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仿生双螺旋排布增强秸秆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7901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88902.3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N1/0209 B27N3/04 B27N3/08 B27N3/12 B27N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仿生双螺旋排布增强秸秆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板材包含秸秆纤维、按甲虫前翅双螺旋结构排布并起增强作用的玄武岩纤维和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胶黏基体材料。制备方法是:将秸秆粉与胶黏基体材料混合,铺一层预处理后的秸秆纤维层,将制作好的玄武岩纤维按角度错层地铺放在秸秆纤维层上,再铺一层预处理后的秸秆纤维层,压实、抽真空,夹紧后加热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板材成品。本发明借助仿生学原理改造纤维排布方式以增加材料强度,性能优于传统植物砌体以及秸秆塑料等新材料,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一种不锈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193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66068.9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方法,通过对不锈钢高强度螺栓施加扭矩,压紧被连接不锈钢板,以被连接不锈钢板之间的抗滑移能力传递不锈钢板中的内力,其中不锈钢高强度螺栓为沉淀硬化型不锈钢高强度螺栓,且表面涂有润滑剂,避免螺栓拧紧过程中“咬死”,被连接不锈钢板的接触面采用热喷涂不锈钢粉末处理。本发明可以使得连接处的耐蚀性不低于被连接不锈钢板,保障不锈钢结构整体耐蚀性,同时使得不锈钢板间抗滑移系数到0.50以上,满足不锈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要求,节约连接材料。

    玄武岩纤维仿生双螺旋排布增强秸秆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79015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488902.3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仿生双螺旋排布增强秸秆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板材包含秸秆纤维、按甲虫前翅双螺旋结构排布并起增强作用的玄武岩纤维和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胶黏基体材料。制备方法是:将秸秆粉与胶黏基体材料混合,铺一层预处理后的秸秆纤维层,将制作好的玄武岩纤维按角度错层地铺放在秸秆纤维层上,再铺一层预处理后的秸秆纤维层,压实、抽真空,夹紧后加热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板材成品。本发明借助仿生学原理改造纤维排布方式以增加材料强度,性能优于传统植物砌体以及秸秆塑料等新材料,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一种基于机械刻痕工艺的不锈钢板高抗滑移系数摩擦面

    公开(公告)号:CN214321948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21003680.X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刻痕工艺的不锈钢板高抗滑移系数摩擦面。采用配置多刀头的刨床或铣床对不锈钢板表面进行处理,形成与摩擦面相对滑移方向垂直的锯齿状刻痕。刻痕深度为15μm,即表面粗糙度Ra不小于15000 nm时,可获得高抗滑移系数表面,其抗滑移系数大于0.50。这种不锈钢板摩擦面的抗滑移性能远高于喷砂、抛丸工艺形成的不锈钢板摩擦面,应用于不锈钢结构中可以显著降低节点和连接的用钢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钢管构件双轴残余应力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06915U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21485507.0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构件双轴残余应力的测量装置,包括双轴电阻应变片、应变采集仪、端子、防护硅胶及导线,针对传统残余应力测量装置无法准确获得钢管构件中复杂双轴残余应力的问题,提出了在钢管构件内外表面黏贴双轴电阻应变片,并与应变采集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钢管构件中复杂残余应力的测量装置。当采用线切割等工艺使测点处残余应力得到释放时,该装置可以准确地跟踪残余应力释放的全过程。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钢、不锈钢和铝合金等金属管构件中残余应力的测量,有益于改进钢管构件成型工艺、探究残余应力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