通过本识别方法,能有效解决需预先知道裂纹方向才能进行识别的问题,克服了现有相控阵检测仅适用于大尺寸裂纹检测的局限,能够很好的解决双层结构对裂纹检测的影响,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裂纹检出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5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49698.1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位传送装置、一种定位传送装置的安装使用方法,该定位传送装置包括装置固定结构、周向换槽结构、轴向进出结构,装置固定结构包括环形框架、支撑件、绑环,周向换槽结构包括周向坞仓,周向坞仓可周向滑动的设置于环形框架,轴向进出结构包括轴向坞仓,轴向坞仓可轴向滑动的设置于周向坞仓,其中,装置固定结构通过支撑件固定于发电机的护环或转子的外侧,轴向进出结构用于实现发电机气隙检测设备进入或退出发电机,无需通过人工搬运发电机气隙检测设备,缓解了现有发电机气隙检测设备存在较难进入发电机的定子铁芯齿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856942.X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的冷氢温度控制方法,属于发电机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冷却水质量流量WS;b、求得冷却水阀开度P1;c、将冷却水阀开度P1作为前馈控制模块输出的前馈冷却水阀开度信号,引入反馈控制,输出反馈冷却水阀开度信号;d、再将前馈冷却水阀开度信号和反馈冷却水阀开度信号叠加计算后输出;e、驱动冷却水阀打开达到目标开度。本发明采用前馈和反馈的有机复合控制,实时计算出冷却水阀开度,进行前馈控制,最大程度减小扰动,再结合闭环反馈控制,对偏差进行不断修正,进而能够大大提高冷氢温度的控制精度,减小冷氢温度的波动,满足发电机灵活性运行及工况多变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