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Cr12NiMo1W1V叶片表面Al涂层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44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14139.9

    申请日:201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Cr12NiMo1W1V叶片表面Al涂层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修复的叶片进行清洗并烘干;将叶片浸泡在温度为70-90℃、浓度为80-100g/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时间为50-80min;取出叶片,用自来水冲洗该叶片上残留的槽液,然后使用白刚玉砂对叶片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对叶片进行缺陷检查;采用手工喷涂的方式制备新的Al涂层。本发明克服了机械加工方法造成的叶片尺寸超差和酸洗方法对基材的腐蚀;精确保证叶片的尺寸符合设计标准,提高返修叶片的重复使用率;保证叶片表面的清洁度并提高修复涂层与叶片的结合强度;使用本发明方法修复的叶片使用效果良好,耐蚀性、涂层粗糙度以及结合强度等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生产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无机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729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3833.9

    申请日:201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机散热涂料包括混合均匀的结合溶液和散热浆料;结合溶液的组分与含量为:磷酸根离子5%~20%、金属阳离子0.1%~5%、无机氧化剂1%~10%、水65%~93.9%;散热浆料的组分与含量为:石墨类颜料0.1%~10%、水90%~99.9%;结合溶液和散热浆料按1:3~3: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无机散热涂料。本发明的无机散热涂料具有结合力高、耐高温,价格低廉、原料广泛,导热性好,散热效果优异的优点;存储简单,无需现配现用,适用范围广,成膜薄、质量轻、对待喷涂部件增重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易于产业化生产。

    CRDM棒行程套管及密封壳内表面酸洗钝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754818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129666.2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RDM棒行程套管及密封壳内表面酸洗钝化装置,属于表面处理装置及技术领域;所述酸洗钝化装置包括液槽组、控制中心和钝化工装,所述液槽组由除油液槽、水洗液槽、钝化液槽和终水洗液槽组成,各液槽通过独立的供液管和回液管与控制中心连通,控制中心控制各液槽和钝化工装间形成独立的酸洗钝化回路;本实用新型酸洗钝化装置构思巧妙、设计合理,能够满足棒行程套管及密封壳内表面的酸洗钝化,具有设备投资小、运转效率高、内表面钝化效果好的优点,钝化后在5×放大镜下零件内表面无可视氧化斑点,且各槽液的液体均可循环多次使用。

    一种电镀铜镀层防氧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307456U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20226891.3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铜层防氧化处理装置,包括:除油槽、水洗槽、酸洗槽、弱浸蚀槽、镀铜槽和水置换防锈油处理装置,所述水置换防锈油处理装置包括槽体,槽体内部水平设置有放置工件的支撑网,槽体底部设置有排液口及阀门。本实用新型电镀铜层防氧化处理装置,通过采用水置换防锈油处理装置置换镀件表面的水,使得防锈油在工件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隔绝空气,达到了铜防氧化处理目的,阻止了铜防氧化变色现象。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不需要纯水,不需烘干、手接触工件也不会影响防氧化效果。

    一种管道内表面酸洗磷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96187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20032737.2

    申请日:2013-01-22

    Abstract: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内表面酸洗磷化装置,包括水清洗罐、酸洗液罐、磷化液罐、三通阀门、液体泵和管道,所述水清洗罐、酸洗液罐和磷化液罐上分别设置有出液管道,上述三根出液管道通过三通阀门并入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上设置有液体泵,清洗管道的末端与待酸洗磷化的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控制温度、液体流量;对管道内壁进行浸泡式磷化,避免了轴承箱及油箱非酸洗磷化部分的腐蚀;通过酸洗液体在管道内壁快速流动,提高了管道内油污、锈蚀的处理速度,提高了管道清洁度;通过磷化液在管道内壁流动,解决了氢气难以排出问题,提高了磷化膜质量;通过控制磷化液温度,提高了整个管道的磷化膜质量均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