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式水轮机补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9372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477680.6

    申请日:2017-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F03B11/00 F03B1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式水轮机补偿结构,包括补偿节,所述补偿节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尾水管法兰上,所述补偿节由靠上游侧的轴向段部分和靠下游侧的径向段部分组成,所述补偿节的径向段部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尾水管法兰上,在所述补偿节的轴向段部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并约束转轮室与补偿节之间的圆周径向间隙的调整机构。本发明通过补偿节的结构设计,在其与转轮室对应的轴向段部分设置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机构对补偿节与转轮室之间的径向间隙进行调整并对转轮室下游侧进行了径向约束,从而保证了补偿节与转轮室径向间隙及密封压缩量的均匀性,有效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及转轮室的稳定性。

    一种贯流式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608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73097.7

    申请日:2018-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F11/04 E05D15/02 F03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式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开关装置,包括起重装置、钢丝绳、导向滑轮以及设置在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上的进人门盖操作板,所述导向滑轮通过销轴及支撑板固定在尾水管下部外壁上,所述导向滑轮位于进人门盖铰链对侧且安装位置高于进人门盖操作板的位置,所述起重装置固定在尾水管进人廊道墙壁上且位于导向滑轮下方,所述钢丝绳一端与起重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并通过安全连接组件可拆卸式地与进人门盖操作板连接,所述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在关闭状态时,通过进人门盖把合螺栓与尾水管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少人工操作力,大大降低尾水管进人门的开关难度,而且大大提升了尾水管进人门开关操作的安全性,保证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一种贯流式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608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073097.7

    申请日:2018-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式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开关装置,包括起重装置、钢丝绳、导向滑轮以及设置在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上的进人门盖操作板,所述导向滑轮通过销轴及支撑板固定在尾水管下部外壁上,所述导向滑轮位于进人门盖铰链对侧且安装位置高于进人门盖操作板的位置,所述起重装置固定在尾水管进人廊道墙壁上且位于导向滑轮下方,所述钢丝绳一端与起重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并通过安全连接组件可拆卸式地与进人门盖操作板连接,所述水轮机尾水管进人门在关闭状态时,通过进人门盖把合螺栓与尾水管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少人工操作力,大大降低尾水管进人门的开关难度,而且大大提升了尾水管进人门开关操作的安全性,保证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一种贯流式水轮机补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93727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1477680.6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式水轮机补偿结构,包括补偿节,所述补偿节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尾水管法兰上,所述补偿节由靠上游侧的轴向段部分和靠下游侧的径向段部分组成,所述补偿节的径向段部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尾水管法兰上,在所述补偿节的轴向段部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并约束转轮室与补偿节之间的圆周径向间隙的调整机构。本发明通过补偿节的结构设计,在其与转轮室对应的轴向段部分设置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机构对补偿节与转轮室之间的径向间隙进行调整并对转轮室下游侧进行了径向约束,从而保证了补偿节与转轮室径向间隙及密封压缩量的均匀性,有效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及转轮室的稳定性。

    转轮翻身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73604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391492.2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轮机转轮安装和维护的辅助工件,特别是一种转轮翻身装置,属于水轮机安装调试工具技术领域;所述转轮翻身装置,包括主架体,主架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主架体与转轮连接的连接部,主架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缆绳吊装的吊装部;本实用新型的转轮翻身装置,结构简洁可靠,相比于现有的底盖式结构,装置的轻量化设计得到实现,使得转轮翻身装置的制造成本得到降低,并有效保证过程的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